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九十九回:王翦“威胜”大建功,燕王弃国保辽东

话说当日,自荆轲与秦舞阳二人去后,太子丹每日都在蓟都城内翘首盼望消息,坐立不安。过了几日,有一人匆匆而来,自报姓名,说他便是赵人盖聂。太子丹连忙仔细打量此人,只见他身形消瘦,远非秦舞阳那等壮汉可比,于是更觉得自己当日的决定正确。

盖聂一听说荆轲等人已走了三日,急得连连跺脚道:“晚了,晚了。”太子见他如此着急,不禁问他道:“何事晚了。”盖聂道:“荆轲此人虽重大义,只可惜剑术非精,他叫我来,便是为此让我相助于他。如今他一人前去,绝无成功之理。”

太子丹这才放下心来道:“先生无须惊慌,我已另差一人前去助他。此人素有勇力,又胆量惊人,必能相助他成事。”

“何人。”

“秦舞阳。年方十二时便能仗剑杀人面不改色,可谓真勇士也。”

盖聂长叹一声道:“太子觉得此人比之荆轲如何?”

“胆色或不如荆轲,但勇力更在荆轲之上,是个能力敌数十人的好汉。”

盖聂勃然变色道:“如此则万事皆休了。当日荆轲曾约我比剑,我见此人剑术平常,只用双目怒视他,他便惭惭而退。据太子所言,此人尚不如荆轲,那如何能够成事?——须知,杀人而面不改色者,车载斗量;刀斧临头依然谈笑自若者,方为真勇士也。”

太子丹大悟,欲让聂盖再去,但又为时已晚。过了数月后,果有消息传来:荆轲刺杀秦王一事失败,秦王政暴怒之下,已令大将王翦提大军三十万向燕国逼来。

这下可真是把狼给引来了。

太子丹无奈,只得尽起大军十余万前去抵挡。好在,受秦军威胁的不止燕国一处,那代王嘉好不容易躲到代地想苟延残喘个几年,现在也没法子休养民力了,只得尽起残兵败卒向燕国西南边境靠拢,与燕国携手抵挡秦军。

当月,秦、燕、代三国大军对峙于易水。

数月前,也是在这条河边,太子丹率领文武百官,一身白衣丧服送别荆轲。今日,则是太子丹亲自挂帅,带领燕、代二国大军二十余万与秦军决战。

——来吧王翦,本太子虽是一时失计,但绝不会屈服!

王翦所部的三十万大军,乃是横扫赵国的精锐部队。此次他前来时,本以为燕国软弱,必会望风而遁。谁料,刚进军到易水西岸时,对岸数十万大军已旌旗飘展的在等待着他们。

嗯,燕军这是要拼死一搏,倒不可不防。王翦用兵素来谨慎,见了对岸联军的阵势后,下令全军扎营,不可冒昧强渡易水。

却说王翦帐下有两员大将,一人名叫王贲,乃是王翦之子,随他从军多年也早已锻炼成了一名猛将;另一人名叫李信,也是有勇有谋。他二人见大将军开至前线了突然下令驻军不动,连忙前去主将大营中进谏:说那两军都是残兵败将,不值得一提,只需趁此猛力冲击,必可大胜。

王翦听后笑道:“二位小将军勇则勇矣,只可惜也忒性急了些。眼下燕、代二军刚刚汇集,正是相互劝勉,士气高昂之时。这时进兵,若让那二军趁机半渡而击,则我军必败。”

“那父亲的意思是?”王贲忙问道。

“你也在朝中多时,岂不闻尉缭有言,取胜有三法:‘威胜、道胜、力胜’?眼下时机,恰好可用‘威胜’一法胜之。”

“谨听大将军号令!”王贲与李信已知王翦是成竹在胸,一齐大喜。

过了几日,易水东岸的太子丹与代王嘉突然见秦军大肆调动,大量的军队撤离西岸阵地向北赶去。见了此情景,太子丹倒是不以为意,代王嘉却是慌了:“不好,王翦老儿必是趁我国中空虚,大遣兵马前去袭击代地了。若果真如此,还望太子殿下顾念同盟之谊,立即随我前去相救。”

