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十数日,渭水东岸已只剩下了赵军一路兵马。庞煖是明白人,知大势已去,不禁大呼可惜。但事已至此,单凭赵军一己之力绝不能战胜秦军,他也只好拔寨而起,尾随各国军队越撤越远。
不久前还气势汹汹的五国大军,就这样争先恐后地撤离了关中平原——最后一次合纵伐秦,戏剧性地收场了。
第九十二回:秦王政雍城平叛,吕不韦饮鸠自尽。
庞煖虽无奈撤军,但毕竟心中愤恨不已。于是他在率军撤出秦国本土后,掉头向东,去把那从不肯加入合纵的齐国给痛打了一顿,夺了些地,扳回了些颜面,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但这事对战国晚期的整体局势无多大影响,在下提一提,只为表一下老将庞煖功亏一篑,不得不撤军时心中的无奈与沧桑。
攻打完齐国后,庞煖回到国内,不久去世。
秦国震惊了!——原来函谷关不是不可突破的,这次五国联军既能从蒲阪绕道,为什么下次不能从别处绕道?不行,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彻底打倒那六国,否则,一旦再来次五国大军兵临渭水,未必还能再吓得住他们。
这是吕不韦的想法,也是秦国众将的想法。那秦王呢——咳,吕不韦发话了:小孩子而已,我等作主,不用问他。
公元前240年,时年秦王政二十岁。
吕不韦并非大言不惭,按规矩的话,此时的嬴政还需以“仲父”之礼称之(自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后,后代的君主往往以此称呼极为尊重的重臣)。加上其尚未进行“加冠”之礼,因而未可亲政,大权仍在吕不韦手中。
按古人的规矩,二十岁就该进行“加冠”之礼了,但为何嬴政这时尚未进行该仪式?——吕不韦说了,这事不忙,且容“仲父”我再为你折腾个两年吧。
结果,只因吕不韦霸着政权不肯罢手,拖啊拖,拖出大事来了。
话说嬴政刚继位时,尚自年幼,因而吕不韦仗着身为“仲父”,出入宫廷自由的便利,与太后有染。再往后,到秦王政年纪渐长时,吕不韦因忙着修书、打仗,渐渐对太后失去了兴趣,于是另赠一人给太后,名叫嫪毐。这嫪毐本是一正常男人,为了入宫侍奉太后,特意拔去胡须等物,扮作宦官。
初时,吕不韦只道嫪毐是一奴才,无多大用处,因而处处替他维护。久而久之,突然发现大事不妙:此人仗着太后宠爱,竟然敢谋求封地,又大量蓄养亡命之徒,渐渐暴露出极大的野心!吕不韦见了心中恐惧,知道此人贪权之心更远胜于自己,于是赶紧旁敲侧击,希望嫪毐适合而止,否则,一旦闯下大祸,那可是会将大火引到自己身上的。
晚了!这时的嫪毐,已经是堪称与吕相国并驾齐驱的一大势力——若称吕不韦为“相权代表”,那嫪毐则是“后权代表”(别的外戚,至多是太后的兄弟罢了,还是嫪毐的身份最牛)。他见吕不韦烦得很,竟然拉上太后,以咸阳后宫风水不好为借口,搬去了秦国原先的都城雍城去住。对此,吕不韦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这事就是他吕不韦惹出来的,总不能自己去小秦王处自首吧。
——罢了,希望他能好自为之吧,本相还须为军国大计操劳,管不了这许多了。吕不韦望着太后车驾远去,无奈叹息道。
吕不韦忙,嫪毐也很忙——自他到了雍都后,除了逢迎太后外,整日忙着整饬甲士,忙着谋反。
这就过分了!人家吕不韦虽然也爱权,但忙进忙出,大体上都在帮秦国办事,偶尔养养门客,修修书也算正经行当。此嫪毐只凭一太后,便想翻云覆雨,遮手为天?简直可笑!——别人不说,太后她岂能同意?
