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回:初战荥阳退劲敌,汉军蓄水下废丘
这下坏了。汉王见没招来英布,倒招来个楚霸王,连忙带着千来号人,继续逃窜。一路辗转奔走,向西急撤五百里。楚霸王见状,暗笑刘邦果是鼠辈,也不亲自追了,授令数万骑兵,尾随汉军而去。
结果,楚霸王不追了,汉王也不跑了。因为张良拉住他道:“汉王,前方便是荥阳,若驻军于此,便可扼天下咽喉,阻项羽西进之路。”
——有这么厉害?汉王刚好也受够了,于是率千余军士入荥阳据守。不久后,众将纷纷归来,连同魏豹在内。唯独一个陈余,以“张耳未死”为借口,已撤军回赵国。
唉,一个陈余,走就走了吧。细论这事,寡人也确有不是之处。汉王眼看帐下众将大多无恙,自信油然而生;而关中的萧何在得知汉王败退荥阳一事后,也很快增发了一批老弱病残过来,将兵员也替汉王给补齐了。这样,荥阳已有近十万大军,虽说质量一般,但修修城墙什么的,总归是够用了。
还想慢慢修城墙?——楚霸王根本没打算就此结束。他自己虽回国了,却将数万精骑,扔在了荥阳城下,整日呐喊震天,吓得汉王连觉都睡不好。之前那一战,他亲临战阵,结果彻底被骑兵的巨大冲击力给吓怕了。
那有朋友就要问了:既然骑兵如此厉害,汉军为何不训练骑兵?
汉王也想啊,这不是只顾着打仗了嘛!出汉中时,千里险道,骑兵用不上;进入关中后,又忙着抚慰民众,传檄四方;之后出了关中,一鼓作气又将彭城拿下了,那时汉王只道大局已定,也没顾上这一茬。结果,眼下数万精骑整日在荥阳城下耀武扬威,汉军白日不敢出战,夜里又怕他再来偷袭,于是汉王一咬牙道:训练骑兵。
本着公平、民主的精神,汉王本想让秦人担当骑兵统领,他们长居西陲,善于御马。结果秦人不干,说汉王还是另择其人吧——比如,您的亲信?汉王一想,此话不错,于是将目光放到了樊哙、曹参、灌婴等人身上,选来选去,就属灌婴马儿骑得最棒,就是他了!汉王遂令灌婴为骑兵大将,另以秦人为副,出荥阳与楚军交战。灌婴果有胆色,只率万余临时组建的骑兵部队,便成功杀败楚军,扳回一局,确保了汉王不会再次狼狈而逃。
看着得胜而回的灌婴,汉王长吁一口气,擦了把汗。擦完汗后,他突然发现,城池可修,骑兵可练;可这么多军士,却没有军粮,那该怎么办?唉,也怪先前只顾得逃命了,早把大批的粮草一齐扔在了彭城。万一楚军这时再来,四下一围,光凭没粮草这事,就足以不战而胜。
汉王没主意,只得再去问张良,当然,他也没指望张良能变出粮草来。随口问问总归不打紧。谁料,张良真的随手一指,就让汉王拥有了天下最大的粮仓:敖仓。
“当日,始皇帝统一天下后,曾在荥阳以北三十里处:敖山之中大量囤积军粮,以防山东有变,是为敖仓。大王可下令,在荥阳与敖仓之间修筑一甬道,以取敖仓之粮,给养一应军需。”
就这么简单,难题解决了。——敖仓的粮草,那是秦始皇留给百万大军用的;而眼下汉王只有十万兵卒,用个几十年都没问题!
汉王听闻有这等好事,正喜形于色时,张良又道:“前日说荥阳,今日道敖仓,皆萧相国之功也。若非昔日汉王初入咸阳时,萧相国抢先一步尽收秦国图书典籍,张良怎能算计得如此仔细?”
