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一百三十五回:说殷王陈平弄计,识奇臣一日三封

“众叛亲离”之下,楚霸王再也忍耐不住了。于是传一人前来,下令他道:“往日,阁下善出奇谋,言之凿凿,说用兵之才堪比韩信。今刘邦大举东进,诚为阁下大显身手之时也。”

那人听后,慨然领命道:“敢问大王,既用陈平,是守楚地耶,是守齐地耶?”

“阁下何必过谦?既是真将才,可为寡人击河南地,阻断刘邦东进之路。”

“……”。

却说这位名叫陈平的,本是魏人,生得面如冠玉,风采绝俗,人称俊秀“美陈郎”。只因魏王不肯用,故而投入项羽军中。与韩信一样,他也经常在项羽面前大献计策,自称有主宰天下之才。当下,项羽因分身不得,又恼悔走了韩信,这才将他想起,立即召来。

陈平见楚霸王有意提拔,倒也欢喜,结果一听令,才知得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心道:大王可也忒看得起我陈平了,如今刘邦摆明了要与楚国决战,单凭我一军,如何扼守河南?于是硬起头皮,再问道:“大王有命,末将不敢不从。不知此去,可有多少人马?”

“阁下既有大才,何须许多人马,这便赐你兵马五千,可速去!”

五千兵马?!……过了好半响,陈平终于回过神来。再看楚霸王神色,略含戏谑,便不再多言,拜谢大王过后,受了兵符,领兵五千,往殷地方向去了。

不过十日,陈平凯旋而归,献上捷书道:“末将不辱使命,一战平定殷地。河南王申阳、韩王韩信亦是惊弓之鸟。大王若趁此时机率军南下,河南三地便可失而复得。”

楚霸王闻讯大喜,厚赏陈平,又封他作都尉(相当于偏将),堪称王恩浩荡。不料,陈平得赏之后,毫无喜色,整日劝说楚霸王尽快南下,与刘邦一绝雌雄。那楚霸王心道:寡人已将齐军打得化整为零,一月之内,便可擒杀田横。此时撤军南下,岂非前功尽弃?于是不从其言,继续与田横的“齐国游击队”混战。

又过数日,西边突然又传来急报:“大事不好,汉王刘邦率大军数十万驻军修武,声势极盛,现与楚地只有一河之隔!”

楚霸王纳闷了:修武?……修武不是隶属殷地么?——那陈平还说什么“一战平定殷地”?想了半会,他猛然惊觉,大怒。立即差人前去捉拿陈平。

——好你个陈平,连寡人都敢欺弄,抓住之后,一定斩了你!

原来,陈平自得了五千兵马后,情知河南三地:殷地、韩地、河南地,各有守军数万,不可强攻。于是计上心头,捏造诏书一封,上面写道:“……寡人不日便要亲率精兵三十万,入关讨伐逆贼刘邦,今特以陈平为先锋大将,先入河南。各诸侯听命:如能迷途知返,既往不咎;若执意与我西楚霸王为敌,大军一到,玉石俱焚!”

诏书草拟完后,陈平仿造项羽笔迹,抄成三份,找个印模糊一盖,拿去骗人。

这就是狐假虎威了,楚霸王何时说过要挥师西进?——即便有这份心思,那也得等灭了田横之后,才有空闲。但这封伪诏确实吓人,“河南三王”之中,殷王司马卬实力最弱,又紧挨着齐、楚两国,一见诏书,便崩溃了。立即痛哭流涕地跑到陈平处,献上降书。

三条鱼,能钓上一条,也不错了。就这样,陈平一仗未打,便凯旋而归,加官进爵。但过了许多日,西楚霸王迟迟未到,汉王倒来了,殷王只得又改换门庭,重新拜服在汉王帐下。

唉,人活一世,名利而已,都不容易啊。殷王不容易,陈都尉也不容易。但楚霸王就容易吗?——好不容易盼得位“名将”,竟然还是个骗子,自然气得要立斩陈平。

侍卫们得令,连忙前去捉拿。过不多时,回报说:陈平已挂印封金,仗剑逃亡了。

——此处不可留,我陈平去也!大王亦无须发怒,您所赐之物,小的全部封存未动;至于都尉一职,您另请高明吧。

很快,逃犯陈平逃到了修武,汉王刘邦这里。

却说汉王帐下有一人,名叫魏无知,素知陈平有才。今日见陈平“亡楚归汉”,大为兴奋,立即将他引荐给汉王。汉王将其召入,略一打量:嗯,模样标致,油头粉面的,是个绣花枕头无疑。便不敢兴趣,略聊几句,就让陈平退下休息。

陈平知汉王不喜自己,眼珠一转,低声道:“大王,小的有要事禀报,切不可拖到明日哪!”

