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检举者,是贯高的仇家,既是仇家,自然更要添油加醋的说。加上这事本已是顶了天的谋反大罪,高祖暴怒之下,下令将赵王、贯高、赵午等涉事人员全部抓捕归案,交由廷尉(九卿之一,主管刑狱)审讯。

却说那赵午一见大批皇帝卫队进入赵国境内,知道东窗事发,当场便自尽身亡,他手下众官员紧随其后,也皆自杀。唯独一个贯高,理智果断,怒斥一堆尸身道:“你等怎的如此鲁莽,死有何难?——只是我等若全死了,何人为大王辩解,还大王清白?”于是安坐囚车之中,与赵王一起被解至长安。一到长安,二人便被廷尉押入大狱,分别审问。其中,张敖身为诸侯,罪证未明,折磨就少了些;而贯高作为首犯,则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但此人到底是个好汉,虽然如此,始终一口咬定与赵王无关,全是他与赵午二人所为。

廷尉眼见再打下去,此人必定一命呜呼,只得将供词如实呈给皇帝。吕后因鲁元公主之故,这时也来帮忙说情:“赵王是陛下驸马,与鲁元甚相和睦,必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高祖大怒:“若让张敖这小子夺了天下,还少得了女人么!”召集群臣,再商审讯之策。有一人道:“臣与贯高乃是故交,不如由微臣前去私下叩问,或能问出实情。”高祖从其言。

于是此人在狱中摆下酒菜,与贯高促膝谈心,问他道:“此事果真非赵王主使?”

贯高见旧交发问,泣不成声道:“谋反乃诛灭三族的大罪,若果真是赵王所为,我何以舍得弃家小而保之?唉,从始至终,赵王确实毫不知情。”

高祖听得回报,这才相信张敖确实与谋反无关。于是放他出狱,又念贯高忠心护主,也一并无罪释放。贯高闻知赵王已然安全,大喜过后,托狱卒告诉皇帝:“弑君之臣,无颜再见圣上。”当日,自尽于狱中。

却说张敖虽被证明了清白,但活罪难逃,就此被高祖削去王爵,降为“宣平侯”。这样一来,代王擅自逃回,赵王又被废黜,河北之地基本上空了。虽有樊哙领一军镇守北疆,但独木难支,岂能与匈奴、韩王信、赵利三部大军相抗?

还是要想个办法一劳永逸解决北疆之患哪。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再和匈奴好好的干一仗,一鼓作气将冒顿赶回北方大漠。但汉朝虽名为统一,内乱不断,加上之前修建长乐宫,耗费甚多;而且,高祖也不敢再冒杀身之险,御驾亲征了。

有没有不用打仗的办法?高祖因刘敬素有见识,将此问题抛给了他。

刘敬,此前默默无闻的一个普通小侯,终于登上大雅之堂,献出了一个不太雅的对策:和亲。

“和亲”,并非是刘敬第一个提出的,早在战国时就有。那时秦、赵等国为了集中精力逐鹿中原,时常与番邦结盟,其中不乏和亲之举,且大多效果不错。刘敬引鉴于此,向高祖提出了这一外交举措。

高祖一听——不需要打仗就能解决匈奴之患?好啊!于是又问刘敬,如何个“和亲”法?

一,每年献上礼物若干,以汉朝之所余,接济匈奴之所缺。

高祖向来对身外之物看得不是太重,一听说要送礼,马上答允,说这个好办。只要边境安宁,牺牲些赋税而已,有何为难的。

二,献上陛下之长公主,以示汉朝之诚意。

刹那间,高祖的脸色沉下来了,送女子可以,怎能将朕的长公主献上。——朕的长公主,不就是鲁元公主么!既是朕的爱女,且又已许配给了张敖……身为大汉皇帝,朕怎能行此不伦之事?

刘敬劝道:“微臣知陛下难以割舍,但唯有将长公主献上,冒顿单于才能善罢甘休。而且,冒顿得了长公主,必然因大喜而立她为阏氏。阏氏之子,是为匈奴太子,一旦他日继承了单于之位,则成了陛下的外孙。从古至今,哪有外孙冒犯外公的道理?”

高祖眉头渐渐舒开,又心道:刘敬这番话,倒也有些道理。只是那匈奴人野蛮好杀不说,尚未经开化,万一不按中原人的礼数来,偏偏要外孙起兵打外公,如何是好?于是将此疑问,再抛给刘敬。

刘敬又道:“遣派长主公去时,可令通晓礼节之臣子跟随前去,对匈奴人循循善诱,教导其礼数。日子久了,则匈奴人受中原君子感化,可不战而渐渐沦落为臣也。”

高祖再问:“长公主为朕爱女,可否另派他人前去?”

“若非真公主,则冒顿一旦得知,定然不喜,和亲之策便无效果。”

“也罢,就依爱卿之言行事。来日,爱卿多挑几位谨细人,带上财礼,送公主出塞!”

和亲一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可惜高祖心肠狠归狠,闹不过吕后。吕后一听,说被选作和亲的人选就是自己亲生女儿,大骂刘敬百遍,日夜嚎哭不止。最后,高祖无奈,只得另选了一位宗室女儿,封之为“长公主”,李代桃僵。

和亲的过程就不必细说了,大致就是这么回事。下面再来看下结果。

结果:冒顿在与汉朝和亲后,初期确实收敛了一些。但是,这一切是建立在汉朝每年进献大量的米、酒、玉器、丝绸等实物的前提上。——想只凭一个假冒的公主,就把精明的冒顿给唬住,想想也不大可能。而且,冒顿单于为了逼得汉朝加大“和亲诚意”,仍不时以韩王信、赵利等部为先驱,将势力渗透入北地,烧杀抢掠。至于那些跟随公主出塞,负责教导匈奴人礼仪的汉朝臣子们,因大多是宦官,本身就有点心理疾病,因此非但未能教出“仁、义、礼、智、信”的好学生,反而大多变得跟匈奴人一般凶狠、毒辣(比如中行说)。

那有朋友要问了,“和亲”对汉朝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事得从两方面看。和亲政策说到底,不过是个“胡萝卜”;要想防止冒顿收了女人不认账,还需要加根“大棒”。

为此,汉高祖封陈豨为赵相国,总督赵、代两地军马,负责抵御匈奴。

第三位谋反者就此诞生:陈豨。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