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百六十七回:说王常义军联兵,袭蓝乡汉军扬名

话说那浓雾之中,义军大乱之际,刘縯之弟刘秀也在当场。他眼见局势不妙,兄长等人被大雾笼罩,又不知冲杀至何处去了,当机立断,独自策马向南逃奔。也不知奔走了多久,随着朝阳高升,雾气散去,刘秀回望身后,见族人因大多无马,正在追兵的驱赶下自相践踏而来,死者不计其数,怎一个惨字了得!忍不住抹一把伤心泪,再旁顾左右,突见小妹刘伯姬哭倒在路边丛林下,忙跳下马去扶她上马,然后二人共乘一骑,继续逃命。

又奔走一会,刘秀耳闻追兵叱喝声渐渐迫近,只得奋力鞭打座下马匹。但因那马已疲奔多时,又背负二人,脚力始终提升不上。正彷徨时,突又见前方有一女子,似乎是二姐刘元,正与三位小女儿一起,跌跌撞撞披头散发而走。忙纵马上前,大声道:“二姐,快,上马!”

那女子扭头来看,正是刘元。她本已面露喜色,但见刘秀座下马已气喘吁吁,小妹又在马上,苦笑一声道:“罢了,你们快走吧,无谓拖累你二人皆死于此地!”竟不肯上马,自顾与三位女儿步行向前。刘秀几次相劝不动,只得咬咬牙,奋力一鞭击向马臀,继续向南去了。

当日午后,因得新市、平林二军接应,舂陵军败兵陆续在小长安聚以南数十里处汇集,初时仅得幸存者上千人。刘秀访遍军中上下,不见大哥刘縯消息,焦急万分,便欲请王匡、王凤二位统帅出兵北上去救。但那二人一看,舂陵军都败成这样了,哪还敢贸然行动。于是略一计议,与陈牧等人分率两军掉头向南,立即返回新野。

——宛城是攻不得了,还是逃吧。

到了新野之后,二人想想,仍不妥当,又下令全军不得停留,继续向东南撤退——原来,这新野县城往东南去,陆续有三条河流:分别名为淯水(经新野县境内,向北直达宛城)、潢淳水(经新野县东南)与沘水(今河南泌源县境内,上游处与淯水、潢淳水交汇)。沘水再往东去,便是义军前日刚攻占不久的县城:棘阳。唯有撤至这里,以西南的三条河流作为防线,他二人才能彻底放心。

王匡、王凤等人向东南撤军时,刘秀身为败军将领,势单力孤,只得与叔父刘良、小妹刘伯姬等逃归者裹在大军之中随行。到棘阳时,已是深夜,他牵挂兄弟、姊妹等亲人的安危,几不能眠。到了第二日清晨,突闻城外马蹄声大震,刘秀急忙披甲外出看时,只见城下已聚有军士二三千人,领军者不是刘縯是谁?当即喜极而泣,亲自跑下城去为其打开城门。刘縯身后的军士,自然是舂陵军中的精锐主力,除刘稷、刘嘉等刘姓宗室之外,尚有姐夫邓晨,李通兄弟等各方豪强在内。刘秀不及与众人一一答礼,又急着去寻二哥刘仲,以及刘元母女,却始终找寻不到。再问刘縯时,被告知:以上几人,以及数十位族中子弟,都已死于乱军之中矣。

且不说刘氏众人如何披麻戴孝,为死难者发丧。宛城那边,甄阜、梁丘赐二人眼见小长安聚一战,舂陵军大败特败,死伤过半,便亲统刚获大胜的十万新军,兵下新野。不日,探子来报:刘縯纠合残部,已逃过潢淳水、沘水,与新市、平林二军会合,眼下正在棘阳。

甄阜闻讯大笑:“本将早说过,那几路绿林盗贼,只合占山为寇。今弃山林而守城邑,破之必矣。”于是下令大军倾巢出击,先至蓝乡,后渡潢淳水,向东南进发。

蓝乡,位于淯水以东,潢淳水以西,正是前往棘阳的必经之路。甄阜率大军抵达此地后,想到前几日舂陵军横尸遍野的惨状时,一时骄心大起,忍不住技痒,下令道:“全军听令,留所有辎重、粮草于此地,每位军士只携三日干粮,立即渡河!”半日后,全军渡河完毕,他随即又下令:“凿沉所有船只,毁坏所有炊具,拆断所有浮桥。扎营二日,第三日进兵,务必一战攻克棘阳,活捉刘縯、王匡、王凤三位贼首!”

全军凛然从命。

就在甄阜这边忙着“破釜沉舟”时,棘阳那边已听得消息。王匡、王凤一听,吓坏了——“破釜沉舟”、“背水列阵”,这可是昔日“楚霸王”和“韩兵仙”的必杀绝技啊!更绝的是,在这两招之外,还有第三招:“破敌而就食”。等那帮饥肠辘辘的官兵拥到城下时,我们还有命吗?

怎么办,这下怎么办!

