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百六十四回:周太尉奇正相合,胜叛军天下大定

晁错既已被斩,景帝令人枭其首级,赠与袁盎,让他速速知会吴、楚退兵。袁盎去后,景帝暗下寻思,只怕袁盎之计未必能成,心中颇有悔意。恰好,前线有一校尉回朝中复命,景帝认得他,便问他对这事有何看法。

那人是耿直人,直言道:“晁错一死,天下忠臣,皆不敢开口也。”

景帝忙问为何。那人又道:“吴军此来,举倾国之力,不胜则死,岂会为一晁错而退兵?之所以托言‘诛晁错,清君侧’,只为师出有名耳。晁错削藩之举,或有不是之处,但若能成功,必福及万世。今初为陛下画策,胜负未定,却已身遭屠戮。末将虽不敢言陛下不是,但窃为陛下不取也。”

景帝叹息良久,大悔道:“爱卿所言,是也。”恕他无罪。又令人打探周亚夫、窦婴等处动静,决战之心复起。

不出此校尉所料,睢阳城外,刘濞见袁盎一手持晁错首级,一手持朝廷赦令前来,挺而不拜,笑谓袁盎道:“寡人已握天下之半,是东帝也,何须再拜朝廷。”令左右上前,将他擒住。袁盎大骂,宁死不降,被刘濞囚禁。数日后,他托吴军阵中一位旧相识搭救,逃了出来,冒着寒风,拄拐步行往长安请罪。

——晁错不是佞臣啊。错就错在他一力挑起七国之乱,却无力解决此乱。或者说,他善于布局,却不善于应变。以此对比,当日张良挑起垓下决战,却能一计扣一计,助刘邦克定天下,胜其多矣。

事到临头,还是得靠周亚夫。

话说一个多月前,周亚夫自从景帝手中接过太尉印信的那刻起,便下定决心,必报皇帝大恩,迅速平叛。

时年冬末,太尉周亚父于霸上点兵,步骑、战车、弓弩手,总计十万,并率朝中大小将领三十六位,向函谷关出发,打算经此出关。大军刚启程时,一人拦住周亚夫,进言道:“在下得闻,刘濞久为富豪,手下敢死之士极多。眼下顾忌朝廷发兵,必暗伏刺客于函谷关外,见机行刺朝廷大将,太尉不得不防。以在下看,太尉何不多行个几日,由武关出兵,以避过刺客?”

周亚夫请教此人姓名,知是军中一普通兵卒,名叫赵涉,拱手谢道:“谢阁下指点,本将这便上书陛下,言清其中缘由。”

“周太尉不可。一来军情紧急,二来人多口杂,将军须当机立断,尽早驰入洛阳为上。叛贼乍然听闻朝廷大军已到,必以为太尉是神人也,战心更怯。”

周亚夫再谢赵涉,果然不通知景帝,便自率主力南下,转道武关,进入山东。又分出一支偏师,于“洛阳—函谷关”一带四下检索。大军一路疾行,绕道近千里,大半个月后,终于抵达洛阳。

四方闻知朝廷兵到,急报铺天盖地发来,大多战事不利。尤其是梁王刘武,已被吴王刘濞杀得丢盔弃甲,整日躲在睢阳城中不敢出战。一见周亚夫到,他眉开眼笑,立即遣使前来求援。

梁国乃关中屏障,非同小可,但到了周亚夫这里,却将急报当作了喜报,笑道:“本将来时,只道洛阳已落入叛军之手,免不得一番苦战;如今洛阳、荥阳二地尚在,睢阳也未失,有何忧虑?”于是吩咐梁国使者道:“告知梁王,好好守城。睢阳城墙坚固,尚能固守数月。”这便将人打发走了。不久,先前搜索刺客的那一军来报,说果然捕得许多刺客,皆是吴王所雇。周亚夫擦把冷汗,感激赵涉,拔擢他为护军,尽护众将。

