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百五十六回:高祖轻敌逐雁门,冒顿大军围白登

大敌当前,韩王信万分焦急,汉高祖却优哉优哉。因为他根本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认为,什么破冒顿单于,区区一个游牧民族而已,李牧、蒙恬人尽可欺,韩王信好歹也是一位骁将,收拾他们绰绰有余。于是陆续派了几支小分队过去,就算了事。这下可缺大德了,韩王信渐渐支持不住,又不敢私自放弃封地,只能令部下送礼给冒顿,求和。

“朕封他为一方诸侯,不料这厮竟敢如此!”高祖闻知韩王信私下与匈奴议和,大怒,立即下旨道:“韩王身为北疆重臣,不筹划战策,却私下通敌,深失朕望。如若再不胜,唯韩王是问!”

我若能打得过,还要你来说?韩王信本就为搬来这鬼地方感到不满,再见皇帝狂妄至此,气极之下,索性反了!——时年九月,韩王信以刘邦为君无道,擅立亲信为名,引匈奴大军南下。冒顿在夺得河套平原后,成功将势力渗入太原郡。

事已至此,也甭管谁对谁错了。汉高祖真得庆幸自己准备工作做得及时:如今礼法、律法等大事早已忙完,山东大部已被亲信控制,加上长乐宫初步建成。在无后顾之忧的大前提下,他集合大军三十余万,北上平叛。

时年冬季,汉朝与匈奴的第一场对抗,正式拉开序幕。

之前高祖忙于平定中原,冒顿忙于统一大漠,这时真交起手来,才发现互相都不了解。高祖这边轻视匈奴,结果冒顿那边也没将汉军当回事。——他在得知高祖御驾亲征的消息后,非但未派一兵一卒,反而将军力向太原北部收缩。至于傀儡韩王信那边,是死是活似乎与他无关。这下可怜的韩王信可又被坑苦了,他兵微将寡,却被夹在两强之中,只得尽集马邑、晋阳的太原军主力,南下坚守太原郡南端要塞:铜鞮(今山西沁县,位于太原郡最南部),只求能阻住三十万汉军北上。结果高祖大军一到,铜鞮守军碍于皇帝威名,不战自乱,被汉军轻松突破。

才分别十余日,冒顿单于便眼见韩王信单骑逃回马邑,这下才发觉势态的严重性,开始认真审视眼前的这支汉军部队。——太原郡位于河套以东,两地仅为一河之隔,若得而复失,实为可惜。于是他郑重其事的令左、右贤王各率精骑一万,南下支援韩王信,扼守第二道防线:晋阳。

参考匈奴官衔体制,这两位可都是大官哪,如此兴师动众,却总计只分派给他们两万援军……别说韩王信,两位“贤王”大人也是摸不着头脑。但这位大单于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他们仨不敢不从,只得迅速率军驰入晋阳,继续固守。

几日后,又有一件令人苦笑不得的事儿传到韩王信处。先前于铜鞮大败后,他的部将曼丘臣、王黄二人走散。这时,他们闻知韩王信驻守晋阳,却不急着赶来相助,而是扶立旧日赵国后裔赵利为“赵王”,屯扎于晋阳东北,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之地,声援晋阳。

明明是自己部将,怎么变成“赵王”部将了?没等韩王信将这事琢磨透,南方尘头大起,汉高祖来了。

一边是兵力三十余万,又是趁势追击;一边是兵力只有数万人,而且还被分作两部,战果不言而明,韩王信又是大败。汉高祖在连续拿下铜鞮、晋阳二座重镇后,渐渐产生了自满心理,于是方才肃清晋阳一带,便又率全军急速北上,攻打广武。

数日后,广武防线崩溃,汉军已近乎扫平太原全境。高祖让人一查,得知冒顿单于因匈奴、韩王信联军连战连败,已放弃马邑,急援代谷,就在广武东北不远处。

“韩信小儿,前日将冒顿说得如何了得,害得朕寝食难安。今日一见,不过如此!立即颁下军令,全军随朕出发,誓擒贼首冒顿!”

