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羌人初时只有数百人稀稀拉拉步哨于山顶,查看谷外动静。后见汉军撤离谷口,皆从东北方向过来,又击鼓进军,声势浩大,忙上报到先零羌首领处。先零羌首领见状,只道汉军真的要攀山来攻,果然也纠合各部人马,从谷内寻平坦途径登山,全部驻防于山顶。一时间,箭如雨下,羌人占据地利,火力明显占优;而汉军则步履艰难,勉强靠前军撑起的大盾用作抵挡,行进至半山腰处,再也向上不得。

上不去没关系,只需进入羌军的弓箭射程内,耗着就行。马援此来,其实就是来充当箭靶子的,而且为了吸引得羌人全军出动,特显眼地立于“马”字牙旗之下,就差对敌军高喊一声:“向我放箭”了!

很快,他为自己这一举动付出了代价。

冷不防间,一支流矢袭来,径将其小腿射穿。马将军不幸挂彩。但因他所筹谋的战术目的尚未达成,也只得稍稍止血,继续死撑,一直从正午撑到傍晚,眼看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双方相持到这时,都已是筋疲力尽,箭矢将绝,但因汉军未撤,羌军也不敢轻举妄动,仍是大多留驻于山顶之上。

突然间,只听见谷内一片喧哗,紧接着便是火光冲天,帐篷、粮草等物被陆续点燃。原来是马成率八百骑,趁着夜色的掩护,已从西北杀入谷内,直捣羌人腹心。羌军绰不及防,尚未来得及详查这支神兵天降的部队是从哪来的,谷中那些随军前来,打算长期于谷中安家的老少、家眷们已嚎哭一片,夹杂在着大量四处乱窜的马匹、牛羊之间,齐向谷外逃走,兵败如山倒的惨状显露无遗。羌军受此感染,也紧随溃败,纷纷弃山而逃,迤逦退往西海。

马援一瘸一拐下了山去,带人先往谷中扑灭了大火,另擒获得逃跑不及的羌兵数千人。马成尚欲率一军往西追赶,马援却道:“不必了。羌人侵犯地界,不过为劫掠财物,占地牧马。今谷中粮食、牲畜、器皿等物极多,乃是其数年苦心经营之资,被我等一举缴获,心疼尚来不及,如何肯再来。”当即率汉军以及降众,连夜返回陇西。并遣人先行一步赶往洛阳,呈上战报,借机打探伐蜀一事后续进展。

此时,距离光武帝初召马援回朝的日期,才过去半月,各地州郡将领,知悉者寥寥无几。也正为此,在南方的夷陵,有一人为岑彭之死深感不忿,自请伐蜀,文书亦被送到洛阳。光武帝得了书信,不看内容,先看署名,见是“汉大司马”吴汉,眉头便紧皱了。再看书中内容时,只见竹简上每一字,皆力透竹背,显然是此书作者在写的时候,咬牙切齿,悲愤之情跃然竹简之上,不禁又耸然动容。只见书中写道:臣吴汉,昔日为多用步骑,或多用水军之事,与岑将军常有争论,且出不逊之言。如今思之,方知臣鼠目寸光,才德皆非岑将军可比。今恳请陛下下诏,用微臣接替征西将军一职。若得征进,必循从岑彭用兵之法,数月之内,枭得公孙老贼首级呈上。

光武帝阅完,合上书简,心道:吴汉刚猛有余,机智不足,更兼时有屠城之举,本非可担此大任者;但他求战之念甚切,与兵法中“轻敌者败,哀者胜”之说相吻合,却又可胜此任……思来想去,他终究是追感吴汉已跟了他十多年,鞍前马后,建功无数,不忍拂了其意;再加上马援那边也未明文下诏,只是暗召他回宫议事。于是便回书吴汉道:“朕心意已决,可用大司马继征西将军之任。但你素来行事鲁莽,朕恐有失策之举。入蜀中后,每攻下一地,都当修书向朕回报,凡事不可自专。切记,谨记!”

旨意发往夷陵后,光武帝另作檄文,痛斥公孙述不义之举。但也言明:若他这时尚肯投降,仍不失为万户侯。——可见光武帝虽肯用吴汉,对他平定蜀中之事,并无百分百的把握。几日后,陇西方面,马援书信也到,光武帝虽夺了他伐蜀主将之位,却也想让他和来歙一样,率一军南下策应一番,分散下吴汉的压力。但得闻他与羌人大战方休,数千羌人降众尚未安置妥当,心下难免踌躇。

众臣闻知皇帝有此难题,皆道:“益州为重,西羌为轻。羌人屡次兴兵东进,为的不过是湟水东岸的局促之地。陛下若能下诏,将破羌县以西之地赠予羌人,贼众必不会复来。”

破羌县,位于金城郡西部,为赵充国老将军首置。此地与湟水之间,有二百余里的一带沃土,其中筑有城堡、亭哨等物,起初汉军就是凭此拦截湟水以西的羌人,绝不让他们过得了湟水。到这时,由于已过去近一百年,几代羌人不断迁徙,不断渗透,再加上隗嚣、公孙述等人明里暗里的拉拢,凉州各郡都有羌人迁徙进来,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汉国臣子们心想:反正这破羌县以西之地,作用已是形同虚实,还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赠予羌人算了。只要他们肯息事宁人,此后不来生事,我大汉就能集中全力,一举讨灭成国。——这才是当下的唯一核心工作嘛。

光武帝对此不置可否,径将群臣的意见拿去问马援。马援分析道:“今羌人数次入侵,都是由湟水以西出兵,故而才进展缓慢,轻易可定。若任由其在湟水以东站住了阵脚,放任不管,数年之后,必是牲畜成群,积粮为山。到那时,便非微臣一旅之师所能胜也。”

光武帝又修书,令人送去道:“但凉州境内羌人,如今已是不在少数。爱卿纵能抵得住湟水之西,但已入凉州境内的各部羌众,又如何却之?”

马援再回道:“湟水之西,微臣以兵讨之;湟水之东,微臣以恩德感化之。陛下若能赐予塞内各部羌人封号,官职,允许其与汉人通婚,立功加以赏赐;并由微臣为之兴修水利,完善城郭,教其穿戴汉人服饰,学习孔孟之道……数代之后,此亦为汉人也,何愁羌人之患难解?”

——好一个“此亦为汉人也!”光武帝见了马援这般回话,如何不喜。又探知马援在上一战得胜后,已将数千投降者分迁到陇西境内各县之中。羌人因他处事妥当,镇抚有法,都肯安心归顺,并无丝毫反抗之举。可见这一策略,确实是可行的。光武帝想到这,真如已得了益州一样高兴。于是下令:赏赐马援牛羊数千头,以嘉奖他的妙策和战功。

马援照单全收后,一转手,便全部分给了部下,军中一片欢腾。皆视马援为“赵充国第二”也。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