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回:魏豹扼守蒲坂津,韩信木罂过黄河
所谓“铁板”,就是指牢不可破,坚固异常。但是,运气不好时,生起锈来也够要命。
或许是大雨耽误了劳作,当月,关中大饥,百姓易子而食。正当汉王为之头疼时,关外也出了乱子:以探亲为名返回魏国的魏豹,宣布背弃同盟,投入了西楚霸王怀抱。
一是饥荒,二为战祸,之所以放到一起说,只因魏国位于河东,汉国位于河西——若不能迅速讨平魏豹,则关中势必动摇。而要讨平魏豹,就必须要出兵,要出兵,就必须要有粮草。关中都已饿死人了,拿什么去越境作战?
因此,汉王这次没急着出兵,而是扔出了大说客:郦食其,前去游说魏豹。指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但魏豹不干,别说郦食其,汉王亲自来也没用。他振振有词道:“汉王素来轻慢待人,视诸侯、群臣如同奴才,寡人岂会再受此辱!”一句话,把郦食其堵了回去,去汉王处汇报实情。
汉王听了,倒也不怒,问郦食其道:“魏豹归国后,立何人为大将军?”
“启禀大王,魏豹已立柏直为大将。”
“哈哈,乳臭小儿,焉能与韩信相比!魏国骑将、步将,又是何人?”
“骑将为冯敬、步将为项它。”
“此二人亦非灌婴、曹参敌手也。”汉王已然有底,令郦食其退下。来日,汉王亲临荥阳,就令韩信为伐魏大元帅,总督十万大军;另以灌婴、曹参二人为副将,分别统领骑兵、步兵,前去伐魏。
汉、魏二国间的矛盾,就此掀开,大战一触即发。
幸亏有萧相国,大战之前,汉王已妥善解决了饥荒事件。方法是:开仓济民,以暂解饥荒之困;粮食不够,解不过来的,就迁徙去巴、蜀两地耕种。那二郡地多人少,号称“天府之国”,收拢些难民自不成问题。这一切办妥后,恰好落得个口实,收拾魏豹。
不过,魏豹所说的“轻慢待人”,诚非污蔑。汉王确实有错。也不知咋的,刘邦先生颇爱洗脚,而且每次洗脚时,必须有美女服侍。你说魏豹好歹也算一方诸侯,和刘邦平级,若不是当日檄文乱发,怎会舍身服侍汉王殿下?哦,你倒好,见臣下时,光着脚丫说话;见我魏豹时,也是脚都不擦——这是个非常严重的礼节问题,连当日的郦食其都受不了,何况魏王阁下?
于是刘邦发话了:你越是不爱看我洗脚,越得将你抓来!韩元帅,上!
韩信首次独担重任,不敢大意。这时,天下四大强国,楚、赵、齐三国已达成联盟,合战汉国一方。若是连魏国都收拾不下,则局势更为不妙。于是韩信出兵之前,也召来郦食其,问他魏国大将军是哪位。郦食其说是柏直,韩信冷笑一声:“竖子而已!”遂放心领军北上。
略知地理的朋友都知道,黄河流域,大体上呈“几”字形。这时,汉国、魏国的交界处,便在右半部分的“乚”那儿:左为汉、右为魏。魏豹前些日子既敢放肆,自然早已有备。当下,他闻知韩信大举率军来犯,便定下了针锋相对之策:由大将柏直率一军,西渡黄河,抵达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显出一副要攻打关中的架势来;自率魏军主力屯扎于河东蒲坂,以策应柏直。
——这是三十多年前,赵国老将军庞煖的伐秦路线,最后虽因楚国擅自撤军而惜败,但也吓得吕不韦等人不轻。韩信深知关中正当空虚,见魏豹如此举动,不得不领军北上,争夺临晋。
见韩信果然前来,魏豹哈哈大笑,传令柏直立即收拢沿岸所有船只,撤回河东。结果,十万汉军到时,只见两岸的船只大多已被魏豹收拾干净;河岸对面,大量魏军也已严密把守住蒲坂渡口。汉军强渡无门,只得驻扎下来,与魏军隔河对峙。
惊天的大阴谋就此展开:魏豹将汉军主力吸引到此后,立即修书一封,让楚人项它送去楚霸王处,知会他趁荥阳空虚,可发兵强攻荥阳!
——明白了吧,若非有楚霸王在背后撑腰,给魏豹十个胆子,也不敢单凭一魏国,与汉王为敌。
第二轮“楚汉之争”,就此拉开序幕。上一回可称之为“彭城会战”;这是第二回,是为“荥阳会战”。
魏豹充当了一回诱饵,钓来了韩信这条大鱼,很是自鸣得意。看着对岸正忙着大造战船的汉军,他严令部下死守渡口——只要汉军渡不得黄河,他韩信即便有天大的能耐,也是无用。
但他终究是疏忽了一点:项它返回楚地,需要十数日;楚霸王召集兵马,需要十数日;楚军开至荥阳,需要十数日;攻下荥阳,至快也要十数日。以上种种,加起来需要两三个月,而韩信收拾他,只需要一个“十数日”就够了。
韩信在夺下临晋时,已然知晓魏豹的用意。为求迅速拿下魏国,他兵行险招:将十万大军拆作二部,一半留守临晋,继续搜集、打造船只;另一半,由他亲率,悄悄北上抵达阳夏(今陕西韩城),准备渡河。
阳夏位于临晋上游,水势缓慢,用临时扎成的竹筏便可强渡过去。但这还不够,因为汉军并非游客——在渡河时,还需手握兵器,身着盔甲,并携带一定数量的战马。这么一算,竹筏的浮力便不够用了。但韩信不愧为韩信,除了熟知天文、地理、算术外,还略懂物理学(浮力定律),他令军士在阳夏一带大量采购木罂(盛水容器,相当于木罐),并将之封口,捆绑于竹筏底部,这样一来,摇摇欲晃的竹筏浮力大增,轻易将大批汉军送达了黄河对岸。
既过了黄河,韩信令旗摇处,五万汉军奔袭上百里,轻易攻下了重镇安邑。由安邑再往北去,便是魏国都城:平阳。魏豹这时还傻傻地守在蒲坂,突然听闻退路已被汉军切断,大惊失色,当下连蒲坂渡口也不要了,率柏直、冯敬等大小将官,集体北上争夺安邑。韩信眉开眼笑,占着安邑不出,数日之后,因蒲坂一带魏军守备薄弱,另一支汉军部队也强渡黄河成功,尾随魏军赶来,当下与韩信南北夹攻,魏军大败。魏豹势穷力孤,尚欲逃窜时,曹参、灌婴二人早率步、骑大军四面合拢而来,轻易将他擒下。
擒得了魏豹后,魏国大势已去。韩信分路出击,再用了十余日,便扫平魏国全境,为汉国置下河东、上党、太原三郡。然后,将罪臣魏豹用囚车一套,送到了荥阳,汉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