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回:张良巧施连环计,霸王大战五军阵
话说汉王得了太公,又得了吕娘娘,死战项羽之心本已大减,打算就此回关中。及至被那二人拖住,方才明白所谓的议和,不过是“连环计”的第一招;第二招正是趁楚军回国之时,击其暮归。之前两军对峙广武山,楚军阵势严密,汉军固然兵多粮广不好强攻。这时楚军思乡情切,均无战心,暗施偷袭,岂能不胜?
说干就干,汉王本非君子,作为一个能将亲生骨肉踹下车的无赖,管他什么道义、诚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下尽起三十万大军东追楚军,并派人北上通知韩信、彭越,约期合战楚霸王。
继“彭城会战”,“荥阳会战”之后,“垓下决战”就此拉开序幕。
过了将近一月,一心东归的楚霸王,终于在行了五百里后发现被人盯上了。大队汉军不打招呼私自越过鸿沟边界不说,自己往东,他们往东;自己往南,他们也往南。不是意图不轨是什么?他惊怒过后,不禁冷笑一声道:“好你个刘邦,竟敢以此计戏弄我西楚霸王,来得正好!”遂下令众军回头,反击汉军。
这一下,局势瞬间发生了大转折:十余万楚军因恼恨刘邦多诈,无不拼死奋战,一阵交锋后,落荒而逃的变成了汉王。亏得他多年跌打滚爬,撤退经验丰富,当下纠集败军坚守固陵(今河南太康),等待韩信、彭越来救。
韩信、彭越不来。
按日子算,他们其实早就该到了。之所以不来,只因他们并不情愿楚、汉之间立即分出胜负。——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啊:我等既不愿背叛汉王您,又怕您功成之后加害我等,因此能拖就拖。谁料汉王您又听从张良的破主意,搞什么“击其暮归”,我等着实左右为难啊……
这下坏了,楚霸王生平百战百胜,唯独对一个韩信稍有惧意,这时见他不来,忍不住放声大笑,当下围困汉王于固陵。而固陵不比广武,此时已深入楚国腹地,因此楚军的粮道缩短,汉军的粮道猛然加长,楚霸王的一计回马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汉王焦急时,张良不慌不忙使出了“连环计”中的第三计:“汉王,还记得下邑时,您‘欲弃函谷关以东,以赐天下豪杰’之说否,时机至矣。”
——在齐地的基础上,将楚地东北疆界加封给韩信,韩信必来!
——彭越久战梁地,名号却仅为‘魏相国’,如能封彭越为梁王,彭越必来!
——此二人到后,大势已定,英布、臧荼之辈,必争相引兵来助。
韩信、彭越不厌刀兵,张良却早已厌倦了。抛开秦朝末年群雄并起时不算,仅从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还定三秦时算起,楚汉之争已打了整整有三年。汉国形势虽一片大好,但国中百姓早已疲惫不堪,人口锐减,田地日渐荒芜;当然了,楚国更惨得多,除了江东之地少有战火外,楚国西北大部先后遭彭越烧杀多次,哀嚎遍野,英布此时正略地淮南,也是杀戮甚重(重镇城父遭屠城)——我张良宁可背负不义之名,也要毕其功于一役。就让战火早日平息吧。
在他的竭力推动下,韩信、彭越果然率军南下,并一举攻占彭城;楚国淮南守将周殷迫于整体局势,也举淮南、九江二地降汉。自此,汉军从北(韩信、彭越)、西(汉王)、南(英布、刘贾)三个方向对楚霸王展开了合围,外加臧荼、北貉这两支外援,汉军在决战之时,不可思议的拥有了七十万人的总兵力。而楚军,依然只有十余万。
楚霸王面对这一局面,终于选择了退缩,时年十一月,楚军抛下固陵东撤五百里,一路撤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此地扼守彭城、淮南、江东之要冲,距离当日杀得汉王全军覆没的睢水不远,因此霸王选择于此地驻军,欲与汉军决一死战。汉王要的就是决战,时年十二月,汉军追至垓下后,他下令:彭越率所部兵马,封锁垓下以北;英布率所部兵马,封锁垓下以南;韩信总督剩余兵力五十万,正面出战。
那汉王呢?——汉王说了:论用兵,你们仨都比寡人强的多,寡人负责在后面观战就行了。
韩信独担重任后,没有丝毫怯场,立即将五十万大军拆作五部,分别部署,是为“五军阵”(即传说中的“十面埋伏”)。部署完后,韩信亲提主力三十万人,开至垓下楚军壁垒前沿。
楚霸王知已无退路,忿然率全军出壁垒,直捣汉军中枢。两军大战多时,韩信见霸王阵斩数百人,渐渐接近,令旗摇处,数十万汉军转身便撤。霸王知今番不胜,必扯不开汉军的天罗地网,高声传令:“得韩信首级者,受上赏!”楚军呼声震天,汉军大溃,只顾一窝蜂似的向西逃窜。楚军全力突进,连追数十里,遥遥望见汉王旗号,大喜,纷纷扔下韩信又去追赶汉王。将到汉王阵前时,左前方有一军杀出,却是汉将柴武,两军交锋了一阵,汉军不利;少时,右边又有一军杀出,却是汉将周勃,接住楚军继续厮杀,霸王以一敌二,犹自不落下风。正当这时,正前方喊杀声大起,却是韩信亲率三十万主力一起回身,与周、柴二军合战楚军。霸王见状,已知中韩信示弱之计,忙传令楚军急撤回营。军令方下,只觉山摇地动,汉军从四面八方一齐杀来——原来韩信出战之时,知霸王擅长突击,特将两路兵马暗伏于战场两侧,只待楚军被诱入重围时,便可一齐杀出截断其退路。这两路兵马部将分别为孔聚(史记中所载的孔将军)、陈贺(费将军),为汉军前两翼,先前的周勃、柴武为汉王后两翼,四路兵马负责从四个方面对楚军完成合围;而韩信自领中军,专负责诱敌。以上总计五路兵马,因而称之为“五军阵”。霸王大战一生,何曾遭遇过这等“冲得越猛,陷得越深”的尴尬处境,当下顾不得自家败军,先行夺路而走。等及退回垓下壁垒时,计点全军,已仅剩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