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经此一役,严尤声名大噪,响彻荆州。终于激起一位真英雄来。

却说就在荆州南阳郡舂陵乡(今湖北枣阳县)中,有一豪杰,名叫刘縯,年近四十,乃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之后。自幼饱读兵书,好侠养士,曾倾尽私财以交天下英雄,是个信陵君般的人物。早在大半年前,他已令其三弟刘秀借贩卖粮食之名,前往新野、宛城等地,联络南阳郡内他方豪杰,共谋大事;今闻知绿林军战事不利,毅然召集全部族人、宾客于一处,共计七八千人,当众号令:起兵反莽!

众人迫于刘縯威名,不得不来。一听这话,当场跑了一大半,口中都叫:“刘伯升造反,害杀我也!”(刘縯字伯升)

刘縯千算万算,真心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擦擦眼,确信自己没看错后,忙请其叔父刘良代为相劝众人。谁料,这刘良曾官任县令,属于“老字号官僚”,最是不愿多事之人,被生拉硬拽过来后,一口唾沫吐到刘縯脸上,怒道:“不肖侄,枉叔父我抚养你多年,今日竟要行大逆不道之事。你可知道,一旦朝廷官员前来,我等皆是满门抄斩之罪!”

因刘縯少年丧父,与二弟刘仲、三弟刘秀,以及刘黄、刘元、刘伯姬等亲姊妹皆为刘良抚养长大,当下也不敢强争,只得道:“叔父也知,今莽贼无道,天下民不聊生久矣。更何况前日曾颁布诸多法令,强征豪夺不休,又废天下刘氏爵位,一律削职为民。王凤、王匡等人不过一介草莽,尚自揭竿而起;我等身为刘氏帝胄之后,如何无半点光复汉室之心?叔父身为族长,素为族人信服,还望助小侄一臂之力。”

刘良听了这话,怒气更盛:“糊涂!当今陛下纵有不是之处,夺我等之田,大多已颁令退了;削职、调兵、征粮等事,也无以伤我等大族根本。今放着好好的良民不做,为何却做反贼?”二人争论不休,族人早已散尽。刘縯面红耳赤,只得作罢。又担心有族人私下报官,举义不成已丢了性命,只得令那帮宾客们四处盯梢紧了,绝不可漏出半点风声。

约过了一月,刘縯之弟刘秀终于归来,且带回了好消息:此行除了联络得姐夫邓晨(刘元丈夫)之外,另有宛城豪强李通、李轶兄弟也同意起兵相助。那李通,其父正是当朝“宗卿师”李守,专为王莽预算凶吉,剖析图谶。——也该那王莽注定倒霉,李守算来剖去,暗下竟得出个“刘氏当兴,李氏为辅”的谶语来。因此李氏兄弟按捺不住,主动联络刘氏兄弟,达成结盟一事,并令人迅速赶去长安通知其父。只等李守安全逃归,便举大事。

刘縯闻言,甚是宽慰,旋即又面带忧色道:“今虽万事具备,无奈族中除你我之外,更无英雄。贤弟可有良策?”

刘秀细问完经过,笑道:“此事何难,明日我布置一番,大事必成。”当下轻声将计策说了。刘縯大喜。

却说那刘秀,年方二十八岁,在三兄弟中排行最末。二十岁左右时,曾就读于长安太学数年,略通经史,但因王莽在夺得帝位后渐渐收权——非但罢黜原先的刘姓宗室爵位,连刘秀这样的后起之秀也不得放官,因此只得回乡务农。表面上,他与好武的长兄刘縯不同,温文儒雅,为人谨慎,最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平时常以农活为乐,但凡他打理的田地,大多丰收,其兄也没少为这事笑话他——笑他懦弱,胸无大志。但实际上,他光复汉室之决心丝毫不亚于其长兄,更兼心思细密,善于谋定而后发。——今日之形势,正是当断则断之时也。

转眼间,已是第二日清晨。刘秀身着戎衣,头戴将军大冠,手持竹矛,胯坐于水牛之上,领宾客数人游行乡里。刘氏族人谁不认得刘秀,见他今日不做农活却打扮成这副模样,纷纷聚拢过来,笑道:“刘家老三,你这装扮,是要做将军么?”

刘秀起先并不答话,后见围者越聚越多,已数百人,这才长叹一声,对众人道:“诸位伯叔,诸位乡邻,你等有所不知。前日我家兄号召举义之时,已与新市、下江二军暗结同盟,不幸为荆州牧知悉,朝廷兵马眼看将到。我刘秀获悉此事,苦思保命之计过后,唯觉得及时起兵,借助绿林军之力抵挡朝廷兵马方为上策。否则去的晚了,州牧大军到时,贪图平乱之功,岂容得我等小民申辩?必落得个满族屠尽,玉石俱焚!”

族人哗然,七嘴八舌之后,虽暗怨刘縯擅作主张,但见向来最胆小怕事的刘秀都干上“这事”了,也顿觉心中有底。于是当刘縯随后率领千余名武装好的壮士到时,族人纷涌上前至刘縯兄弟麾下,山呼海啸,齐称愿从举义之事。刘良等长者也是老泪纵横,不得不从。刘縯就此顺利集得军士七千余人,是为“舂陵军”。

一切置妥之后,刘縯率领这支骑乘着水牛、毛驴,拿着锄头、竹矛的乌合之众拔寨北上。同时修书一封,令族中子弟刘嘉先行赶往新市军中报讯。新市军中王凤、王匡等人久闻刘縯大名,又畏惧朝廷攻势,见得强援,自然欢喜。也就在该年,另有一支千余人的小部队也并入了“绿林联盟”,首领为平林人陈牧、廖湛,举义日期尚在舂陵军之前,是为“平林军”。

几方义军合兵一处后,稍稍磨合,以刘縯为首的舂陵军很快体现出与其他义军不同的特制: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要知道,这帮人大多都是地主,不说衣食无忧,至少饿不死(所以开始时舂陵乡人死活不肯起义)。他们之所以起兵造反,为的不是像之前的绿林好汉们那样打家劫舍,而是为了推翻新朝统治,恢复刘氏的统治地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来,必须有军纪,以争取到普通民众的支持;二来,必须逐步攻取郡县,向长安方向挺进。很显然,之前的王凤、王匡等人没有这个觉悟,他们的最大愿望,不过为了抢钱,抢粮,更好的活下去而已。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