没几日,周亚夫于洛阳城中阅完各方战报,知胶东、胶西等几大诸侯尚在与齐王纠缠,匈奴人说南下也未南下,便放心大开洛阳武库,整顿兵马出战。他一声令下,大军出洛阳,驰入荥阳,距离重镇睢阳,只剩四百里。

刘武只道朝廷大军指日可到,大喜,令众将竭力守城。他自己虽被太后娇宠惯了,文不行,武不行,但有二位属下,一文一武,相当了得。文的,乃是梁国中大夫韩安国,博览群书,计谋出众,善守;武的,乃是原楚相国张尚之弟:张羽,臂力非凡,作战勇猛,善攻。在这二人的相助下,梁军凭借城池之便,多次击退吴、楚叛军的猛攻。

周亚夫闻知这事,赞道:“守得好!”竟放过梁国不问,只令属下四处打探吴、楚两军粮草从何方运来。不日,军士来报:“吴军粮草多囤积于都城广陵(今江苏扬州),今利用淮、泗水利之便,皆是走水路运来。”

“水路之外,可有其他押运粮草的路径。”

“吴、楚以西,乃是淮南。前日淮南王不得发兵,已与刘濞、刘戍二人交恶,叛军粮草必不走淮南。唯此一条途径可行。”

周亚夫寻思一番,笑道:“怪不得刘濞空国而出,堆积于坚城之下,自恃有水利之便,无须兵马督运粮草是也。”于是下令,大军即日起出荥阳,往东北去,到昌邑驻扎。

昌邑,汉初名将彭越的故乡,地处齐、楚、梁三国交界处。东边,是正忙着“三打一”,内讧未休的“七齐”之地;东南方向,则是叛军主力之一,楚国的核心地带:彭城;再往南下看,便是正激烈大战的睢阳。但周亚夫之所以驻军此地,并非为了伐齐、伐楚,也非为了救援刘武。

——只为断叛军粮道。

到了昌邑后,周亚夫拨出麾下所有精骑,交给一人,让他从彭城以东,绕过楚国腹地,直插淮泗渡口。

此人名叫韩颓当,便是赫赫有名的韩王信之子。当日,韩王信被柴武斩杀后,留有一妻一子一孙,三人逃入匈奴。后因思念故土,又见文帝处事宽厚,三人逃归中原。韩颓当被文帝封作弓高侯,入职军中。

韩颓当长居于大漠,自然深通骑兵使用之法。他率领万余精骑奔袭千里,一举将防备疏忽的淮泗渡口攻占。吴、楚联军就此断粮。

吴王刘濞大惊,忙分出万余步兵前去争夺,不想被韩颓当一番冲击,随即大败。不得已,刘濞只得召集众将,磋商对策。众偏将都道,应将大军折转往东,早日回国争夺粮道。刘濞大怒:“朝廷国力是吴国十倍,一旦折返而回,待其将齐、赵等地一一平定,则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又召上吴国大将军田禄伯,问他道:“前日将军献策,愿领数万兵卒绕过睢阳,走淮南,偷入武关,以分朝廷军势,此计尚可行否?”

田伯禄叹道:“为时晚矣。今正兵尚且不敌,奇兵焉有用处?”

刘濞又召上另一少将军道:“前日将军劝寡人绕开睢阳,直取洛阳,再夺敖仓,此计尚可行否?”

少将军道:“亦迟矣。今有窦婴总督荥阳防线,洛阳、敖仓皆已有备,若此时绕过睢阳,周亚夫必尾随来袭,我军必大败。”

刘濞默然无语多时,长叹道:“是老夫不能用人,错在老夫。事已至此,尚有何妙计?”

“唯有急攻睢阳一计可行。刘武乃太后爱子,攻得急,朝廷必令大军来救,杀败其主力,则粮道不战自通。”

刘濞从二人之言,召集齐三十万大军,亲自持剑督战,日夜攻城。刘武见叛军攻势骤然加剧,方寸皆乱,忙差亲信北上昌邑,让周亚夫率军来救。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2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