“太后,据外边传闻,我二人之事已被大王知晓……为今之计,你我若想全命,唯有得两样事物……如太后惧怕,可立即杀死嫪毐出首,大王定会念在母子一场,不会追究。”
面对嫪毐的哀求,太后二话不说,为他取来了两样东西:秦王玺印,以及太后玺印。
——因为她已经为嫪毐生了两个孩子,动了真感情了。
嫪毐拿着两块玺印,笑了。
公元前238年,在秦国旧都雍城的蕲年宫内,正隆重地举行一桩盛事:秦王加冠。
——加冠之后,嬴政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国之君。
正当众君臣庄严立于大堂,有条不紊的实行相关仪式时,突然,外面喊杀声大起。只见嫪毐手持旨意,大踏步进来,说奉太后旨意,捉拿假王嬴政以及吕不韦二人。吕不韦没料到嫪毐动手如此之快,胆子如此之大,且又有圣旨在手,一时惊慌失措。
秦王政回过头来,责问他道:“贼臣嫪毐,你可知这是谋逆之罪!”
“本侯现有圣旨在手,秦国谁人敢不听令!”
听了这话,大臣们面面相觑,正六神无主时。却听外边一支救兵速速赶来,正与嫪毐手下厮杀,嫪毐听了,脸色大变,再看秦王政,神情淡定如常。心下暗叫一声不好,连忙赶往宫门处去看。原来,却是两位楚人,一人名作昌平君,一人名作昌文君,率精锐甲士三千特来救驾。那嫪毐虽矫诏文书,召集了些乌合之众,但哪能是训练有素的王宫卫士的对手。不一会儿,嫪毐军大势已去。
却说那两队人马在蕲年宫外拼杀时,秦王政下令紧闭宫门,加冠之礼如常进行。行礼毕了,秦王叫上王翦,吩咐道:“昔日吕相国有言在先,将军有勇有谋,是难得的将才。今日嫪毐兴兵作乱,被寡人事先识破,兵败后必会逃奔他处,将军可提军一支前去追杀,务必要拿得此人。”
王翦连忙拜服领命。等秦王下令大开宫门时,嫪毐已弃阵而逃,不知往何处去了。众平叛将士一见大王出现,齐声高呼万岁。秦王当众颁下口谕:昌平君、昌文君二人救驾有功,连同三千卫士一并有赏。又派人传檄四方道:“速速配合捉拿反贼嫪毐,生擒此人者,上赏;得首级者,也亦有赏。”
秦王分派定了,只留三千甲士护驾,王翦等人赶去咸阳一带军营更发兵马。且说那嫪毐先前见作战不利,快马赶去咸阳,利用诏书召集亲信里应外合。有许多秦国官吏受他诳骗,见了诏书后竟果真率领门客、佣仆前去投奔,正当嫪毐庆幸又集得了数千人马时,王翦亲率大军已到,就于咸阳城下展开厮杀,量那嫪毐用兵怎敌得过大将王翦?不过半个时辰,王翦大军已将作乱一党杀散,且擒过了嫪毐,送至秦王处,听候处置。
秦王政大喜,径带贴身卫士赶往太后行宫。太后措不及防,等秦王到时,两个婴儿尚未来得及躲藏。秦王见了,冷笑一声,一手一个,当场掷死。又传令宦官首领,立即将太后赶往冷宫,终身不得相见。
不过大半日,嫪毐之乱已经平定。
这时,吕不韦等人才完全反应过来:好一个嬴政,事先已知嫪毐有谋反之意,却隐忍不发。等到嫪毐真的领兵杀到时,伏兵才突然尽出。那昌平君、昌文君二人都是楚人,可见大王早已对我等也按下了戒心,宁用楚人平叛,也不愿相信本国老臣——至于王翦等人,自是也早已有备,而这一切竟然都瞒过了老夫,厉害,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