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军臣单于再也受不了刺激了,自从卫青受封车骑将军以来,每战必大胜,动辄斩首匈奴人数千,又是奇袭龙城,又是奇袭河南,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与李广的匹夫之勇不同,这卫青每次出击,都制定有详细的战略计划,步兵、骑兵各施所长,造势的造势,奔袭的奔袭,如何能胜得过他?

“河南之战”一年后,元朔三年,军臣单于含恨而终。

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仗着手中兵力强盛,趁机自立为大单于,攻占王庭。左、右贤王见大势已定,也皆听命于他。匈奴太子于单势单力孤,只得率少数亲兵南下,投奔汉朝。汉武帝权衡利弊,学汉景帝笼络匈奴之举,封于单为“涉安侯”。数月后,于单病故。

如此,汉匈两国一边忙着大筑朔方城,兴师动众;一边是新单于初继大位,忙于联络大小部众,暂时都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趁此时机,我们将眼光从局部战争中抽出来,俯瞰下双方整体形势。

之前的马邑之战,河南之战,可合并为“第一阶段战役”。两方打得虽然热闹,但从各自实力上看,都还留着后劲,属于试探性作战。在此,感谢相关史料和许多专家同志的努力,让在下能将汉匈两国的国力、军力大致罗列出来。

汉国:总人口约为一千三百万,参加对匈奴作战的总兵力为二十余万。汉国地大辽阔,属于农耕民族,各地都要分兵把守、维持治安。因此人口虽多,可用作出击匈奴的兵力不多。要注明的是,汉国用作屯田的数十万民兵,因战力有限,又不具备出境作战的能力,未计算在内。

匈奴国:总人口约为一百万,参加对汉国作战的总兵力为三十余万。匈奴属于游牧民族,没什么城池要守,因此总人口虽少,实际可调动兵力反而更多。

不过匈奴也有自己的问题:大单于虽名为国王,但在冒顿单于之后,其中央集权日益衰落,如河南地的楼烦王、白羊王;河西地的浑邪王、休屠王,大漠以东的左贤王,大漠以西的右贤王,大单于无法随心所欲地调动,只得各自委任镇守。在这些“大王”下面,还有若干“小王”。——仅以小小的河西地为例,竟然有多达五个部落。浑邪王、休屠王只是名义总统帅,下面还有折兰王、卢胡王……等等,各自放牧、作战。

伊稚斜单于继位后,吸取之前军臣单于的教训,加强与左、右贤王等人的联络,进行配合作战。——匈奴人,也爱自己的国家,也是可以众志成城的。

这一改进,效果显著。元朔四年夏季,伊稚斜坐稳王位的第二年,出动十万兵力,攻克汉国代郡,杀数千人,代郡太守战死。

数月后,伊稚斜再次南下,攻克汉国雁门,杀数千人。

隔年,伊稚斜尝到甜头,联络左、右贤王、河西匈奴各部族,一起发兵攻打汉朝。伊稚斜亲率中路军十万,兵分三路,先后攻入代郡、太原、上郡,各杀数千人;右贤王出兵五万,南下五原,伺机夺回朔方;左贤王出兵右北平,浑邪王、休屠王绕过贺兰山,出兵陇西,以策应大单于的南下攻势。

——在野心勃勃的伊稚斜手中,匈奴帝国再度兴起。

那这期间内,为何不见汉国反击?——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匈奴在求变,汉朝也在求变。武帝鉴于匈奴人来来往往,无法根绝的特点,决定用卫青的建议,改变思路:要将历来推行的守城战法,改为主动出击塞外。要打,就去匈奴人的地盘上打!

元朔五年初,匈奴大军因天寒地冻,青草不生,暂时退去。汉武帝趁机下令: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精骑,秘密驰入五原;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四人率步骑五万,大张旗鼓增援朔方;另拨五万兵马,由李息、张次公二人统帅,经赵地北上,驻军右北平。

“各部诸将听令:今以车骑将军卫青出五原,主战右贤王。其余朔方、右北平二路兵马,也各由驻地出击塞外,以牵制伊稚斜、左贤王部援军。”

——时年春季,汉匈“第二阶段战役”打响,是为“漠南之战”。

第一百六十七回:卫青三战胜漠南,骠骑将军下河西

再次出征的卫青明白,那二路兵马人数虽不少,但都是虚招,不足凭恃。右贤王的兵力是他的两倍,要击败他,就唯有一击制胜,在伊稚斜、左贤王二人获悉汉军真实意图之前,解决战斗。出于这一考虑,他在受命即日,便全面封锁消息,偃旗息鼓;却令那二路兵马大张旗号,战鼓隆隆出塞。又嘱咐苏建、李息等人:打草惊蛇即可,切不可深入,以防遭匈奴主力合围。计议妥后,众人各自领兵,分三路北上。

卫青既入九原,暗差骑哨先出高阙打探状况,没半日,骑哨来报:“高阙一带,无匈奴人踪影。”卫青大喜,率三万骑兵经高阙出关,由向导带路,飞驰六百里,于一日深夜,悄悄接近右贤王营地。右贤王未料汉军竟敢偷出高阙来袭,正怀拥美姬醉卧于帐中,突闻马蹄声大起,急要调集军士时,营中已然大乱,只得携带爱姬匆忙出逃。卫青闻得此事,令一偏师前去追赶,自领大军于匈奴营地内反复冲杀。数个时辰后,天色渐亮,各处偏将陆续汇集。计点下来,此战虽走脱了右贤王,但却斩得匈奴首级一万五千余个,俘虏右贤王部下王公十余人,缴获牲畜百万余头。卫青见预定目标已达成,率军安然退出高阙,回长安复命。

乖乖隆的冬!这下汉朝上下集体轰动了。汉武帝大喜过望,竟不知该怎么赏赐卫青才好。——加封食邑六千户?这个自然。再封他作大将军,掌太尉职权?这个也自然。可即便这样,也无法表达朕的喜悦心情哪?

对了,卫青育有三子,干脆一并封作列侯吧!

卫青蒙武帝如此厚赏,连忙推辞:“今微臣几个犬子,尚在襁褓之中,岂可受陛下如此厚赐?更何况,此战非卫青一人之功也,若无陛下英明决策,部下奋勇杀敌,其余二军遥相策应,微臣何以立功?陛下要赏,请分赏众将。”

武帝于是计点各将军功,又分封公孙贺、公孙敖、李息、李察等十人或为列侯,或为关内侯。并坚持将卫青三子封为列侯,各食邑一千三百户。

从此,卫青尊宠无二,百官亦极为推崇。

但有服的,就有人不服。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