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求援。

此时,赵军所有能战的将士几乎都已被秦军围住了,那还有谁能前去救援?

——冯亭。

韩军十万,由冯亭率领,此时仍坚守在东壁垒最南端的大粮山一带。赵括之前之所以不用韩军,只因为韩军战力太弱,又无多少骑兵,因此将镇守粮草的任务交给了他。眼下,也不管韩军战力行不行了,都给我上!

冯亭得令后,果然亲率韩军前去相助。刚下了大粮山,就与白起军相遇。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冯亭二话不说,带着属下上前就打。只可惜,冯亭虽有血性,但韩军的战力实在太弱——对白起来说,都懒得与之争斗。

连续几年内,白起曾多次与韩军交战,深知该军战力不佳,因而事先虽知冯亭等人驻扎在大粮山上,一直未筹划相应对策。今见韩军来了,冷笑一声,同时出兵二路,前去迎战。一路人马,人数为一万人,全是步兵,径自去争夺大粮山,断韩军退路;一路人马,为战车两千乘,前去迎敌——仗打到这时,骑兵、步兵、弓弩手都已派上了用场,将赵军团团围定,唯独剩下数千战车,于狭隘处行动不便,因此无用处,刚好拿来对付韩军。却说韩王山和大粮山之间有条通道,直通故关,之前被赵军严密把守,如今赵军都走了,恰好让韩军由此杀出。白起两千战车一上,攻守俱佳,顿时将十万韩军逼得连连后退,又将其顶回了通道内。冯亭再往左右看时,这边韩王山,那边大粮山,都已被秦军获得,自己竟落得了和赵括一样的处境。

之前的秦军,是凭借地利优势,用五十万大军围住了五十万大军;而如今的秦军,则是利用白起的智谋和自信,用五十万大军围住了六十万大军。

围困赵军的防线已详述得够清楚,这时再解释下围困韩军的四道防线:韩军北面,由驻守韩王山的十万人把守;韩军西面,有二千战车,作战人数约合万人负责把守;韩军南面,有抢占大粮山的一万军士把守;韩军东面,由之前夺得故关的上万骑兵负责把守。细看这防线,几处人数都不多,但都是精锐,且恰好能利用韩王山上的十万秦军威慑住冯亭所部。而且,同样是围敌,赵、韩两军的待遇却又不相同。围赵军时,属于四面撒网,只求将赵军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并不过分紧逼;围韩军时,白起欺该军又少又弱,则下令道:韩军若攻一处,其余三面共击之!

——谁说以少不能围多?

第七十八回:破重围赵括身死,趁无备白起杀降

消息传到咸阳,当秦昭襄王得知白起已将赵、韩二军近六十万人团团围住的消息时,拍案叫绝:“自古用兵,未曾有以少围多者也!”

他大喜过后,又慎重思虑道:白起虽擅长以奇制胜,但此举亦有风险。一旦有他国见赵国垂危,起兵来救,长平一带的秦军未必还能当之。于是,秦王下令道:“征集全国十五岁以上者,由寡人亲自率领,奔赴长平支援白将军!”

一支约有五十万人的浩瀚大军,很快被组建起来,在秦王的带领下,向东出伊阙,再从河间之地北上,兴师动众地开赴长平而去。秦王亲自送大军出了河间,方才放心回了咸阳——有这等兵力在手,无论有何变故,都必然难不倒白起将军了。

当然,秦王也知道,这支军队的人数虽多,却都是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战力肯定不佳。但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秦军决战时无需担心身后。试问,只要山东各国一听说秦国已有百万雄狮齐聚于长平一带,又由白起亲自指挥,谁还敢去救?

转眼间,赵军已被围困了有月余。到这时,近五十万大军早已断粮,开始宰杀马匹充饥,个别体弱者,甚至在期间被饿死。赵括见秦军围困数重,又不来攻,彷徨无计。这等局面下,他终于体谅到了父亲赵奢的一片苦心——为将者,一军性命皆系于其手,纵是夙兴夜寐,兢兢业业都唯恐不足。更何况恃才放旷,自以为天下无敌之辈乎?

唉,此次若能侥幸脱困,再也不敢自矜了,只是,如何才能冲出重围?

他见自己的兵法已然无用,只得冥思苦想昔日父亲的用兵之法。想了多日,隐约琢磨出父亲生前的一句名言:“若计谋无用时,惟凭勇略。将勇者,胜!”

他计议定了,召集全军将士,当众赔罪道:“此战,五十万大军随我轻入险地,数战不利,以至被围于此地有四十多日,饿死者过万,赵括已知罪矣。但若要脱困,唯有赖众将士一起死战。这几日,我见秦军四处防线中,唯南方无高山险阻,可突围出去。赵括愿自领一军在先,众人可随我之后,向此方向奋力突围。若能相助众人脱困,赵括便是一死,也心甘情愿!”

听了这话,许多对赵括不满的将士也不禁为他打动,纷纷围拢到他身边,泣不成声地说愿随大将军担当先锋。赵括点算全军,来时的十多万骑兵,这时因已将战马宰杀得所剩无几,只凑齐到骑兵数千人,于是部署下去:由这数千骑兵当先开路,其余将士尾随其后,一起向南突围。

赵括与众将士商议好后,率先绰枪上马,头戴金盔,身着银甲。又选数名猛士,高树起“赵”字帅旗,紧随身后,吩咐众军道:“众军只顾一心向南,帅旗所在处,便是我赵括。”

言罢,赵括长枪一指,大军发一声喊,如惊雷一般,四十多万人瞬间一齐向南杀出。外围的秦军只道赵军已黔驴技穷,如羔羊一般只等宰杀,没想到这时会突然间迸发出洪峰之势,仓促之间措不及防,纷纷后撤。赵军骑兵素来勇猛无匹,这时虽只存下数千人,但因感动于赵括之言,都有与秦军同归于尽之心。因而,赵军先锋所到之处,猛不可当,轻易冲垮了秦军南部第一道防线。

白起这时正坐镇于秦军最南部,听闻这事,忙登上营垒最高处去看。放眼看出,不禁倒吸了口冷气,只见数千骑兵一路冲杀而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而该部队身后,几十万大军黑压压的紧随而来,气势如潮,有如黄河奔腾之势。他连忙督令下去:“本部所有将士听令,全部出营,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将赵军挡住!”

大队秦军得令,连忙上前支援。因这时白起营内,营外有大军五六十万人——其中大半都是秦王派来的援兵,阵容极盛。白起见这支军队去了,心中略定,又忙派人去传令东、西、北各处秦军,一齐冲下关来,从身后猛击赵军。而这时,赵括等人早已杀红了眼,管你十万还是二十万,或者五十万,只知一往无前,不顾身后,继续向南猛冲过来。

两军大战了数个时辰,秦军南部防线一时间人数聚集得虽多,但毕竟大多是临时召集得乌合之众,竟然惨遭崩溃。大量的秦兵抵不住赵军的冲击,纷纷败退至白起营中。白起连杀数人,都止不住溃败之势,这等局势下,一直镇定自若的白起心中也不禁有一丝恐惧闪过。再看大队赵军时,已将至近前,当先一人,其情状如癫如狂,正持枪四处冲杀,一身银甲,早已被鲜血染透。正是赵军主将赵括。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