想了半天,二人无取胜之法。只得商议道:“既然那甄阜如此善于用兵,我等不如先退往绿林山中,再作打算。”他二人本就是“山大王”出身,当下一拍即合,又找陈牧与刘縯商议。陈牧手下仅有千余平林军,当然也毫无意见。刘縯却忿然道:“且不说我与那狗贼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若弃了此地,他日更谈何西击长安,东夺洛阳。要走,你们走,我刘縯誓与棘阳共存亡!”

呦呵,败军之将还这么有种,厉害厉害。王匡、王凤来劲了:这可是你刘縯说的啊,我们可真走了。当下也不顾刘縯再作何表态,回营之后,各自集结士兵。只待新军渡了沘水,就要弃城而逃。

刘縯对此,也只能哭笑不得:一句气话而已,何必当真?——他虽自负神勇,但小长安一战,已将他彻底打醒。不借助其他义军之力,单凭一舂陵军,绝无可能推翻新朝。正犹豫难决时,属下来报:“下江军主将王常,前日躲过严尤追兵,正率军远道来此,不日将至。”

“哦?”刘縯乍见曙光,忙道:“如今下江军身在何处?”

“正在宜秋(今河南唐河以西),距此地不过百里。”

刘縯问清了这事,当即召过刘秀,以及李通兄弟,速备快马,驰往宜秋。到下江军营时,见寨门紧闭。刘縯大喝道:“我乃舂陵军刘縯,有要事相商,特请主将答话!”

未多久,王常出迎,邀刘氏、李氏兄弟前往大帐,设宴款待。席间,王常问刘縯道:“久仰刘伯升大名,不知此来,所为何故?”

“不为他事,只求与将军联兵,共击甄阜!”

王常哑然,片刻后道:“不瞒刘将军,本将前日与那严尤数战,尚且胜少败多。后依靠转战于山林之间,方才挫败了朝廷官兵的层层追捕,北上来此。今甄阜、梁丘赐属下兵力是严尤的数倍,又借破釜沉舟之势,我等纵是联兵,又有何益处?”

“那依将军看,当如何行事为好?”

“撤回山中,暂避锋芒。”

刘縯仰天大笑:“我道王常将军是大英雄,大人物,故而远道来访。今日一见,方才得知:你等虽名为‘好汉’,实则为‘盗贼’耳。——莽贼倒行逆施,篡汉犯上,你等皆不敢击之;民众有倒悬之危,累卵之急,你等却以打劫其人为乐。此等行径,算何英雄,深失我刘縯之望也!”

王常也笑道:“阁下倒是英雄,但如何会有小长安之败,几乎全军覆没。”

“前日之败,我刘縯难辞其咎。但那时,贼兵在暗,我军在明,故而遭他伏击;今日我在暗,贼兵却已在明耳。什么破釜沉舟,在我看来,胜之易如反掌。”

王常毕竟是位想做大事的人,之前与王匡、王凤等人分道扬镳,也是因为这个。眼下见刘縯自信满满,又问:“如何个胜法,愿闻其详。”

“据暗探来报,贼兵如今弃全部辎重于蓝乡,只携三日粮草渡河。将军可知?”

见王常点头,刘縯又道:“那贼兵如今背水列阵,陈兵于潢淳水与沘水之间,将军可知?”

王常又点头,道:“新市军处刚有书信前来,也已知这事。”

“那就是了。贼兵既然破釜沉舟,不趁势再渡沘水,抢攻棘阳,却陈兵于两川之间,可见其主将拘泥于古兵法而不知变通。——须知,这两种兵法一用作攻,一用作守,本就自相违背。况且我非王离,将军也非陈余,何必如事先算定似的,非得落入他计中?”

王常恍然大悟,忙好言向刘縯请教,随着刘縯将计策一道道说出,他的脸色也越来越喜。末了,他一拍胸脯,决绝道:“莽贼无道,百姓思汉久矣,我王常才能卑微,既见刘将军,自当效犬马之劳。——即日起,非但本方兵马全凭阁下调用,新市、平林二军处,我也当亲往相劝,请他们发兵相助。”

刘縯、刘秀大喜,谢而告辞,酒宴草草散去。王常也迅速拔寨大起,督促将士向棘阳靠拢。有下属不服,暗告王常道:“将军身为一军之主,不自成势力,为何却要甘居于他人之下?”

王常笑道:“你等有所不知,本将放眼天下英雄,无人能胜此兄弟二人。更兼其身为帝胄之后,又知民心向背,极易成事。我等若自逞兵强马壮,不顺天意、民心而行……呵呵,你等岂不见西楚霸王之事乎!”

属下叹服,皆愿听从王常之命。

经王常往来游说,当日,舂陵、新市、下江、平林四军大集于棘阳城中,终于达成思想上一致。并经王常主持,刘縯与王匡、王凤、陈牧等人歃血为盟,高树旗号,上面大书一个“汉”字,尽皆罢黜其他名号。从此,义军之中,再无舂陵、新市、平林之区别,“讨伐莽贼,兴复汉室”成为了唯一口号。

“汉”、“新”两大政权的殊死较量,开始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