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看得出来,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偏爱,屡屡赠他机会,终于磨砺得出一把利剑。但也有下臣对此质疑:“卫青河南之战,漠南之战,各掠夺得牲畜百万余头,是为大汉组建大量骑兵之根本,且又争得朔方、五原、漠南三地;霍去病虽擅杀敌,不擅弱敌,大小两战,何曾为我大汉挣得一分一寸之地?”

此言方休,送地的来了。

话说河西一战,使匈奴遭受了近百年来最惨痛的失利(个别战役比这伤亡更大的,得追溯到秦朝时期,蒙恬收复河套之战)。伊稚斜震惊之余,深服赵信当日的坚壁清野之策:汉人如今仗着马匹更多,速度更快,学我们匈奴人的打法,我们就得学汉人,但光坚壁清野还不够,还得学得更像点。

——修筑城池。

——用周亚夫的战术,击败卫青、霍去病。

一座宏伟的城池,在燕然山前拔地而起,城中大量囤积粮草、军械,以备可能爆发的城防战。为了感激赵信,伊稚斜特赐名为:赵信城。(故址在今蒙古国杭爱山南麓,位于大漠西北)。

城池有了,接下来还需要大量的守城军士。随着“马邑之围”爆发,汉匈双方你来我往已大战了十余载,累计伤亡军民各不下十万。汉国人多,造血快。匈奴人少,又被汉军追着打,一时恢复不及。伊稚斜于是动脑筋了:如何才能短期内大量增兵,扩充军力?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吞并河西匈奴,迁至漠北。

问题又出来了,休屠王、浑邪王等人虽被霍去病肆虐得惨不忍睹,但漠北多戈壁、沙漠,两地又相隔数千里,长途迁徙的滋味同样不好受。更鉴于汉军已控制了漠南,没准还未到漠北,就已倒在行军途中。——大家天各一方,谁也管不了谁,为何要听你的?

“告知他二人,纵不情愿,必须得来。”伊稚斜毕竟是大单于,为了岌岌可危的匈奴国,他也顾不得那二人情不情愿了,直接差使者前去“强请”。浑邪王本就不愿去,又见使者态度傲慢,怀疑伊稚斜想借机诛杀他二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即拔刀斩杀使者,宣布向汉国投降。

数日后,这一重大消息,被陇西守将快马加鞭送至朝廷。武帝吸取上次韩安国的教训,不敢轻信,下令霍去病率军一万,前去纳降。

幸亏武帝心思慎密,霍去病到时,局势果然发生变故——休屠王家当都收拾妥了,突然反悔:杀使者的,是浑邪王,主张降汉的,也是浑邪王,我乃匈奴子民,怎可背弃国家?浑邪王见说他不通,心一横,索性将休屠王也杀了。

这下坏了,匈奴人本就对汉国有着莫大的仇恨,一见休屠王被杀,八千多人不顾浑邪王军令,策马北逃。霍去病见状大怒,单骑闯入浑邪王大营,要他立即率军诛杀那八千逃兵。

见浑邪王犹犹豫豫,不忍下手。霍去病冷笑一声,转身出营,召集部将北上。

——你不动手,本将替你动手!

仅用一两个时辰,八千匈奴骑兵被屠杀一空。浑邪王心胆俱裂,待霍去病再回时,匍匐于地颤抖不止。霍去病让部下交给他一马车,令他自去长安请罪。然后,一一召集河西各部军民,共计得四万余人,一起押往关中,无一人敢逃。

不日,尚怀疑河西匈奴是否真心归降的汉武帝,眼见浑邪王单车来投,又见数万匈奴人紧随其后,被一万汉军押送过来。往来骄横的他们,此时已与羔羊无异,大喜道:“今骠骑将军果断平乱,所部兵马未折损一人,却使得八千逃亡者遭诛,十万(号称十万)降兵俯首听命,一应钱粮、牲畜悉数为大汉所得,河西之地已定也。可永无战乱。”当即下旨,加封霍去病食邑一千七百户。又封浑邪王为“漯阴侯”,食邑万户。其他小王也多有封赏,无须一一细表。

“河西之战”的结束,标志着东西纵深两千余里,直通西域的“河西走廊”已尽为汉国所有。此后,汉朝西部边境鲜有战事,武帝遂将匈奴降众分作五部,分置关外各地(为防止他们北逃,各部封地都位于黄河以南),并保留他们的匈奴习俗,以作大汉的属国。

如此开明的待俘政策,显示了汉朝唯我独尊的浩然气概。这是霍去病的功绩,是张骞的功绩,同样是汉武帝的功绩。伟大的丝绸之路,由此开始。

伊稚斜快疯了,他的失误,直接导致汉国提前结束了河西之战。汉匈之间的实力差距,也随之进一步拉大。

就这么认输了吗?——不,必须按原定计划,扳回败局。本单于既然篡位,就要学冒顿单于一样,重新建立一个威震八方的大匈奴帝国。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秋季,河西之战一年后,伊稚斜孤注一掷,与左贤王各率数万精骑再次南下,攻入定襄和右北平,大肆屠杀。

汉武帝怒了:决战!把伊稚斜赶出漠北!让他亡国!

“陛下,万万不可。”见汉武帝战心又起,群臣纷纷进谏:“今天时、地利皆非我大汉所有,若与匈奴战,只怕正中其计,会有亡秦之险!”

几乎在伊稚斜南下的同时,关外黄河泛滥,受灾者达百万之多。朝廷已拿出所有的粮食救济百姓,却远远不够;又下令各郡县开仓济民,依然不够;又向各地富户、官吏借贷济民,还是不够。不得已,朝廷只得将大量的灾民迁往关中,发放衣物、农具给他们耕种,以暂解其困;又撤去陇西、北地、上郡三地各半数守军,以缓解百姓徭役。这里省那里省,才算稳住了灾情,而朝廷仅存的一点余财,也就此耗尽。

以上是天时,地利自然就是“漠南—漠北”之间长达两千余里的漫漫戈壁、沙漠(这里指的是汉国北部—赵信城的距离),缺乏行军所需的粮食、淡水、青草,极难通行。而且,汉军此行不是探险,而是去打仗,匈奴国虽然屡战屡败,但仍有大军十余万;汉国若想取胜,必须也动用十万大军,以及数十万辎重部队。若没有,就不要打了,卫、霍再能干,毕竟是凡人,并非天神。

——伊稚斜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冲得就是这两大客观因素: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我匈奴国虽然屡战屡败,但只需一场决战,形势便可瞬间扭转!

伊稚斜是对的,反正他已经破罐子破摔了;汉国臣子也是对的,汉国优势尽显,没有必要和一个亡命之徒搏命。

但他们说的都不算,唯一拥有决策权的是汉武帝。他坚决道:“今伊稚斜、赵信二人远遁漠北,仍敢来犯,正是欺我汉军不敢远涉大漠。——卫青,霍去病!”

“末将在。”

“若朕要你二人各率一军横渡大漠,敢出战否?”

那二人果断道:“若陛下决意要战,必长驱直入,不负圣恩。”

好,只要能战,朕会替你们想办法,将兵马、辎重等物置办妥当……但是,必须胜!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