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回:汉王率军出陈仓,章邯气泄守废丘
时年七月,汉军开始沿着子午谷大肆修复栈道,汉王出关之心,路人皆知。
消息很快被章邯探知,章邯又将此讯报到了项羽处。——亚父范增的预言,果然成真。
但他二人的焦急情绪很快就平息下来。因为不久后细作又报来新的消息:一:汉军虽倾尽全力,但栈道修复工作进展缓慢;第二,汉王出兵时,任用韩信为元帅,总督三军。
——如果汉国大元帅不是韩信,而是英布,项羽必会在第一时间奔赴关中增援;但如今,只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执戟郎而已。
一年前,楚霸王与韩元帅还是主仆,朝夕相处,因此楚霸王自恃对韩信了解无比。当然,韩信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自己也看透了西楚霸王。
由他折腾吧。项羽与章邯二人很快达成了共识,将十余万关中军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子午谷北出口,静等汉军早日修完栈道,那时便可以逸待劳,轻松获胜,且还能趁机杀入汉中,生擒汉王刘邦。
此外,关中一带,除了镇守关西,恰好堵在子午路出口处的雍王外,另有司马欣、董翳二人,一个守关东,一个守关北,三者之间形成了互援之势。这也正是项羽的高明处,既能借此压住刘邦,又能防止章邯独居关中,无形坐大。
但如此高明的布局,终究因为那八个字,而将平衡打破了。
时年八月,汉王刘邦将国中交给相国萧何镇守,以韩信为行军元帅,亲率汉军主力近十万人,经陈仓小道(又名散关道),突然出现在陈仓地界。
陈仓(今陕西宝鸡),位于关中平原最西部,再往西去,便是陇西(今属甘肃地界)。汉军趁着雍王将注意力集中在子午谷时,由此地出击,一举包围陈仓。拿下陈仓后,汉军便能在关中立足,将巴蜀、汉中的人力、资源经此渗透而出。
雍王章邯并非庸才,到这时,已知中了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当下他虽失了先机,却不慌乱,调兵遣将急去增援;同时作书三封,分别送去塞王、翟王、以及章平(章邯之弟,正镇守好畤,在废丘以北)处,让他们领兵南下,前来会合。
这无疑是个不错的对策:汉军经长途跋涉,立足未稳,加上陈仓兵力虽不多,但凭险而立,只需再坚持个几日,雍、塞、翟联军一成,汉军必败。
然而,他终究还是百密一疏,算错了一事:汉军的决心。
为了偷袭陈仓,这支汉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翻山越岭近千里,只图早日走出巴蜀。在他们身后,有一万汉军依旧整日爬在悬崖峭壁上,苦苦敲打,只为替他们吸引火力。
既然来了,怎能再被赶回去!很快,陈仓告破,汉军主力顺利入城。又过几日,章邯才姗姗来迟,与继续东进的汉军狭路相逢。
两军在陈仓以东展开激战,因韩信练兵有方,指挥若定,章邯军很快大败,被迫撤回国都废丘。到了废丘后,他唯恐汉军大举围城,施展出压箱底功夫:防守。
——当日,本王在河北时,凭借深厚的防守功力,连项羽都无可奈何,还怕你刘邦么?
果不其然,汉王率军追至废丘城下后,目睹着防守森严的城池,暴跳如雷。因这时汉军已远离汉中,深陷敌境;而在废丘以北,章邯的三路援军很快就到,不日便可对汉军形成合围。
幸好,汉王身边虽无张良,却有韩信。就在汉王无计可施时,他轻描淡写道:“既然章邯避而不战,强攻无益。不如先断其外援,剪其羽翼,此为‘一一击破’之法也。”
汉王此时已对韩信言听计从,于是从其言,撤离废丘北上。又一战,杀败了当先赶来的章平。但章平不愧为章邯亲弟,首战不利后,学其王兄一样,龟缩好畤城中,也将城防布置得滴水不漏,汉军强攻多日,也是未能攻下。
攻废丘,章邯坚守不出,攻好畤,章平坚守不出。汉王再次犯难了:身后是章邯,身前是章平,而不远处,司马欣、董翳二人的兵马,也适时赶到。——以一敌四的尴尬处境,终究是未能避免。
再看韩元帅,依旧是自信满满,说汉王道:“四路兵马虽众,除章邯一路外,其余皆不足道也。”于是撤下攻城军士,反客为主,迎战司马欣、董翳大军。不出韩信所料,那二人徒有虚名,方一交战,便大败而逃。汉军打退这二路援军后,回头再攻好畤。章平坚守多日,独木难支,只得弃城逃往陇西,召集军马声援章邯。
到这时,汉军已出陈仓近一月,期间所战必胜。但综观整体局势,主动权却仍在章邯手中。因他虽每战不利,但项羽划分的关中三郡:雍、塞、翟,以及陇西、北地两郡,总计五郡中,他所控制的,仍有四郡之多(废丘虽未失,但雍地大部已落入汉军手中)。因此他也不着急,一心死守废丘,只等汉军力竭时,便可发动反攻。
问题是,他虽不急,司马欣、董翳二人却急了。在眼见好畤已失,章邯又坚守不出的前提下,他二人心惊胆战,日夜担心汉军来攻。而汉军统帅韩信也是极其胆大,竟真把章邯当作小儿了——明明兵力处于弱势,明明身陷敌境,却偏偏敢将本就不多的兵力再分成几部:以灌婴、周勃、郦商为部将,各领兵万余,四处出击,先后攻得咸阳、细柳等地;随后,因见章邯不为所动,韩信再施一令:直接让灌婴、郦商二人提着所部兵马,杀往塞、翟二地去了。看你章邯还救不救?
章邯用兵,强于守而弱于攻,于是咬咬牙,依然还是不管。本王倒要看看看,你汉军能折腾到什么地步?
没多久,消息传来:司马欣、董翳二人,已率所部兵马,归降汉王!
——关中局势,就此彻底扭转。
细论这事,须怪不得章邯。若非当日西楚霸王将关中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按了两个软蛋在他身边,如何会被韩信整的如此狼狈?——韩信之所以敢小觑章邯,正因他摸透了司马欣、董翳二人,知是无能之辈。以雍王一人之力,与汉王、韩信相争,败是必然也。
在这之后,汉军胁持塞、翟二王,共同发兵西击陇西、北地,生擒章平;隔年,汉军已成数十万之众,围章邯于废丘。此时的“雍国”,已成了汉军浩大声势中的一座孤岛,再也无能为力了。
(历来史书中说到刘邦出蜀时,喜欢极力刻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威力,又或者,就将章邯说成无能之辈。其实,汉军出陈仓时,非但没有必胜把握,反而客居异地,兵力不及对方三分之一。汉军之所以胜,在于韩信极具自信,敢于凭借弱势兵力,反客为主。在汉军锐利的攻势下,首先压制住了章邯,然后对章平、司马欣、董翳三人各个击破。等章邯发觉形势不妙时,汉军已夺得了关中大部,再要出击,已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