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百八十六回:一书退兵反为进,吴汉、臧宫战成都

就在马援针对西羌之乱,有针对性地提出“民族大融合”策略,并在陇西一带付诸实施时,在南方,吴汉也率三万步骑,乘轻舟溯江西进,离开了夷陵。

一路过来,沿途水路畅通无阻,巫县、江关等地的百姓见又有汉军到,皆遮道欢迎。一向轻视水军建设的吴汉立于船头,望着这一幕幕,感慨得良久无语,只有热泪不禁。

这些,都是岑彭的功劳啊!

岑彭的功劳还不止于此。当日,由于他遇刺时,汉军主力已距离成都不到百里,若换作以往从陆地上推进的战法,必会遭到成军的层层堵截,极难撤离;正因有了那支“无敌船队”的存在,监军郑兴方能从容的将所有士兵召集到船上,从水路逃难。时年年末,郑兴与吴汉在江州一带顺利会师。吴汉出示诏书,接过该军指挥权后,查点军中上下,鲜有伤亡。

——至今往后,看何人再敢擅言“水军无用”!

其实,此前不识水军重要性的,远不止吴汉一人;成家皇帝公孙述,对水军也甚是看轻。据史料记载,当时蜀中的造船技艺,亦相当发达,曾为公孙述打造出十层高的大型楼船,名作“赤楼帛兰”,高达十余丈,可容纳军士二三千人,端的是史无前例。只可惜,岑彭营造楼船,是作战用的,因而不求高大奢华,只求作战便利,好批量式打造;而公孙述营造楼船,却是为了巡行时显摆用的,因而非但难以普及,且还不能投入战场。一旦遭遇到强烈大风,这类“头重脚轻”,楼层高耸得如小山般的庞然大物,极有可能遭遇覆翻之险。

——又是拜岑彭所赐,大汉水军在作战时,早已懂得风力的妙用。

握着这么大的优势在手,吴汉即便不通水军战法,也不打紧了。隔年正月,当这支船队得了新的主将,得了援兵,恢复了士气,再由江州经长江、岷江,重新驶往武阳时,成军即便事先知道汉军的意图,依然无能力进行拦截,只得在武阳以南的渡口:鱼涪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一带布防,企图阻止汉军登岸。但他们忘了:吴汉以擅射而闻名,军中多的就是弓弩手,又凭恃楼船便利,居高临下,光凭地面部队,如何能够阻拦得住?结果,汉军在抵达鱼涪津后,只用一日,便大破成军,数万精兵顺利登岸。

这一登岸不要紧,吴汉的嫡系部队——幽州铁骑,终于可大展身手了。数日之后,吴汉大军已兵临武阳城下,又是大胜,遂夺取武阳(距离成都不到百里)。

再过数日,汉军继续北上,再胜,又夺得广都(距离成都不到五十里)。

再过数日,汉军继续北上,再胜,竟已进抵成都城下。

……

在以上过程中,公孙述并非坐以待毙,相反,他甚至将自己女婿史兴都押上了,只求缓得一缓,也好让四周郡县的援兵赶来勤王。无奈的是,吴汉作为当世最杰出的骑兵将领之一,地面上的功夫,本不在任何人之下;又因他此行,是替岑彭复仇而来,将毕生之功力,尽付之于此一役,岂是史兴之流所能抵挡?焦头烂额之下,公孙述只得又动起了刺杀汉军主将的念头,悬赏重金,令环安再募集刺客,往刺吴汉。

也是怪事,此前,环安募人往刺来歙、岑彭时,悬赏令刚一颁出,刺客络绎而来,各显所能,踊跃参与。今吴汉一到,任凭环安将赏金加到多高,竟无一人应征。环安空等了许多日,见城外汉军已杀至护城河边,放火烧起浮桥来,心道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得强行召过一壮士,令他趁夜间,偷入吴汉营中进行行刺。又唯恐他不肯,恐吓道:“若阁下事成,自有重赐;若不遵令前往,这便杀了你!”

那壮士闻言,竟吓得当场跪倒于地,叩头出血,痛哭流涕道:“吴汉勇健,天下无双,何人不知?且这人心狠手辣至极,只怕小的一旦落入其手,欲求一死也难。”竟不顾环安如何恐吓,宁死也不肯去。环安没法子,只得如实上报到公孙述处,请他另寻其他妙招退敌。

公孙述哪还有什么妙招,只得凭恃城池坚固,令延岑调动城内所有守军,数万人马,日夜坚守,与汉军硬碰硬地死扛到底。又因此时,成都以东的臧宫率所部军士过了广汉,取道成都西北的绵竹关(地处沱江北梢,在资中防线以北),也由陆路在向西进发。不时有成军将领失了沿途隘口,率败兵逃回成都。公孙述已顾不得成都以外之地了,既见东面防线守不住,此后干脆置诸不理,只求能保住成都一城。因此逃回的军士愈聚愈多,渐渐已有十万之众。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