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一百五十五回:冒顿鸣镝篡大位,四面出击起帝国

转眼间,已是公元前201年十月。这大半年内,高祖因擒了韩信,齐地、楚地无人负责,便陆续分封了几大诸侯:封庶长子刘肥为齐王,掌三齐之地;封堂兄刘贾为荆王,掌管楚地以西;封皇弟刘交为楚王,掌管楚地以东;封皇兄刘仲为代王,掌管代地。这样一来,刘氏一族的声势水涨船高,大有和“异姓王”平起平坐之势,异姓诸侯们渐渐坐不住了。

——刘邦,你那点花花心思可瞒不了我们。你罢黜韩信,大量提拔亲信,不就是想用刘氏一族来取代异姓王吗?

——是又怎样,西楚霸王之所以败得如此之速,就是缘于树敌太多。朕虽也能用兵,但并非一流水准,不拉上兄弟,儿子助阵,怎能确保必胜。

——娘的,反了!

细论这事,怨不得诸侯们顾虑重重。这汉高祖前脚罢黜韩信,后脚就将荥阳以东的半数国土封给了亲信,换作谁也不会乐意。要知道,之前的武王分封,项羽分封,都是将大半的国土封给异姓诸侯,自己至多留一小块。一对比,就知道汉高祖坐稳了皇位后,开始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收权了。

第一位谋反者应运而生:韩王信。

韩王信不是韩信,作为汉高祖还定三秦后的第一批追随者,一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当日为了掩护高祖出逃荥阳,甚至还被项羽抓去做了俘虏,差一点丢掉性命。这么看来,他与高祖的关系纵然比不上樊哙、萧何,也大抵与张耳相当。但高祖不厚道,自打擒拿了楚王韩信,收回了楚地后,又对韩王信的韩地垂涎三尺,于是封他去太原郡担任“韩王”,定都晋阳(今属山西太原)。这么一来,高祖就把荥阳以西的土地几乎收集齐了,而韩王信则成了货真价实的“太原王”。

太原王就太原王吧,好歹也算是封疆大吏。韩王信无奈何下,放弃了膏腴之地韩地,前去太原郡上任。一到太原,他就流汗了,因为这边荒郊僻壤不说,还有一位不友善的邻居,整日在他家门口磨刀子。

——匈奴人!

韩王信是好样的,初期一看这形势,立即上书皇帝,说愿为大汉帝国担任北部屏障。因此请求定都于马邑(今山西朔州),方便对抗匈奴。高祖让萧何等人一查,知道马邑在晋阳以北四百里处,是贴近匈奴势力的最前线,大加赞赏,便下旨给他:“准奏!”

迁都于马邑的韩王信擦干汗水,积极备战,半年之后,匈奴人大举来袭。一番交战后,韩王信哭了,暗骂十遍皇帝后,令人持书信赶去关中,紧急求援。

不能怪韩王信无能,要怪,只能怪他没能赶上大好时光。

如果眼下的匈奴人持续与李牧、蒙恬战斗时的拙劣表现,那么很有可能会与楼烦、东胡一样被史料寥寥带过,绝不会成为一个名垂青史,令西汉王朝闻之色变的强大对手。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清楚来龙去脉,下面我们暂时抛下“太原王”韩信,来分析一下他的对手。

我们都知道,匈奴首领尊号为:单于;首领夫人尊号为:阏氏。那首领继承人呢,这个因史料中说得不细彻,索性称之为:匈奴太子好了。下面的故事,就从一位单于,一位阏氏,一位匈奴太子三人身上说起。

话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0年期间,正当秦始皇致力于横扫六国时,北方匈奴人在头曼单于的领导下,渐渐从惨败给李牧的颓势中恢复过来。头曼此人极有野心,也极有能力——正是在他手上,“撑犁孤涂单于”这一尊号被用作称呼匈奴首领而被确定下来,简称“单于”,意为:上天之子。换句话说,头曼是“匈奴由一个种族称谓转变为一个国家形式”的奠基者。——之前为许多散乱的大小部落,到了他这里,则被中央集权,成了一个匈奴国。

既然号称上天之子,单于作为最高统帅,权力等同皇帝,主要负责匈奴势力范围中部,都城为王庭(大部分时期位于蒙古国哈尔和林市);单于以下,封左右贤王,“左贤王”掌管匈奴势力东部;“右贤王”掌管匈奴势力西部。再往下,则又分“左右谷蠡王”、“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婿等侯”等等,官位依次由高到低,各辖所部地界,无需一一细表。再往下,掌管千人部队的,掌管百人部队的,可称之为“千长”、“百长”,最小的为“什长”,掌管十人左右的小分队。这么一番解释下来,我们可以发现:匈奴国经头曼单于改革后,军队体制上已与华夏民族类似,再也不是呼啦啦一片来,呼啦啦一片去的乱糟糟景象了,这就保证了其实战效用。

