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百七十五回:调虎离山除谢躬,邓禹献策用三将

通过“大棒加胡萝卜”战术,刘秀只用不到两月,便将邯郸周围的义军势力基本肃清。此时再看河北其他义军,都已成惊弓之鸟,纷纷向西逃,逃往河内。——早前在说到“长平之战”时,在下曾大致介绍过上党周遭的地利。这河内郡,就位于上党之南,原名为野王(今河南沁阳市一带),是为与太行山麓东南角相邻的一块平原,且与洛阳隔河相望。义军逃到这里后,兵力、编制与上文所述基本相同:一支以大肜、青犊(义军旗号)为首,屯扎于河内郡腹地:射犬(今河南沁阳市东北)一带;另一支则以尤来(义军旗号)为首,屯扎于河内郡西北角:山阳(今河南焦作市西)一带。仍是各拥兵十余万。

再看刘秀。他携得胜之兵,追击到河内后,一查义军的动向,起初也颇为为难。——二十多万义军部队倒不足惧;足惧的是河内郡东北,便是魏郡,尚书令谢躬正手握数万精兵驻扎于邺城(魏郡郡治)。自己拉着这么几十万人马在“河内—魏郡”之间扫来扫去,又是大棒,又是胡萝卜的,难保不被他看出端倪。一旦其与河内太守联手,趁着己方与二支义军大战,分身不暇之际搅和进来,却是极难应付。想到这里,刘秀便不急着进兵,将兵马暂留于河内之西;另携邓禹、吴汉等数名亲信,策马北上,求见谢躬。谢躬见“老朋友”到了,出城相迎过后,忙问刘秀此次前来所为何故。

刘秀故作惭色道:“前日我当使者面前夸下海口,必讨平河北贼众,方回长安领功受封。不想与铜马一战,虽侥幸获胜,兵马已折损将半;受降之兵,又不知其心腹,不敢大用……”

谢躬见刘秀面色愈发凝重,宽慰道:“我二人同朝为臣,前日又蒙萧王厚遇,有何要差遣之处,直言无妨。”

“今我欲西击射犬之贼,若得胜,山阳之贼必弃河内而北上,往魏郡过来。不知届时可否劳烦尚书大人率一军将其截住,以助我早日平叛,回朝奏功?”

谢躬大笑:“这有何难,萧王只管放心攻战便是。——山阳之贼若不来,怨不得我;其若果真入境,我必亲自领军,将此等草寇一战除尽,却不省了萧王许多工夫?”

刘秀大喜,谢而辞去。谢躬也随即差遣哨探,由邺城南下,打探“山阳之贼”动静。谢夫人又谏谢躬道:“以我观之,这刘秀深通韬略,绝无胜不了那些乌合之众之理。如今好端端的却要大人亲自出兵相助,甚是可疑,大人不如休去。”

“诶!”谢躬摆手道:“你妇道人家,终究不懂其中要害。——今河北一带,王郎、铜马都已平了,还能有多少战功可立?——不趁此良机挣个大功,他日回朝,本官于朝中又安有一席之地?因此,文叔此次前来,是送大礼于我也,夫人无须多虑。”于是不从谢夫人之谏,一心只等早立大功。

不出刘秀所料,只过半月,射犬一带的十余万义军被刘秀击得大败;“山阳之贼”本驻扎于射犬西北,唯恐刘秀转身来攻,果然在尤来首领樊崇(与赤眉军首领同名)的率领下,向更北方的魏郡境内逃窜。

