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百四十三回:韩信纳谏降燕地,随何大说九江王

这一战,韩信端的是名扬天下了,实现了由普通名将向传奇名将的转变。何为“普通名将”?——章邯是也;何为“传奇名将”——项羽是也。

——背水一战的创造性和震撼力,与睢水之战相当。虽一正一反,却是异曲同工之妙。

但张耳等人很不解,战后问韩信道:“‘背水列阵’,乃兵家之大忌。今日将军何以凭此战法,清晨出战,日中便大获全胜?”

韩信笑道:“此事不足为奇,兵书中亦有记载。——你等只见‘背水列阵’不可,却未见兵书中另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说是也。今日一战,我军兵卒皆临时招募,又未经操练,不陷之于死地,安肯各自为性命而战?”

张耳等人又道:“虽然如此,但将军何以知赵军必会倾巢而出,只凭二千骑兵,便能夺下赵军壁垒?”

“韩信与阁下皆在军中,大树旗鼓,陈余怎肯放过?其出战之时,必用赵王看守营寨。赵王乃养尊处优之人,少经战阵。前日用事,全凭阁下;今日用事,只恃陈余。突见大队骑兵从背后杀出,围住三门攻打,岂会不肝胆俱裂,弃寨而走?”

看似莫名其妙的一场胜仗,实则为知己知彼的最高境界。众将叹服不已。但这对韩信来说,还只是第二步,后面还有燕、齐两国在等着他。于是克下赵地之后,他大张榜文:生擒得李左车者,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前日弃官而去的李左车,被赵人绑着,推到韩信营中。韩信一见他来,连忙起身,亲解其缚,单膝跪拜道:“委屈尊驾前来,实为冒昧。还望先生能教我平定燕、齐之策。”

李左车叹道:“将军背水一战,名扬天下,而我为阶下囚,何敢班门弄斧?”

韩信诚恳道:“先生此言差矣。若陈余前日肯用先生之计,此时为阶下囚的,实为在下;韩信是真心求教,还望先生勿要推辞。”

于是李左车请起韩信,二人相对而坐,娓娓谈道:“今将军只凭一旅之师,百战百胜,不日克平魏、代、赵三国,可谓名动天下,此是为将军之所长也;然而,正因如此,燕国畏惧将军威名,必深沟高垒以待将军,汉军连番大战,亦是疲乏已极。——此为兵家大忌也,将军绝不可再战。不如暂守赵地,安抚民众,悉数收纳赵、代二军,以壮汉军之势。汉军之势愈强,则燕军之胆愈怯,到时只需一说客,便可令燕王俯首听命。燕国既下,凭将军之神威,赵、代兵卒之精锐,何愁不能克齐?……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韩信大喜,以师礼尊之。来日,就按李左车之言,四下收拢赵军败兵,集得大军二十万。燕王胆怯,果然望风而降,汉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此又得燕地。

此时,荥阳战场上,楚霸王正与汉王激战,听闻韩信在河北那边翻云覆雨,大惊失色。连忙另派大将率一军赶往河北,欲趁韩信立足未稳时,再夺赵地。结果因韩信休整多日,以逸待劳,楚军一无所获。楚霸王无奈,只得急攻荥阳,意欲先胜汉王,再北上大战韩信。

问题是,汉王可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他一拥荥阳之险,二拥敖仓之粮,三还有萧何、韩信二人不断给他增派援兵。就在楚霸王杀得两眼发红时,后方又出大乱子了。

——英布终于反了。

英布早不反,晚不反,为何偏偏会在这时反?这事说来话长,且容在下略微解释一番。

话回当日,汉王千里大逃亡,刚到下邑时,张良就让他招纳英布。但此后,汉王书信写了一封又一封,始终不见成效,也恼火了,说了些“你们这帮无能之辈,连个英布都招不来”之类的气话,结果就把一人给激得跳出来了,说:我去!

