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当夜,昆阳城外黑森森一片,皆是新军营寨,已从四面八方将小小的城池合围。主将王邑因见军士远来劳顿,后队大军又尚未赶到,遂下令各军各营放心休整,自己也与众将聚于主帐之中,边饮酒,边商议攻战之策。酒至半酣之际,帐外突有军士来报:“十数骑汉军趁着夜色,已突围往东方去了,不知其到底何意,还请主帅示下。”

王邑略一琢磨,微微笑道:“不妨,今叛军主力大多都在西南宛城。往东方去,能有多少救兵?至多不过数万人而已。又有何可惧?”于是斥退那军士,招呼众将继续饮酒,未有任何军令颁下。但其下首处一人却相当警觉,当即离席上前进言道:“司空大人,今昆阳虽小,城高且坚,一时不易攻下;若其再请得数万救兵来到,只怕此地战事会迁延日久,宛城难保。依末将之见,不如速差人催促后军,令其加速赶来此地汇合。然后大军绕过昆阳,急速向西南进军。刘玄、刘縯二人闻知我等百万大军杀到,势必弃宛城而走;而昆阳城中叛军眼见势单力孤,深陷我军重围,也必望风而遁。如此,无需一战,大人便可解了宛城之围,进而横扫颍川、南阳,追剿一干贼首,也是易如反掌……”

“够了。”王邑笑容退去,略带愠怒道:“严尤,你也算从军多时,深明军纪,怎敢为区区私情而不顾大事?——你当本将不知,如今宛城守将严说正是你弟。你挂念兄弟安危,本不算错,但怎敢以此鼓动本将,将陛下社稷之托抛诸脑后!”

“这……”严尤一时语塞。他自前日于淯阳遭刘縯伏击后,已深知此支汉军的厉害,后避难于颍川,因手下兵少,也一直未敢与之对敌。如今朝廷派百万大军前来平叛,他自觉是将功赎罪的大好机会,因而率部下归入王邑、王寻大军之中,试图进献良策。但没想才献了第一计,就惹得主帅不高兴了,当下尴尬至极。

王邑见他无言以对,沉吟了一会,又语气平缓道:“阁下也曾官任大司马,与老夫同朝为臣,莫要以为是我今日仗着手握大权欺辱于你。你也知道,陛下这人,素来好大喜功,又最怒他人背叛。——十多年前,翟义借托刘信之名首行叛乱之事时,陛下也是用老夫平叛。老夫初时连胜多阵,眼见叛军已不成气候,便想改剿为抚,少些杀戮,结果漏过了贼首,让翟义、刘信二人逃了开去。陛下为了这事,龙颜大怒,后动用倾国之力终于擒得翟义,碎其尸身于市集之上……这些严将军都是知道的,其中要害,难道还用老夫细说么?”

严尤知他说的在理,忍不住叹息一声,回到座上。王邑唯恐其他将领仍有异议,环视在座众人,又道:“此番一战,出兵之众堪称千古未有。而陛下那边,对此岂能心安?——必夜不能寐,朝夕遣人查探战况。若要得陛下深信,最好的战法莫过于屠灭此城,喋血而进,到时候前歌后舞,以隆重的礼仪迎接朝廷特使,呈报此战细末。若不如此,即便得胜,陛下不喜,又有何用?”

这话一出,那些随行前来的谋士们但凡在座的纷纷起身,皆称王大将军英明。严尤那边只顾饮酒,再无一言可发。到了第二日,随着后队人马陆续集结,抵达昆阳城下的新军人数越来越多,“昆阳之战”正式打响。王邑、王寻唯恐守军畏惧逃遁,仗着手握绝对优势兵力,一边令军士架开弓弩,搭建云梯,全力攻城;一边就令其余军士围着昆阳城四周大建营垒,修了一道又一道,不厌其烦,只怕守军再逃脱一个。几日下来,城内守军果然抵受不住。那王凤眼看空中乱箭纷飞,汉军们在城内打个水都要顶着门板,不时仍被流矢击中;而攻城军士又正前赴后继地涌向城头,打退一批又来一批,后面尚有数十万人随时准备着……心中恐惧至极,便不顾王常等人苦劝,执意要归降朝廷。

由于两军恶战不休,他唯恐登城喊话对方听不清楚,特令人写下降书一封,言辞极为谦卑,射到敌军阵中。未有几时,降书被新军军士拾得,呈到主将面前,王邑、王寻二人阅完之后相顾大笑:“才攻城数日,守军便主动献降,可见其军心全无,城破在即。”

既然如此,何必要他投降?——破城之后,屠尽全城老少贼众,何其快哉!于是二人不作回应,反而更加催促军士加紧攻城。这下王凤可就苦了,开始时他还心存幻想,只当敌军主将未能得到书信,之后又连射几封过去,眼见敌军攻城愈急,这才恍然大悟:好你个王邑,竟然恶毒至此,非要杀尽城中子民才肯干休?

再放眼远眺昆阳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身后,上百座营垒早已将城池包围了数十重之多,连个兔子都溜不出去。事到如今,他反而不怕了(怕也没用)。——总之是个死,多活一日好一日。于是这位不久前还可怜巴巴的乞降者很快脱胎换骨变成了战斗英雄,日夜亲临城头,呼吁将士们拼死守城,并亲手斩杀登城敌军数人。汉军蒙他鼓舞,也个个奋不顾身,斗志昂扬的与敌军麾战。此后数日,昆阳虽摇摇欲坠,新军始终攻克不下。

严尤这下又坐不住了:二位大人,你们这又是搞得哪一出?不肯绕道,没关系;要先下昆阳,也没关系;怎的人家主动投降了还不给降,非得拿屠城来吓人呢?——要知道,宛城那边如今也正以弱敌强,遭受相似的围攻,再不救,只怕昆阳未下,宛城已破。权衡再三后,他求见主将王邑,劝道:“自古用兵,围师必留一阕。大人若必要杀尽贼众,不如撤去城围一角,放叛军出城。却趁其突围时,用精骑尾随追击之,一战可轻易击杀其大半。”

王邑正为战局进展不利而烦恼,听了这话,只顾皱眉摇头不肯听从。严尤大急,高声道:“当日阴晋一战,秦惠公自恃兵多将广,结果五十万大军为吴起七万魏军所破!大人忘了吗?”

王邑终被激怒,回道:“阁下自败于叛军之手,何敢危言耸听,来乱我军心!再敢出不吉之言,休怪老夫无情。”

严尤见状,不敢再劝,只得愤愤退去。暗下又召过其副将陈茂道:“今二位主将骄奢太甚,只怕会有不测之祸。你我当早作准备,一旦事急,可先弃大军而走。”陈茂素服严尤见识,自然听从。

且不说王邑、王寻、王凤、王常四位“王将军”如何一攻一守,围绕着昆阳城继续死磕。过此城往东去百里处,官拜“太常偏将军”的刘秀历时多日,已与部下将分散在附近一带的汉军拾掇停当,准备回援昆阳。军队将启程时,有部将望着轻装上阵的近万名汉军,谏刘秀道:“此行胜负尚未可知,一旦不利,我等辛苦缴来的财物岂非尽数化为虚有?不如且留部分军士镇守此地,以防万一。”

刘秀闻言,长声笑道:“若战事不利,莽贼百万大军横扫之处,我等皆为齑粉矣,还要财物有何用!”顿了一顿,又道:“但一旦获胜,战利品堆积如山,与前日所缴得之物相比,何止万倍!诸位可努力!”于是严令众军士全部启程,一人一骑都不得停留,并安排哨探先行一步,前往昆阳打探战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