冲着建立“匈奴帝国”的美好憧憬,头曼单于打造好军队体制后,开始着手扩张。当时,南方有秦国,东方为东胡,西方为月氏,可谓是“四强鼎立”。三个柿子先捏哪一个呢,头曼单于想来想去,决定对“柔弱”的秦国下手——其余二股势力主要兵种都是骑兵,唯有秦军以步兵为主。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一番大战下来,蒙恬大显神威,杀得头曼单于全线放弃河套,缩回了草原。头曼吃一堑长一智,在认识到大秦帝国的强大后,将主攻方向对准了西方的月氏国。

想扩张,就必须要确保必胜,万一再败,搞不好反过来被别人给灭了。头曼反复筹谋后,筹谋出一计良策,将匈奴太子:冒顿给拉了出来,派他前去月氏国担当人质。然后,突然发兵急攻月氏国。

看出来了吧,匈奴人长期与中原将领作战,也学会了“兵不厌诈”这一套。月氏国哪能料到这个,初战大败。月氏王恼怒之下,一边匆忙召集军士抵抗,一边就令人去捕杀冒顿。

冒顿之前也是蒙在鼓里,一见自家军队来犯,连叫不好,忙偷了匹好马回逃。千辛万苦之下,总算安全返回王庭。其父头曼单于见儿子能耐不小,也自欢喜,于是安抚完后,授他精骑一万归他统领。

冒顿是谨细人,他明白前日的险境绝不会来的无缘无故,于是暗中打探,方知是阏氏的意思。原来,冒顿并非现任阏氏所生,只需他一死,阏氏亲子便可顺利继承匈奴太子之位。冒顿了解缘由后,对头曼、阏氏二人怀恨在心,准备弑父自立。

他传令部下制作鸣镝(一种响箭,射出时会发出响声),万余精骑全部装备该箭矢。装备完后,他骑一劣马,令部下骑生平所爱宝马,大举出猎。出猎时,突然以鸣镝射向宝马,有部下知此马为冒顿至宝,一时犹豫未放箭的,全部被冒顿赐死;又过数日,冒顿携爱妻出猎,突然用鸣镝射向爱妻,有部下于心不忍未放箭的,尽遭斩杀;再过一段时日,冒顿见有军士携头曼爱马放牧,开弓射向此马,左右部下见了,齐刷刷掏出弓箭射之,无一人胆敢落后。冒顿暗喜,便邀请父王出猎,头曼不知是计,放心跟随冒顿出发。出猎之时,突见冒顿弯弓对准自己,大惊失色,再回顾身旁四周,无一人不拿弓箭对准自己!一刹那,只听鸣镝声大起,头曼单于当场被万箭射杀。

就此,冒顿篡得匈奴大权,是为冒顿单于。初期,他碍于立足未稳,与东胡、月氏二强交好。东胡首领向他索要宝马,冒顿当即令人持马献上;东胡首领向他索要一心爱阏氏,冒顿二话不说拱手相让。因此东胡首领认为冒顿软弱,防备之心大减。又有一日,东胡首领向冒顿索要一无人放牧荒地,冒顿尽集群臣商议。有下臣心道:这冒顿单于之前对东胡唯唯诺诺,不如迎合他的好,于是说荒地而已,不如放弃给东胡。冒顿大怒:“土地者,国之根本也,岂能弃之于人?”当场将说要献地的统统杀光,然后尽起匈奴精骑偷袭东胡。东胡首领措不及防,大败特败,当场被匈奴人射杀,其余残兵败将也大多归降。极少部分逃得快的,远远躲去东北避难,半步不敢再入草原。

降得了东胡部众后,冒顿大军势不可挡,又大败西方霸主的月氏国,迫使其向中亚地区迁徙。然后,举兵南下河套,北击大漠,一番东南西北四方出击后,冒顿单于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所谓“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面积大致相当于今日内蒙古再加上外蒙古国全境),雄踞北方。且因楼烦、胡林等小部族望风而降,渐渐拥有精骑四十万之多。

这,就是“太原王”韩王信的对手。而他的部下,步、骑全部相加起来,也不到十万。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