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吴汉,面对着这样的“敌人”,终于还是犹豫了。但邓奉可不犹豫!他既然都敢造反了,哪还管什么叔叔、姐夫的。起兵之后,他只用新野一县之兵,便迅速挫败了手握数万精骑的吴汉。又与南方其余反汉势力积极联合,以防吴汉反击。不日,身处南郡的“楚黎王”秦丰得讯,立即派遣大军北上,介入吴汉与邓奉之争;又有堵乡(今河南方城县)人董诉,素来不服光武帝统治,这时也起兵于宛城东北,声援以上二路反军。吴汉仓促间遭三方军队围攻,为防后路被断,只得连夜撤军回洛阳,向朝廷禀明形势。荆州大部分地区就此脱离光武帝掌控。——是为“南方之变”。
南方说完了,再看北方。
彭宠割据渔阳,已有好一阵子了,但进展始终不大。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实力不足的缘故。渔阳之西,为上谷;南方,为蓟县。这两处守将,一为耿况,一为朱浮,都是光武帝的死忠,故而联起手来,牢牢将他西进、南下之路扼断。彭宠从建武二年春季打到建武二年秋季,始终冲不破这两道防线,只得在河北一带寻找其他友军合作,以分解河北汉军守势。
恰好此时,曾拥兵号称百万,横行河北一时的河北义军死灰复燃,以五校军(义军旗号)为首,又在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一带兴风作浪。彭宠便派遣使者与该路义军暗中联合,以掣朱浮之肘。没过多久,塞外的匈奴大单于闻知中原乱得不成样子,也派使者南下,以观望局势。彭宠又以重金、美女、丝帛厚结匈奴单于,邀请得匈奴骑兵七八千人南下助拳。
这么一来,彭宠实力大增,而主守幽州南部防线的朱浮则遭遇三方压力,再也扛不住了,只得继邓禹、吴汉之后,也向朝廷告急。光武帝为防幽州全境沦陷,在已将主要兵力都投入到了东南方面的前提下,只得另拜邓隆为游击将军,率军万余北上协防。结果邓隆到了之后,由于畏惧渔阳突骑的威力,驻军之地远远缩在了朱浮的南面,相距过百里。这事被彭宠知晓后,他调派三千精骑绕过朱浮驻地,直奔邓隆而去,一战便将其打得大败而逃。朱浮救援不及,只得跌足而叹,继续孤军镇守。——此是为“北方之变”。
光武帝此前的处境,宛如一个渔翁,坐在一个小木舟上,手里握着四根鱼竿。一根上面,钓着睢阳;一根上面,钓着南阳;一根上面,钓着长安;一根上面,钓着渔阳。四条鱼一直都在挣扎,暂时还钓不上来,因此他分清主次,打算先将距离最近的睢阳与南阳钓上来,再慢慢解决其余两条。现在可好,由于邓禹、吴汉、邓隆三个“鱼钩”不给力,他们所牵制的三条鱼眼看就要同时脱钩而出!
鱼大、钩细,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个“同时”!按“钓鱼法则”来论: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有所舍弃,四条鱼能钓个一两条上来也就不错了。但光武帝的志向是统一天下,一条鱼也不愿意放。
——鱼钩不行,就换鱼钩;还是不行,朕亲自上!
一日朝议时,他召集齐留守洛阳的一干武将,当殿问众人道:“众爱卿都随朕征战沙场多时。不知我军之中,何人最得官兵拥戴?”
众将不假思索道:“阳夏侯冯异,每当有战事时,必身先士卒;每到请功论赏时,必避让一旁,坐于大树底下。故得绰号‘大树将军’,极得官兵拥戴。”
“好!得将士拥戴者,必知民心取向,可取关中。”刘秀当即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令其整顿所部兵马,择日西进。冯异领命过后,光武帝又问众人:“南阳一带,何人地利最熟?”
众将略一商议,都道:“岑彭曾为棘阳太守,王常曾为邓地守将。此二人,最为熟谙南阳地利。”
光武帝目视王常,见他脸上略带惭愧之色,知道他是因为接受了刘玄册封为“邓王”的缘故,不禁哈哈大笑。于是召他上前,亲执其手对在场众人道:“王将军率下江众将士辅佐汉室多年,先辅佐朕的皇兄,后辅佐朕,始终心如金石,忠义不二!正是镇抚南阳的最合适人选。”当即封王常为汉忠将军,与征南大将军岑彭一道南下,讨伐邓奉、董诉。二人领命退下之后,光武帝又问奉命打探东方局势刚回的数名特使道:“盖延四月已兵临睢阳,如今已是八月,如何三个多月攻战下来,犹未能克?”
那使者回道:“汉孝景皇帝在位时,为防关东有乱,曾下旨将睢阳城墙一再加固,与二都媲美。今盖延军将士虽肯卖力攻战,怎奈睢阳城非其他县邑能比,又是伪帝刘永之腹心,实非易取。”光武帝知他说得是实情,踱步数周,又问道:“听闻苏茂已弃淮阳,领军北上相助刘永,今驻军于何处?”
“正与周建、佼强等数人驻军于广乐,在睢阳之东。”
光武帝要过粱地地图,搁于案上细细看过之后,拟成密旨一封,交与那几名使者,嘱咐道:“速将此书送给盖延将军,令他依计行事。数日之内,刘永必弃城东走,盖将军便可趁势拿下睢阳。城破之后,苏茂、周建闻知刘永有难,必领军来救,切教他小心提防!”那几人得书后,由一人将竹简小心揣于怀中,一齐拜辞而去。
东、南、西三面皆布置妥了,光武帝坐于殿上,看着立在殿下的冯异、岑彭等即将开赴疆场的战将,皆自信满满,紧皱多日的眉头终得稍稍纾解。但当他不经意用余光扫到案角处关于邓隆兵败的战报时,禁不住又勃然大怒道:“自古用兵,若为掎角之势,两军驻地岂得相距过百里?他邓隆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怎的不败?”
众将见陛下发怒,正不知如何劝解时,光武帝面色已转缓,站起身来道:“前日,朕曾下旨伏隆,令其前往招抚青、徐二州,今估计已得见了张步、董宪之面,方启程返回。趁这两处尚未需大动干戈之时,朕当亲自领军,北上内黄,以解朱浮南面之急。彭宠手下的渔阳突骑固然骁勇,以我等前日所见,岂利攻城哉?——胜了内黄贼寇,幽州之南,即可稳如泰山矣!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