“大王放心,王翦此行的本意是攻灭燕国,必不会攻代。”太子丹见代王坐立不安,连忙上前安慰道。

代王嘉心道:你不急是因为王翦未曾前来攻你,若是这时大举发兵杀往你燕都,看你还急不急?于是打定主意撤军回救。太子丹再三劝说,无奈代王心意已决,于是也只得答应随他前去——燕、代两军本就战力不强,若再一分为二,则必被秦军轻易的各个击破。

二人于岸边往对岸远眺,只见来时的三十万秦军旗号已去了大半。营寨虽未撤下,但大多数营寨内都是毫无动静。于是二人商议下来:由燕军组织木筏、渡船,代军负责担当先锋。渡河时,代军在前,燕军在后,互相策应,只要一举能攻下秦军大寨,则王翦主力必然回救。到了那时,二国联军便可以逸待劳,大破秦军,更可乘胜南下收复赵国失地。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于是二人商议定了,犒赏全军,激励将士。又安排探哨时刻监视住对方动静,趁其无备时,便好突然发动进攻。

这一切,秦军那边懵懂不知,依然是一片静悄悄的景象。那二人越想越喜,等渡船集齐后,立即下令所有军队投入进攻。

随着主帅太子丹一声令下,只见易水东岸无数的将士一齐出动,将事先扎好的木筏等物拖入水中,开始强渡易水。代王嘉亲自立于东岸,目送大军浩浩荡荡地渡过河去,而秦军那边虽有军士闻讯来挡,却是稀稀拉拉远不及自己大军的规模,心中不免乐开了花。

几个时辰之后,代军已完全过河,而燕军也已过去了大半,争相往秦军大营中杀入。留守此地的数万秦军见对方势大,都已被吓得弃寨而逃,太子丹那边见了,连忙催促剩余的燕军加快速度过河,好去追赶败兵。

就在这时,突见远方数十万秦军大声呐喊,纷纷杀来。燕、代两军大惊,连忙收拢阵型,欲要凭借营寨抵挡,却碍于立足未稳,哪里还来得及。只见秦军蜂拥而来,王翦居中亲押大军,李信、王贲二马争先,手下皆是精兵强将,很快便杀得联军弃寨而逃。太子丹与代王嘉二人这时方知王翦大军一直未曾走远,之前连续向北调军也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就是要逼得他二人顾忌秦军势大,代地难保,冒险渡河进攻。如今,已是彻底堕入了王翦计中矣。

一阵大战后,燕、代联军大势已去。太子丹慌忙收拢败军先行撤往蓟都,而代王嘉眼看来时的数万大军已被杀得几近全灭,更是欲哭无泪,也只得率领所剩无几的随从们追随太子丹去了。

就此,秦军成功夺下了易水防线,又乘胜追击,一路畅通无阻地杀向蓟都而去。燕王喜又惊又悔,与太子、代王二人商议道:秦军如此凶猛,燕都已必不能保。与其作无谓抵挡,不如提前将仅存的军队撤往辽东。太子眼中含泪,咬牙答应。代王嘉顾念家国,不愿相随,径自率少量军队绕小道撤回代国去了。

数日后,王翦大军轻易攻下燕国蓟都,向秦王送上了攻灭燕国的捷报。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国都城。燕国已名存实亡。

第一百回:高渐离舍生取义,秦王政大派二军

王翦大军攻下蓟都时,燕王和太子二人方才心惊肉跳的躲到了辽东。这时再看燕国地盘,已丧失近半,二三十万主力军更是所剩无几。燕王喜又苦又愁,日夜担心王翦大军再来攻辽东。

好在,辽东一带地形复杂,气候险恶,或许还能再保个燕国数年寿命吧。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