汉王凛然而叹,称赞萧何不已。遂下令,立即修筑甬道,以取敖仓之粮。大量的粮草,此后被源源不断地运入荥阳城中。而这一切,项羽因手中没有地图,还懵懂未知。
自此,从项羽大封诸侯后,熙攘了多年的天下,暂归于平静。俯瞰整体大势,有四大强国成功生存了下来。分别为:项羽的西楚国;刘邦的汉国;田横的齐国;陈余的赵国。为怕朋友们不理解,我在此略作解释:第一,田横在项羽撤军回救彭城时,已击败田假,尽收三齐之地。而项羽也知道了齐军的厉害,于是做个顺水人情,杀了逃回楚国的田假,与田横尽力修复关系;第二,赵王虽名为赵歇,实则事事对代王陈余言听计从,因此说是“陈余的赵国”;第三,九江王英布,韩王信等人,虽也算是一方诸侯,但或从属于西楚,或从属于汉国,并不算单独的势力,因此不归于争霸中原的四大强国之中;第四,司马欣、董翳、申阳等辈,他们的封地大多在荥阳以西,因此在以“光杆司令”身份投靠项羽的同时,便已宣告亡国(地盘都被刘邦收走了),不再归于诸侯之列;第五,至于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等人,虽也割据一方,但实力皆弱,又不轻易介入中原大战,因此也未列入进去。
好了,既然已将中原形势理顺,就可接着细说下文。为了让四大强国多休息一会,我们先把镜头对准躲在一旁的章邯同志。
没错,就是那位雍王章邯,此时仍在死守废丘,加班加点修筑城墙。想想他也怪可怜,作为昔日一代名将,竟被汉王忽略了过去,只顾在楚地与项羽交战。直到过了大半年,汉王才想起还有这号人物存在。于是,趁着楚、汉暂时休战,宣布摆驾回国都栎阳,再战章邯。
——今时不同往日了。经过彭城大战,汉军主力已消耗殆尽,仅存的一点兵力,也大多被仍在了荥阳。汉王与一干战将到了废丘城外,看着固若金汤的城墙,个个挠头无言。
韩信心细,问长期驻守废丘外围,防止章邯出击的大将周勃道:“将军与章邯对峙已半年有余,期间可曾有交战?”
周勃道:“因废丘城池坚固,末将兵力又不如章邯,期间未有一战。”
韩信已然有计,进言汉王,让周勃陈兵废丘城下,整日搦战;其余兵马,撤往废丘以西的废丘山上,大张旗鼓,观而不战。
汉王奇怪道:天下人皆知章邯善守。我等领兵在外半年有余,都未曾冒出头来;这时既得知寡人已回关中,岂会再肯出战?
韩信笑而不语,在护送汉王上了山后,才遥指山下,说击破章邯之策,就在那里。汉王好奇一看,只见山脚下有一小河流过,名为白水河。既不宽,也不深,能有何用?
“此时无用,十数日后,便可水淹废丘!”
汉王不禁哑然失笑。笑的不是水淹废丘之计,而是笑韩信不知天高地厚——就凭这条小河,竟能将偌大的废丘城给淹了?韩元帅啊韩元帅,你也太小看章邯了,人家好歹也算一时英雄,岂会在固守之时,不查看周遭地利?
但他很快不笑了,因为韩信方才话未说完,接着又道:“臣略知天文,数日之后,关中定有大雨。大王可立即下令准备大量沙袋,到时借助雨势,便可一击成功!”
——我韩信用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术、卦象无一不精,前日说章邯是为小儿,绝非虚妄之言!
汉王服了。终于明白,用兵之道,除了猛将项羽无人匹敌的冲杀战法外,还有另外一层境界,即“谋算定胜局”。换句话说,就是天赋不足时,可用勤奋来弥补,韩信苦读兵书的功夫,没有白费。
彭城大败,并非韩信能力不行,而是像篮球比赛一样,韩信、张良二位神投手在外围干着急,拙劣的持球者刘邦却抱着篮球不放,最终被项羽一招抢断,扣篮成功!——要想释放韩信真正的能力,就必须解开对他的禁锢,让他自率一军,单独作战。
汉王仰起头,望着阴霾的天空,下令准奏。
时年六月,关中大雨磅礴,连月不止。汉军借助雨势,在白水河上游广积沙袋,蓄水高达十丈。随后,汉王下令,废丘一带的所有汉军,集体上山,并放倒堤坝……滚滚洪水,瞬间冲垮废丘城墙,守军死伤殆尽。章邯悲苦之余,拔剑自刎。
平定章邯后,汉王总算了了心病。遂立刘盈为太子,大赦关内;并重新将“三秦”合而为一,是为“关中地”,与北地、陇西并列为关内三郡。再加上汉中、巴蜀,汉国的大后方就此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