哦?莫非是紧急军情?汉王连忙令从人退下,与陈平独处议事。殊不知,这正是陈平之计:意在引起汉王兴趣,获得晋身机会——当日范雎说秦昭襄王时,也是用的这一计。果然,一番交谈后,汉王对陈平刮目相看。问陈平道:“爱卿在项羽手下,所任何职哪?”

陈平诚实回道:“数日前,刚被封作都尉。”

“好,来日便封爱卿为都尉。”

陈平闻言,忙拜谢汉王。不料,汉王又道:“据方才所言,爱卿除兵法之外,亦熟知政事?”

“恕微臣冒昧,确实如此。”

“好,那寡人再加封你为护军都尉,以节制众将。”此时,汉军势大,将领颇多,除元帅韩信外,另有部将、偏将百余。至于塞王、翟王、魏王等各路诸侯部将,更是不计其数,也皆掺杂在汉军阵中。汉王正需要这么一位全能型人才,协助他监督、管理军务。

陈王暗喜,再谢汉王。

但这还没完,汉王想想,又道:“爱卿此来,空无一物,唯有长剑在身。莫非擅长剑术?”

“微臣确曾习过,略通皮毛而已。”

“使给寡人看看。”

陈平推辞不过,舞剑当场,果真是一好剑客。其虽霸气不足,但绵长有余,显然是练家子出身。汉王笑了,等陈平收剑之后,再授他一职:参乘。

参乘,即汉王保镖,之前由樊哙担任。樊哙忠心耿耿,不假,但汉王整日对着个大老粗,难免胃口不佳。如今,得了陈参乘,文武双全,又知兵法、政务,关键还长得白白净净,可不比樊哙强多了?

如此,陈平刚到一日,便连受三职,一下子红得发紫。而那些跟随汉王出蜀的将军们,一下子眼珠子也都红了。

这也怪不得他们。他们之所以能作将军、都尉,都是靠出身入死,靠砍人头堆出来的。这位陈参乘,何许人也,就凭长得美,竟能典护全军?

众将一计议,都觉得气不过,当下达成共识:整他娘的。

很快,陈平的种种丑闻传遍各处军营,内容大致如下。

“陈平此人,好色无德,年幼居乡里时,曾与其嫂私通;又贪恋钱财,娶一无德寡妇,臭名传遍乡里。后因无人可容,投入魏王咎帐下,才过数月,便背魏归楚。项羽不知虚实,待其不薄,封之为“卿”,后又立为都尉,但此人背信弃义,竟又再叛楚而投汉。投汉之后,蒙汉王隆恩,一日三封其职,本当洗心悔改。但此人不思报效汉王,却整日忙于私受贿赂,帐中金银,累积无数……”

“够了!”汉王听下臣汇报到此处,拍案大怒道:“立即将这厮擒来!”

陈平这次没跑(也无处可去了),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举荐人魏无知。

汉王面色铁青,瞪着二人。——今日这事不说个明白,怎能干休?

二人一看,咦,可辩论?那就好办了。于是魏无知清清嗓子,先答辩。

“下臣之所以举荐陈平,并非其才德双馨,而在于此人是天下奇才,可助大王争霸天下。敢问大王,眼下局势,贤明者,奇谋者,孰轻孰重?——至于盗嫂、贪财之事,莫说陈平蒙冤;即便有,何妨大王争霸天下?”

汉王一听这话,脸色便缓过来了,又目视陈平,等他答辩。

“微臣当日之所以弃魏王,投楚王,只为宝剑藏深匣,欲得一明主而已;结果楚王徒有虚名,无识贤之能,亦不能用在下,因此又弃楚奔汉——只为大王识贤之名,传遍天下耳!至于私受贿赂,确有其事,但微臣空身来投,大王只封官,不赏金,微臣不受贿赂,如何度日?若大王信得过微臣,可继续留用,必肝脑涂地,以报大王;若大王已信不过,可收官印、贿金,立斩陈平……只可惜,大王虽得金,虽解恨,能助大王得天下者,少一人矣!”

汉王大笑,连忙起身搀起陈平,叩问其伐楚大计。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