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唉,亡国之祸就在眼前,即便大王不肯原谅,多出一份力也是好的。

赵王知他门客三千,交友遍及天下,当即答允道:“即日起,守城一事,全凭廉将军;援兵一事,就靠王叔您了。”

平原君得令,立即赶回府中收拾行囊,准备游说他国。又欲从三千门客中挑选有能者二十人,作为随从。选来选去,只得十九人,其余的一眼望去,都是庸碌之辈。他急于出行,于是不再挑选,带着这十九人匆匆而出。刚要出府,一人拦于马前,自荐说要随平原君一同前去。平原君道:“此行任务艰巨,关系重大,非有能者,即便带得再多,也是无用。”那人道:“在下便是大有能耐者,因蒙相国多年礼遇,无以为报。特请随相国一同前去,或有可报恩处。”平原君细看那人,相貌平凡,又无勇力,绝非大贤,连其姓名都不晓得,于是问他姓名。那人答道:“在下毛遂,实有惊天动地之才,寄身相国门下已有三年。”那十九人听后大笑,平原君也笑道:“若果真是大贤,譬如尖锥置于袋中,其形立现。怎会在我门下三年,连您的姓名都不晓得?”于是不顾毛遂,与那十九人策马便行。毛遂赶上拦住,强留道:“若相国能将毛遂放入袋中,何止是其形立现?必挣破其袋,脱颖而出!”平原君感动于其言语,遂带上毛遂,急赶往他国去了。

第八十回:毛遂按剑说楚王,廉颇出兵胜王陵

平原君一行,先至韩、魏。其中韩国在上党之争中也是大败特败,又恼恨赵国私下受冯亭之降,无论如何不愿发兵。平原君见多说无用,又去魏国找信陵君。

信陵君之妻,乃是平原君之姐也,又因他本就主张竭力抗秦,因此肯卖力相助。魏安釐王被这两位公子说动,于是答应以晋鄙为将,起兵十万救赵。

平原君见魏王同意出兵相助,答谢过了。又心道:楚国乃是大国,疆域辽阔,兵精粮足,若能再说服楚国出兵相助,赵国有望矣。于是辞别魏王后,忙又率随从二十人南下向楚国赶去。

楚国相国是春申君,也是四公子之一,和平原君素有交情。见平原君来求救,也肯相助。但楚考烈王非雄才大略之主,他眼见这些年秦国前来侵伐得少了,遂一心与秦国交好,不敢违了秦国之意。结果,那边平原君满腔热忱,怎奈楚王支支吾吾,两人从早商量到晚上,也未能说动楚国出兵。

毛遂于堂下见了,大怒,拔剑而起,径上前去。惊得楚王大声喝道:“这是何人,还不速速退下!”

平原君也是大惊,一边赶紧示意毛遂退下,一边忙向楚王赔罪道:“此人乃赵胜门客,惊动了大王,还请恕罪。”

楚王知此人是下人,便道:“寡人正与你家主人说话,干你何事?”

毛遂不但不退,反倒又上前几步,走近楚王身侧,大声道:“我何人也,毛遂是也。大王何人也,楚王是也。若在十步之外,大王有强兵百万,区区一毛遂何足道哉;但十步之内,大王之命已在毛遂手中!”

楚王一听这话,魂不附体,忙看平原君。谁料平原君这时也是目瞪口呆,不发一言,只得再满脸怒气的去看毛遂。

毛遂又道:“大王轻视区区一毛遂,自是应该,因为楚国兵强马壮,今日不杀我,明日也可杀我。但大王何不敢轻视白起耶!其水淹鄢城,火烧夷陵,夺占郢都,乃是个杀人无情的竖子耳。若大王能将杀毛遂之心移加到秦人身上,何愁旧仇不可报,郢都不可得?我家主人来请救兵,非但只为赵国,也同样是为了楚国。若赵、楚不合纵,如何胜秦?不胜秦,如何报仇?不报仇,大王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耶?”

楚王大愧,敛容答道:“谨受先生赐教,寡人愿出兵相助。”

毛遂见状,大声对堂下喝道:“拿血来,请大王与我等歃血为盟!”

不多时,有楚国臣子将鸡鸭之血呈上,毛遂接过,当场请楚王与平原君定下盟约。楚王慨然答允,又授兵权与春申君,让他提兵十万,北上救赵。

出了陈都(此时的楚国都城),平原君连忙下马,庄重对毛遂行礼道:“先生,赵胜鼠目寸光,不识大贤,还望恕罪。今日起,赵胜不敢再以有识人之明自居矣。”

毛遂不卑不亢,还礼道:“此是小事,不足一提,能报相国昔日之恩,毛遂心愿已了。”又视那十九人,叹道:“名闻天下者,未必不是碌碌之辈也。”

我写这文,并非拾人牙慧,好胜要强。只因我读《三国演义》三十余遍,倒背如流后,心想:不对,此书虽是精彩,但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这样。于是,我就有了将历史探个究竟的想法,然后,一直写一直写,几乎放弃了工作。每天每夜,脑海里都是一幕幕的资料翻过,唉,写到这时候,也写了有将近一年了,之前开头时,写了删,删了写,最后才定稿,风格最终还是类似于《三国演义》。我是满腔热忱,还希望朋友们赏脸光顾,不求大红,但求有读者欣赏,写出我满腔抱负,就足够了。

平原君求得两国援兵,心中方定,于是率毛遂一行回国复命。而这时,赵国境内已是喊杀声连天,王陵大军已出了武安,杀到了邯郸城下。

城里城外,秦军十万,赵军也是十万。但秦军多是精锐,粮草军需一应俱足,而赵军,则大多是临时凑齐的乌合之众,战力有限。两军初一交锋,秦军攻势锐利,杀得赵军血流成河。廉颇亲自持剑日日夜夜在城头督战,总算打退了秦军的连番进攻。

他之前已败在王龁手上一次,知道秦军的厉害。如今赵军精锐又都没了,不用奇计,绝打不退赵军,于是,他在督令众军严密守城的同时,已经在思索克敌之计。

在抵挡住秦军多日的猛烈攻势后,他已寻到了获胜的办法。一日夜晚,他挑选了一万壮士,赐他们于酒食,又大谈长平之战时赵军的惨状,激得这帮壮士们热泪纵横,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城杀敌。廉颇道:“秦军装备精良,若是正面与他们厮杀,必不能胜,唯有偷袭之计可行。”壮士们连忙聚拢过来听取计策。

廉颇于是道:“若这时我军大开城门,喊杀震天地杀出,秦军必然惊觉。依我老人家来看,唯有大伙悄悄的用长绳从城墙上缒下,然后静静地潜入秦军营内,一边四处放火,一边突然杀出,方能大破秦军。”

众人听后,都说是好计。于是廉颇部署停当,当夜一万赵军敢死之士如约悄悄杀出。秦军主将王陵连日来见赵军伤亡甚重,没料想这时赵军还会敢来,因此准备不当。等到赵军放起火来时,秦军大乱,只当赵军已从四面杀来。廉颇闻讯,亲起主力接应,一番猛力冲击,当场诛杀秦军将官五人。王陵四下收拢败兵,退到百里外驻扎,又连忙派快马直奔咸阳去请救兵。

先前秦王也知道王陵非白起可比。但他以为秦军精锐,而赵国又国内空虚,只期望秦军能一鼓荡平邯郸。不想才大战了数十日,败报就已传来,连忙派人去探视白起。白起这时已大病痊愈,听说秦王要请他出兵,不禁冷笑道:“前时不取,今日悔之?晚矣。”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