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一百五十回:口称仁义平天下,高祖登基创汉朝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一点不错。三十一岁的项羽只吃了一场败仗便选择自刎以谢江东父老,以此推论,五十四岁的老流氓刘邦即便长九个脑袋也不够砍的。但他却奇迹般地熬到了最后,获得了胜利。

对此,项羽曾感慨道: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太史公点评:一派胡言(谬哉)。

但汉王也莫要得意,之前的他,面对的只不过是项羽一人;现在的他,面对的是整个天下。所谓的“天下之主”,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就是“众矢之的”(此事可参考项羽称霸前后的强烈反差)。只需翻翻老黄历,便会发现这个王位有多难坐。秦始皇用了十年横扫六合,但去世之后不到两年便江山易主;西楚霸王率领十八路诸侯杀入关中,才过四年便殒命乌江。——得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就凭他那微末道行,即便能胜得过项羽,难道还胜得过始皇帝?

——想要保住辛苦得来的江山,汉王须得再拔高一层,学会做帝王。

汉王也知道这事不简单,因此在确认项羽死讯后,他迅速调整好状态,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数日后,北方有消息传来:鲁人虽知霸王死讯,却誓死不降。

汉王第一时间大怒,下令大军北上伐鲁。并放下狠话:破城之日,屠尽全城!

请注意:这里的鲁地,一非诸侯国,二非楚军势力,充其量不过是一群鲁地(此处指山东平阴县一带)百姓自发守城。数十万精锐汉军一到,必然灰飞烟灭。

事有蹊跷,汉王行军途中也在琢磨这事:到底是什么,让几万乌合之众获得了如此勇气?竟然敢公然与寡人对抗!思索了几日,到达鲁地后,他一改先前的咬牙切齿,下令扎住大军,亲率数骑前去城下察看。

一到城下,他就明白了:这鲁地昔日号称礼仪之邦啊,如今虽逢乱世,但尊礼崇道的习性未改。面对五十万大军压境,城中朗朗的读书声和清朗的礼乐声不绝于耳,唯独不见哭泣。——这都是些自命清高的儒生,最推崇的就是为主死节,用屠城来恐吓自是无用。

“来人,速速取来霸王首级,寡人要亲自祭奠!”汉王用最完美的方式踏出了走向帝王大道的第一步。取来项羽首级后,汉王传示给鲁人看了,随后隆重为霸王发丧。当他想到早年二人并肩抗秦的情景时,更是痛哭不止。鲁人不吃硬却吃软,一见汉王“仁义”之名果真不假,全城痛哭纳降。汉王祭奠完霸王后,又将项氏一族全部赦免,并封项伯等楚国重臣为列侯。

对鲁人、对项氏,汉王无愧仁义之名,但这只是政治需要。一转过身来,他依然是那个奸诈之徒。

公元前202年元月,鲁地初定。齐王韩信见已无仗可打,自率齐军返回临淄,途中驻军定陶。汉王故伎重演,乘车驰入定陶军营尽收齐国大军,并带走了二员大将:曹参、灌婴。

那二人本是汉王嫡系部下,一见汉王来,二话不说拉着部队就上路(知道汉王为何敢两次孤身闯军营了吧)。正当韩信成了光杆司令,手足无措时,汉王返回洛阳后又颁下诏令:寡人身为一国之君,自当履行前日诺言,即日起,大封功臣。

“封原齐王韩信为楚王,定都下邳。”

“封原魏相国彭越为梁王,定都定陶。”

“加封淮南王英布九江、庐江、衡山、豫章之地,定都六县。”

这三位在楚汉之争中出力最多,因此厚封之;除此以外,另封韩王信为“韩王”,张耳为“赵王”,臧荼为“燕王”,吴芮为“长沙王”(封地由衡山郡转移到长沙一带),这四位或为原先汉王所立,或为原先西楚霸王所立,汉王为了稳住整体局势,均予以承认。

以上是为汉王结束楚汉战争后分封的第一批诸侯,合计七位(若再加上闽越王无诸,其实有八位,但因闽中远居化外,因此未计算在内)。要说明的是:韩信虽名为“楚王”,其实只封到了淮北之地,即“彭城—寿春”一带,向东延伸至大海。从寿春起再往南去,便是淮南王英布的封地了。但韩信没有不满,一来,他手中已无军队,对此无能无力;二来,他的故乡淮阴正隶属于淮北楚地——这下能衣锦还乡咯。

于是韩信心甘情愿地离开齐地,赶往淮北赴任。到故乡后,他令人找来当日羞辱自己的那位屠夫,封之为中尉。众人皆好奇,韩信道:“当日我何尝不欲杀此人而后快,只因杀之无益,徒惹杀身之祸。之后我韩信忍辱负重,终于荣登大位,此人激励之功不小也。”楚人闻言,感怀于韩信胸襟广阔,无不叹服。

时年二月,韩信率领其他诸侯王,共尊汉王为天下之主:皇帝。汉王以无德无才为由,推却数次,怎奈群臣盛意拳拳,大有“汉王不作皇帝,我等就不活了”的意思,汉王“无奈之下”,当月于汜水北岸(今山东曹州济阴县)设坛登基,是为“汉高祖”。并封夫人吕雉为大汉皇后,封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大告天下。

就此,继秦朝、楚汉之后,一个新的朝代登上了历史舞台:汉朝。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