此人名叫随何,在汉王手下多年,一直默默无闻。汉王见他勇气可嘉,又没其他人敢去,于是便在精神上对他嘉奖一番,又塞给他二十位随从,请他快快动身。

随何果然“快快”动身了,但一路上却是“慢慢”走。当然,从荥阳到九江,整整一千多里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打着汉国使者旗号从楚地走,花费点时间,也能理解。结果他走了多久呢?——整整半年。

半年之后,楚强汉弱的局势已开始扭转:韩信在河北大杀四方;荥阳战场上,楚军也未取得压倒性优势,随何这下有底了,昂然走入九江国都城:六县,求见九江王。

若在半年前,以英布的性格,没准当场就将随何的首级剁下来了;但这时不同了,他也在楚、汉之间观望——论情分,当然是和项羽的情分要深,但毕竟也曾得罪过项羽;和刘邦虽无多大交情,但汉王仁爱哪!你看,韩信、陈平,哪个混得差了?他在楚、汉之间摇摆不定,只为一个念头,那就是争取到最大利益。

还是继续观望一番再说吧——荥阳那边,没准就要分出胜负了。得知汉国使者已到,英布悄悄将他安置下来,然后宣布:不见。

就这样,随何在九江国好吃好住,却始终见不到英布。作为一名善于观察时局者,他知道时间紧迫,于是拉过太宰(管理九江王饮食、起居的官员),放出大话道:“请九江王听在下一言,‘汉必胜、楚必败’。若说的不是,可立即斩杀微臣,献去西楚霸王处,以证明大王对楚国的忠心耿耿。”

英布一听:哦?汉王对荥阳战局这么自信?于是也不忙着打探战况了,立即召来随何,听他有何高见。

随何心下暗喜,上前拜英布道:“在下之所以急见大王,只为一事不明:大王与西楚霸王,是何关系耶?”

英布愣了一下,方才道:“本王乃西楚霸王臣下,先生既知,何必多问?”

“既然如此,在下有一事不明。项羽深陷齐地,不可自拔时,大王在何处?汉王纠合联军数十万,大张旗鼓入彭城时,大王又在何处?——这便是身为西楚霸王臣子的所作所为?”

英布额头上冒汗了,只盼随何早说正题。

随何又道:“实不相瞒,眼下局势,楚强而汉弱。但项羽兵势虽强,早晚必败。一者,其身负弑杀义帝之名,失道寡助;二者,汉王扼守荥阳,进可攻退可守,又粮草充沛,楚军一时难下;三者,眼下楚军虽猛攻荥阳不止,声势浩大,但荥阳距彭城近千里,粮草转运不易。一旦粮道被断,楚军兵势虽强,又何以确保必胜?”

英布已汗如雨下,但仍寻思道:此为说客之辞也!项羽神勇无敌,即便荥阳固若金汤,又能怎样?——且再看他还有何话说。

就在这时,随何愤然起身道:“大王尚不醒悟耶:您空有依托楚军之名,却无半点相助楚军之功,一旦被项羽拿下了荥阳,则大祸临头矣!天下诸侯无人不知项羽嫉恶如仇,届时,必群起而攻之——项羽若势危,必牵连大王;项羽若险胜,厌恶您数次不救,也必诛杀大王。此中因由,还需要在下细说吗?”

英布哀叹一声,忙起身行礼道:“寡人谨受先生教诲。然而,我九江兵微将寡,请先生再教我相助汉王之策。”

“此事不难。大王只需于九江起兵,袭扰楚国东南,项羽必分心来救。相持数月后,汉军各路兵马都已汇集,汉王便可稳操胜算。”

“若英布成此大功,汉王处有何奖赏?”

“在下来时,汉王有言在先:若大王愿起兵相助,大定天下时,除九江封地外,另封您淮南之地!”

英布抑郁了许久的面孔,终于欢喜起来:“诚如先生所言,英布敢不奉命!”立即令手下大摆筵席,厚待随何,承诺来日便起兵背楚。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