“陛下万万不可!匈奴人横扫漠北,绝非只有此等能耐。”一人闻令后,匆匆入大帐进谏道。

高祖目视此人,乃是娄敬。因他当日首谏高祖定都长安,高祖在采用此建议后,嘉奖他一番,并赐姓为刘,因此已是刘敬。刘敬奉高祖之命,刚从代谷出使归来,一见皇帝已召集起兵马,大惊失色赶来劝阻。

“不肖之臣,竟敢乱我军心!前日朕连派多人前去代谷打探,连你在内已有十位,他们都说可击,为何独你说不可?”

“实不相瞒,微臣去时,所见匈奴人也皆是老弱,绝非我军敌手。但兵法有欲擒故纵之说,陛下岂知不是冒顿有意为之?”

“口舌之辈,也敢与朕妄谈兵法!”高祖拍案大怒,令人将刘敬执下,只待大胜归来时,斩首示众。

处置完刘敬,高祖尽起大军出战匈奴。将到代谷时,前哨来报:匈奴大军闻知汉军前来,早已逃散一空。高祖大笑,不等尾随在后的步兵赶到,只率数万精骑继续北上,长逐草原。数日后,高祖算算路程,所部先锋早已冲出太原,深入雁门地界。

雁门郡,是大汉王朝最北端的重镇之一,名将李牧曾长期把守的雁门关,便位于其南部,临近广武、代谷。再往西北去,便是已被匈奴控制的云中。高祖理清了此线索后,猛然大惊:不好,韩信前日驻守马邑尚且遭匈奴大军围攻,朕如今已过马邑有数百里,怎会连匈奴主力踪影也未见着?正惊疑不定时,胡人叫嚣声大起,匈奴大军卷土杀来。

之前,冒顿单于一边故意示弱,将汉高祖成功诱来;一边已暗中集齐了匈奴国所有兵力,志在毕其功于一役。其中,左贤王统帅十万大军,清一色青马,从东面来;右贤王统帅十万大军,清一色白马,从西面来;冒顿自率十万鸣镝骑士,部众皆骑乘火红战马,从北面来。等及高祖急欲南撤时,后队士兵从南方屁滚尿流而来,哭诉道:十万匈奴人,皆骑乘黑马,已将雁门关以北彻底封锁。

完了完了,冒顿单于不学自通,竟也会设下“十面埋伏”。

好一位高祖,临危不乱,问随军向导:“附近一带可有城邑?”

“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是平城(今山西大同)……只可惜……”

“但说无妨。”

“只可惜逆贼韩信降时,雁门全郡,连带平城在内,都已落入匈奴之手。”

“全军听令,先去平城,再作区处!”高祖麾下军士,骑兵只有两万余人,含脚程较快的步卒在内,也不过五万左右。高祖知道这时若与匈奴展开对攻,必会全军覆没,因此欲依托城池先稳住阵势,固守待援。

朕用兵多年,往往处境艰难时,必会逢凶化吉。希望苍天这次依然能保佑我刘邦,绝不可亡于胡虏之手!

运气不是说有就有的,或许是高祖已在楚汉战争中将好运用完了。之前几日已是阴风大起,小雪不时落下;这一日,突然天降暴雪,将茫茫草原铺成银妆一片。汉军此行仓促,人困马乏,又冷又饿,好不容易捱至平城下时,城上万余匈奴守军乱箭射下。高祖不敢停歇,又传令汉军继续向东南走,寻找好落脚处避难。

不幸之中的万幸,总算在平城往东五里处,有一土丘,高百余丈,方圆数十里。高祖大喜,令军士急撤往山上驻扎。到了山上后,弓弩手在前,骑兵在后,构筑成一道临时防线。不多时,冒顿单于闻知汉军动向,亲率四十万匈奴大军赶来,将高祖围得如铁桶一般。

因此山丘名为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