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百五十四回:横加施威杀田横,伪游云梦擒韩信

有朋友要问了:霸王都没了,和谁打呢?——和诸侯们。

话说高祖登基称帝时,因见栎阳狭小,咸阳又遭项羽焚毁,曾听从群臣建议,暂时定都于洛阳。后为娄敬、张良二人劝谏,说洛阳四周狭小,又无殽函之险,一旦诸侯有变,何以制之?高祖这才下令萧何在咸阳城的基础上修建长乐宫,定都于长安。

“长安”之地原为咸阳下属的一个乡,要想在一堆废墟上平地大起宫殿,恢复到秦朝时期的恢弘气势,谈何容易?——娄敬、张良之所以不念民力辛苦,执意要汉高祖搬回关中呆着,只因他们明白:真正的治世尚未开始。

早在高祖居住于洛阳时,干戈已起。先是临江王共敖过世,其子共尉不肯归顺,被高祖亲信卢绾、刘贾二人讨平。紧接着,高祖称帝后,燕王臧荼顾忌自己曾为项羽臣下,怕高祖秋后算账,索性起兵也反了。话说此人倒也反的有趣:他既不攻城略地,也不着急加固燕国防线,整日尽忙些高喊口号之类的无用功,结果高祖御驾亲征一到,旋即讨平。

击杀臧荼后,高祖封卢绾继任燕王一职。这卢绾,战功稀疏,能耐稀疏,之所以能和韩信、英布等人平起平坐,只因他与高祖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住一个乡里,自小时起二人就是合穿一条裤子的好友。高祖正为相信他忠诚无二,封他到东北作封疆大吏。

他也是楚汉战争结束后,第一位不因为战功而被封王的。但这才是开始。汉高祖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继“郡县制”、“分封制”之后,第三步政治举措应运而出:凭亲信治天下。

一旦东方有战事再起,便可凭借卢绾这些亲信钳住他们,然后高祖自率关中精锐顺流而下,大局轻易可定。

那他摆出这么一套大阵仗,就是为了共尉以及臧荼二位竖子?当然不是,高祖早已为自己选好了对手,分别是:田横、季布、钟离昧、韩信、彭越、英布。

这六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汉高祖敬畏。

前三人,是对手;后三人,是暂时的盟友。所谓“暂时”,就是他们若乖乖听话,便是盟友,若敢乱搞小动作,杀!

(估计喜欢韩信的朋友这时要大喊悲剧了,所以我要在叙述下面的故事前先作好铺垫,免得读者们于心不忍。作为一名作者,我必须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抛去个人感情。只分析一个人做得对与不对,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至于说这个人是不是好人,可不可怜,那就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了,可以交给言情小说家。)

目标既有了,那就一个一个来。

话回当日,韩信趁齐军疏于防备,一举攻占齐地,随后又在潍水之战中击杀龙且。田横自知大势已去,投入到昔日手下大将彭越手下。随着楚汉之争结束,彭越被封作梁王,田横不愿彭越为难,自率亲信五百余人逃去东海的一座小岛上。高祖闻知此事后,颁诏道:“如田横立即入朝,可封作王侯,若不来,必发兵攻杀!”田横无奈,留五百人守卫海岛,自行登陆朝见高祖。走到半路时,突然懊悔起来:当日我与刘邦一字平肩,今日他为天子,我为亡奴,可谓耻辱至极矣;更何况,郦食其之弟郦商现为汉国重臣,即便畏惧刘邦不加害于我,我有何脸面见他?寻思定了,他拔剑自尽,临终前令随从将自己首级割下送去高祖手中,只为保住那五百部下。高祖见他壮烈如此,感叹不已,下令以齐王之礼葬之。

数日后,海岛上五百多壮士闻知田横已死,尽皆自杀,无一人生还。

说过田横,再说季布。当日,高祖于彭城逃难时,季布死追不放,差一点就能擒得高祖。他自知难以幸免,便剃发易容,躲入一富户家中为奴。时间久了,季布英雄气魄终究难掩,被富户认出。富户敬重他是好汉,便前往洛阳寻找夏侯婴,请他面见皇帝时代为说情。夏侯婴慨然应允,说高祖道:“季布着实无罪,昔日不过是各为其主而已,不如收而用之,以示陛下用贤之名。”高祖从其言,召季布入朝,既往不咎,拜之为郎中。几日后,高祖令人擒下季布母弟,斩杀之,季布大惊,忙问皇帝何故。高祖道:“此人昔日也曾率一军追朕,朕以好言求他,他便撤军而回。如此不义之人,食项羽俸禄却私下通敌,留之何用!”群臣了解清楚究竟后,无不敬服。

轻松拿下以上二人后,高祖开始追查钟离昧,一查下来,发现事情有点严重了:这钟离昧去哪里不行,竟然躲到了楚王韩信帐下!