立功的时候到了!谢躬忙不迭地集齐兵马,亲率万余精骑当先出击;另以马武等偏将掌管后队,尾随征进。却不想,那樊崇乃是诸路义军首领中难得的狠角色。他在进入魏郡之后,眼见谢躬只率万余人就敢追着他猛打,便知道这位尚书大人想立功想疯了。于是,他隐蔽旗号,在邺城西南的隆虑山(今河北林州市西)一带设伏,轻易将谢躬引诱入内,大开杀戒;谢躬急切间得不到后军相助,只得奋力死战,最终得率百余骑突围而出,撤向邺城。到邺城时,城头上,魏郡太守见尚书令到,忙下令大开城门。谢躬披头散发,脸色铁青,匹马当先方入城内,突听闻两边呐喊声大起,数百军士一涌而上,将他拖下马来,当场缚住。谢躬大怒,正要怒责太守以下犯上之罪时,其身后转出两人来:一人名叫岑彭——昔日与严尤之弟严说共任宛城守将,曾凭借不到万人的兵力,挡住“柱天大将军”刘縯数月的急攻。后因城中粮尽,王邑、王寻又大败于刘秀之手,才无奈而降,险些遭更始帝斩杀,幸得刘縯钦佩其韬略,力保之,方才得命。现为河内郡守下属;另一人,那就是熟的不能再熟的老熟人了:吴汉!

之所以这两人一个不守河内,一个不随刘秀,都跑来邺城,只因当日刘秀在面见了谢躬之后,觅得其立功心切的意图,便决定借讨伐义军之名,趁机夺占魏郡。恰好河内太守见刘秀兵到,被岑彭劝动,主动投降;刘秀便令岑彭与吴汉一道快马加鞭赶往邺城,又把魏郡太守也给劝降了,然后,就在城中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活捉谢躬。——要说这谢躬也是过于托大,败得太惨。得手如此之容易,实出刘秀、吴汉事先所料。

看着唯唯诺诺缩在吴汉身后的魏郡太守,这时的谢躬,也终于有点明白过来了。于是他磕头如捣蒜,开始向岑彭求情。岑彭与他又没什么深仇大恨,正要抚慰两句,一旁的吴汉已不耐烦起来:“何必再与鬼徒多语?”

鬼徒?大白天的,哪里有鬼?岑彭只一愣神,已见谢躬人头被吴汉提手中了。

——如此猛人,惹不起啊!

至此,随着二郡太守投降,谢躬被杀,冀、幽二州终完全脱离更始帝控制。谢躬手下大将马武,在闻知了谢躬被杀的噩耗后,也终于琢磨出那一夜,刘秀邀请他往登丛台一叙的用意。——“他日若得机缘,我刘秀必隆重相请。”——这个“他日”说的,便是今日了。于是他率领手下兵马,未回邺城,而是直接南下河内投奔刘秀去了。

如此一来,刘秀既得河内、魏郡,又得猛将马武以及其手下的数万兵马,其背叛更始政权,自立于河北的野心已暴露无遗。更始帝那边在得讯后,很快对此作出了应对:以大司马朱鲔、舞阳王李轶二人为主将,总督兵马三十余万,进驻洛阳,伺机北渡进击刘秀。这二人都是刘秀的杀兄仇人,能力也都不差,刘秀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但他这时,并不愿与更始帝决战,而是欲趁河北义军势衰之际,先及时将尤来等漏网之鱼一一铲平,以学汉高祖,得一稳固后方。

这时问题出来了:刘秀不愿打,但朱鲔、李轶二人深知前日梁子结得不小,都已在磨刀霍霍。一旦见其率主力北上,必会趁机北渡黄河,突破至河北;此外,由冀州向西去,过了太行山,便是并州。并州大将军(等同于并州牧,驻地在河东)鲍永、上党太守田邑、太原太守冯衍,也都效忠于更始帝。届时若见朱、李二人奉更始帝诏书,讨伐刘秀,也势必会领军东进!

——以上诸多难题,如何当之?

刘秀经过详细筹谋后,确信刚刚得手的河内郡,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来,此地与上党、河东(原魏国都城安邑一带)相邻,仅为太行山隔断;二来,经此地南渡黄河,首当其冲的便是重要渡口:孟津,要从洛阳北上,必打此渡口经过;三来,此地有山川之险,灌溉、输运又极其便利,堪称河北一带独一无二的经济、战略基地。

若能挑选出三个人:一用作西击并州;一用作驻守河内;一用作扼孟津之要。一切问题即可解决。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