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一百零五回:王翦避战拼国力,项燕大败退吴地

一年前,悍将李信率军来时,用兵套路犹如响尾蛇,悄无声息,快若闪电的直奔平舆而去,结果被项燕识破,“啪”的一招正好打在七寸上,害得李信全军覆没不说,自个都险些丧命。此回老将王翦前来,用兵套路大变,变成了非洲象。一路过去稳稳当当,速度虽不快,但每一步都是一个大脚印,直朝楚国头顶踩下。

正因为如此,那就用不着什么“将楚国一斩二段”,或是什么“围点打援”了,一步接一步的踩下去就是了。

先从北方开始踩起:六十万秦军最先到了楚国鄢城,一脚下去,攻下了;然后向南推进,很快到了郢城,守在这里的昌平君一见这架势,吓得弃城而逃,而项燕这时方才将五十万大军集齐,一时来不及增援,结果一脚下去,也攻下了。

很快,秦军声势浩大的又杀向了平舆。

五十万楚军终于及时赶到,誓死守卫第三道防线。

王翦虽是仗势欺人,但并不鲁莽。在探得楚军主力消息后,他一下令下:停止行军,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这事,六十万秦军一路上已经操练了许多回,自是驾轻就熟。很快,六十万秦军驻扎下来,连营数十里。

这事,项燕可就看不透了。

——既已杀到了我楚国腹地,为何会突然驻军不动?

——其中定然有诈!

为了保险起见,他也只得将五十万楚军驻扎了下来,与秦军在平舆一带展开对峙。只等楚军一出,便可趁势猛击,务必要杀他个落花流水。

这可就中了王翦的下怀了。

但蒙武等人尚不解其意,见两军多日对峙不战,不禁又去向王翦进言:“大将军,眼下我军连胜数场,正是士气高涨之时,何不趁此时机与楚军决战。我军装备精良,经验丰富,定能一战大胜楚军!”

王翦道:“依蒙将军看,若此时决战,我军有几成胜算。”

蒙武自信道:“至少八成。”

王翦点头道:“此时决战自是胜算极大,但并无必胜把握;而本将如此行事,乃是必胜之法——‘必胜’与‘极可能胜’,将军选择何法?”

“自然是必胜了。”

“那便是了。既然我等只需驻军在此不动,便可确保必胜,为何要主动出战?蒙将军,你可助我督令全军,任何人敢私自出战,定斩不饶!”

“遵命。”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王翦大军巍然不动。平日里,他也怕将士们闲的慌,就令他们以投石为戏,且亲自监督。又将士兵分作两等:投石远,力大者,为上等兵卒,编作一队;投石不远,力弱者,为下等兵卒,编作一队。编队完后,王翦下令杀猪宰羊,大肆犒劳上等兵卒,而下等兵卒的待遇就明显差一截。有士兵就不服了,告王翦道:“我虽手上力小,但健步如飞,一跃十数尺。”王翦于是又令将士们比赛跳跃,跳得远的,也编入上等兵卒。结果选定下来,六十万大军一半编入上等,一半编入下等。王翦暗暗记在心中,只等开战之时,好各派用场。

王翦这边气定神闲,项燕那边却坐不住了。为何?——只因楚国国力远不能和秦国相比。秦国出动六十万大军,虽也花了一番大气力,但不伤其根本,国内农夫、工匠仍各就各位,按时生产,军中一应军需毫不缺乏;而楚国自凑成了五十万大军后,国中已仅剩妇孺,田地荒芜,生产停顿,且大军长期驻扎在外,一应开销极其庞大,渐渐入不敷出。时间久了,一直深信项燕的楚王心中也急躁起来,数次催他急战。项燕多方打探,知秦军防备森严,端的是无隙可图,若分兵去抄他后路,又怕王翦趁机奋力来攻。因此彷徨无计,只得和秦军苦苦的耗下去。

耗啊耗,期间整整耗了一年。终于,项燕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不需秦军来攻,楚军便得全部饿死。于是下令全军道:“王翦必是年老怯战,久守而不敢来攻。我等可分兵一半先回国中,留一半将士继续于此地镇守。等要紧时,再召你等前来相助。”

军令一下,五十万楚军当即被分作两部:三十万楚军留下驻守,其余二十万人依照项燕军令,启程归国。该种地的种地,做工的做工。

王翦获知了此事,喜上眉梢,吩咐蒙武等将道:“时机已到,可全军出击矣。”

六十万大军平白无故的休养了一年,期间又是投石,又是跳远的,早已技痒,一听说大将军有意出战,都是迫不及待。王翦见了,颁令下去:三十万上等兵,只用作厮杀,专攻项燕主力;其余三十万下等兵,分作数支小队,全部绕开楚军主力,只用作趁势到处夺地。

王翦分配定了,一声令下,秦军突然大举杀出。此番出兵,不比以往慢慢吞吞,端的是迅如雷电,势若洪涛。项燕闻讯大惊,急欲派人去追回先前散去的楚军时,三十万精兵已杀至近前。因秦军出战前已准备妥当,又是欺楚军无备,只一番冲击,便轻易将楚军压过了一头。项燕见状,只道六十万秦军已全部投入战局,在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后,下令楚军后撤。

楚军放过平舆,往寝丘赶来。刚到时,只见数万秦军早已在攻打此处。项燕大惊,忙又率众绕过此地往寿春退去。一路过去,只见处处都是秦军旗号,数千、上万的小分队遍地都是。到这时,项燕已知中了王翦之计,自恃勇力,欲要再收拢残兵败卒去与秦军死战时,帐下将士却已丢尽了信心,一窝蜂地逃去了大半。

项燕无奈,只得率军再往寿春撤退。历经千难万险,躲过王翦主力多番追杀后,他才好不容易退至寿春城下。再环顾左右,来时的三十万大军这时已所剩无几。

寿春城中只有守军十万,如何敌得过六十万秦军?项燕不得已,只得托人禀报楚王:末将这就前去募集兵马来助,请大王努力支撑个十日,十日之后,末将必定率军归来。

——项燕这一举措,虽说有些弃大王于不顾的意思,倒也是无奈之举——若立即入城相助大王,则楚军再无获胜之理;相反,若是能及时将那二十万军士召集回来,与寿春守军里应外合,犹能反败为胜。

楚王负刍得了项燕书信,那叫一个六神无主。再看城外时,漫山遍野的秦军已大肆杀了过来,只得亲自立于城头,指挥城中十万守军竭力守城。

可惜的是,王翦此战的用兵套路,事先就已筹谋的滴水不漏:前期是慢慢行军,只求威慑楚军,不作交战;中期是突然出击,四处开花,杀得楚军方寸皆乱;末期则是合六十万大军于一处,只作攻城,务必要趁寿春空虚的良机,拿下楚国都城来。

结果,才过了三五日,正当项燕那边召集得士兵,欲要回救寿春时,几十万秦军已蜂拥入城,一举将楚王擒获!

项燕闻知此讯,欲哭无泪,当场就要拔剑自刎以报大王。幸好,这时有好消息传来:楚王之弟昌平君已趁乱逃脱,正率少量随从前来与项燕会合。等昌平君到后,二人商议:如今淮南已尽入楚军手中,再去强行争夺也是自寻死路,不如保存实力退往东南吴地,或许楚国尚有一线生机。

于是,二十余万楚军未再回寿春,而是保着昌平君与项燕二人,满心沮丧地撤去了吴地——在秦军的连番冲击下,昔日疆域近天下之半的浩瀚大国,如今也只剩下一隅之地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