躲到天边也得将此人抓来!高祖大怒,拟好圣旨送去下邳,令韩信将钟离昧交出。韩信对此置若罔闻,只推说不知道这事,强行将钟离昧保了下来。

这下就坏了——对高祖来说,田横、季布、钟离昧三人虽也了得,但手下无兵无将,可说是藓疥之疾;唯有韩信、彭越、英布三位诸侯王,方是心腹之患。他见韩信开始不听话了,在查出钟离昧下落后,立即又令暗探再去楚地细查韩信举动。

这种查法,除非韩信学张良一样安心修道,否则怎会毫无破绽?很快,韩信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等消息飞也似的传至栎阳(此时长乐宫尚未建成,汉高祖暂时迁都于栎阳),高祖不敢怠慢,忙召集群臣,问此事该如何处置。

武将们一听这事,群情踊跃,纷纷主动请缨要去大战韩信。高祖神情严肃,沉默良久,又叫上陈平以此事问他。陈平道:“陛下暗查韩信一事,韩信知道否?”

“未知也。”

“陛下细想,如今一干大将之中,可有用兵胜过韩信者?”

“未有也。”

“那就是了,以韩信之能,项羽尚败于其手;今日若光明正大前去讨伐韩信,万一不胜,陛下岂非危矣?”

“如之奈何!”汉王叹了口气,心道:朕不敢随意搭武将们的腔,正为此事啊。

陈平微微一笑,弯腰上前附高祖耳边轻声道:只需如此如此,便能成事,何苦大动干戈?高祖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说此计甚好,就这么着了。

时年十月,汉高祖大张榜文道:“朕身为天子,不可久居深宫,须得狩猎四方。天下既定,且大汉国运昌盛,来日朕便摆驾云梦(今湖北云梦县),行狩猎之事。”又通知各方诸侯,朕游览完云梦后,会暂歇于陈地,到时务必都来接驾。

消息很快报到楚国,韩信这下坐立不安了:陈地便是我楚国西境,皇帝这番举动,分明是冲我来的啊!连忙召集臣下,问此事该如何应对。有人献策道:“皇帝与大王并无过节,定是恼恨前日窝藏钟离昧之事。不如立斩此人,到时献其首级于皇帝驾前,皇帝必然大喜,也就不再追究这事了。”韩信从其言,令人杀钟离昧。钟离昧临死前冷笑道:“本道楚王是一时英雄,原来亦不过如此,哼,死有何惧,只可惜楚王何等愚昧也。”叹息完后,韩信手下将他杀死,得了其首级。韩信用木匣装了,安心等高祖巡游完云梦,好去陈地接驾。

时年十二月,汉高祖用十万精兵开道,驾临陈地会见诸侯。各方诸侯大聚,但因怕犯忤逆之罪,都不敢多带兵马。却说高祖与赵王、梁王、淮南王等一一会面过了,楚王韩信手持木匣跪拜于皇帝驾前。皇帝接过一看,闷哼一声,怒掷木匣于地。帐前侍卫见皇帝掷匣为号,早已一拥上前,擒住韩信。这时的韩信,纵然有指挥千军万马之能,已无可奈何,当场被五花大绑掷于銮驾上。高祖大喜,抚慰完其他诸侯后,宣布摆驾回宫。

却说韩信被绑上车后,看着身旁喜形于色的老狐狸,忍不住叹道:“可惜,可惜!”

“什么可惜?”

“可惜当日未听蒯彻之劝,果然落得个‘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悔之无及矣!”

高祖暗暗心惊,嘴上宽慰他道:“爱卿大可放心,朕之所以擒你,只因你要谋反,又怎会擅杀功臣?”一边悄悄传令下去,令人捉拿蒯彻。

回国之后,高祖下令削去韩信王位,另封他为“淮阴侯”,软禁起来。韩信自知皇帝已将自己视为眼中钉,因此称病不朝,期间相安无事。但是,韩信毕竟曾为七大诸侯之首,又自恃功高盖世,每当见到曹参、灌婴等人与自己爵位相当,都掩不住埋怨之色。有一日,韩信出府散心,不知不觉走到樊哙府上。樊哙一见他来,当即跪拜道:“大王驾临,樊哙何等荣幸!”忙邀请他入府小坐,殷勤款待。韩信稍息片刻,出府后长叹一声道:“想不到我韩信一世英雄,竟落得与樊哙等粗人为伍!”

笑话,樊哙身为开国大将,又是皇帝连襟(樊哙妻子吕嬃是皇后吕雉之妹),人家殷勤款待你,还犯法了?这类传闻渐渐传到高祖耳中,高祖淡淡一笑,说将韩信看紧就好,千万不可让他出了都城。至于其他琐事,不必计较。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