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赵王得讯大怒,终于拍板道:“换将。”

一代名将(有名的名):赵括,终于闪亮登场。

因为该流言不但污蔑廉颇,还力捧赵括:秦人所惧者,惟马服君赵奢也,此人虽已过世,但其子赵括谋略更胜乃父,若用赵括,赵军必胜。

第七十三回:赵括应诏担大任,赵母入宫谏大王

之前说过,赵国与秦国多次交兵,每战必用廉颇,廉颇每战必守。好不容易主动出击大胜了一次,还是马服君赵奢指挥的,跟廉颇没半分关系。

有道是:将门虎子,既然赵奢如此厉害,其子谋略又更胜乃父,那就是他了。

鉴于此战直接决定赵国命运,在正式用赵括替代廉颇之前,赵王为保险起见,还是做了两件事。

第一:考问赵括。赵王是明白人:这事不能只听流言乱吹,还得试一试这赵括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于是,赵王集齐群臣,又将赵括传召入宫,当众考问其兵法学识。一测下来,赵括果真是难得的人才,只见其将诸类兵法背得滚瓜烂熟,无一不通。赵王见状大喜,又问他道:“此次秦军势大,若让小将军去,可有必胜把握?”

赵括自信道:“纵是白起亲自来犯,赵括也能有五成胜算;至于区区王龁,诚不足道也。”

第一关轻松通过。

第二:询问群臣。赵王是满意了,但还得问问众臣子的意见。于是他先问老臣蔺相如(此时蔺相如因年事已高,已辞去相位,但仍偶尔参与朝政)道:“老相国,您看此人如何?”

哪知蔺相如这时却先泼了一盆凉水:“此人看似熟知兵法,其实无用。”

“为何无用?”

“精于理论,却不知变通。”

赵王听后,心想:自那日廉颇向你负荆请罪以来,你与廉颇已是刎颈之交,谁不晓得?这番话语,定是为袒护廉颇,不听也罢。

又问平原君道:“相国觉得此人如何?”

平原君当日和赵奢交情极好,又见赵括确实有才,当场赞道:“不愧为将门之子,实有大将之才。”

见当今相国夸赞此人,众多追随者连忙附和。赵王见了,遂下令道:“寡人决心已定,拜赵括为大将军,五日后启程赶赴长平替代廉颇。”

第二关也顺利通过。

这两关一过,赵括的“名将之路”再无阻碍。是啊,非但赵王觉得满意,众多大臣也都觉得满意,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话说四日已过,正当赵王要目送着盖世名将赵括领军出征时,赵括之母却托人送了一封书信到了赵王这,说有要事觐见大王。俗话说的好:“知子者,莫如父”。其父虽死,其母尚存。赵王决定见一见这位老人家。

赵王事先将赵括传召来,然后二人静等赵括母亲入宫谢恩。谁想到,赵母一入宫中,见了垂首伺立在赵王身旁的赵括后,大怒,责问他道:“孺子,可还记得你父亲临终遗言么?”

赵王奇怪道:“是何遗言?”

“终此一生,不可为将。”

“母亲……”赵括连忙抬头,哀求其母。

这时,赵王插话道:“贤家母,国难当前,这等通俗之礼,不谈也罢。”

赵括母亲连忙上前,向赵王行礼道:“非贱妾舍不得犬子,只因赵括确非能担当大任之人。他这一去,自个身死不打紧,只怕会因此害了万千无辜将士的性命……”

“哦?愿闻其详。”

“其先父在世时,一有军令,当夜即入住军营,不暇顾家。大王每每有赏赐下来,他自己分毫不动,全部分发于将士手中。因而,才能每战必胜,将士信服。这小子自打得了大王委任后,骄奢自满,目中无人,每当有宾客来时,傲然端坐于上首,毫无半分谦让;此外,他又将大王赏赐的金帛四处购买田宅,余下的私藏于府中,更无半分与将士同甘共苦之心。这种人,大王,您说可用为大将吗?”

赵王听后不以为然道:“贤家母此言过了。贪爱财富乃是人之常情,并非坏事。赵将军,等你大功建成时,别有重赏!”

赵母见说不动赵王,又道:“当日,其先父和赵括为战阵之事常有争论。每当提到两军恶战时,其父神情恻然,知杀戮必重,言语极为慎重;而犬子却兴高采烈,只道攻战之事极为容易——这样杀敌一千,那样杀敌一万,天下无人能胜于他。其父当时就说了,须知一山还有一山高,目中无人者,必遭大挫。”

哪知赵王听后,仍是不以为然:“一人若无雄心壮志,怎能为将?何况这也正说明小将军乃是初生牛犊,勇气可嘉,锤炼一番后,自然通晓其中道理了。”

赵母还想再劝,赵王不耐烦道:“罢了,寡人旨意既下,那就不可更改。贤家母,前方战事吃紧,还是让赵将军尽快启程吧。”

赵母无奈,只得叹息道:“既然大王心意已决,贱妾另恳求一事。”

“但说无妨。”

“若赵括不幸战败,请大王饶恕臣妾一家连坐之罪。”

赵王脸色一沉:还没打呢,就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不过,他为了尽快说服赵母,还是答应道:“准了!”

赵母说完这话,径自谢了王命,告辞出宫。而赵括也立即动身,赶往长平替换廉颇去了。

长平前线,东壁垒。

廉颇已在此地镇守了两年有余,期间两军对持,一直相安无事。这日突见赵国有十数万大军从西北驰援而来,正惊喜时,又见一小将军抢先大军一步来到,神情倨傲,无礼至极,欲待发怒时,却见了赵王更换主将的旨意。廉颇验核兵符无误,只得暗叹一声,黯然离了前线回邯郸复命。自此,赵括顺利当上了长平前线的赵军总指挥。

他上任后,立即大刀阔斧,将廉颇在时定下的一系列防守策略统统废除,并重新制定出了一套以进攻为主的新策略。许多将士敬重廉颇,见赵括此举轻率,一时间议论纷纷,军心浮动。

赵括见有人不服,毫不慌张,发布了第二道命令:将廉颇委任的大小将官统统罢免,重新挑选他人担任各分部将官,同时严格约束众人道:“再有擅议军事,扰乱军心者,杀无赦!”

这样一来,议论声终于渐渐平息。但有数名副将,因跟随廉颇征战多年,仗着资格高、辈分大,仍然追住了赵括不放:“赵将军,您的军令我等不服,还望您三思,收回前令。”

赵括冷笑道:“你等从军多年,须知有‘将无威不立’一说。本将军令既下,岂能变更?倒是你等,竟敢公然违抗将令,视主将之威如无物,廉颇用你等为副将,可知为何每战必败了……来人,速速将这几人拿下,斩首示众,以明军纪!”

那几人一听这话,恼怒异常,当场拔出腰中宝剑。正当赵括要惊呼时,这几人一齐剑抹脖子,自刎了。

啧,倒是省得本将动手。赵括平白无故吃了这一惊,出战之心依然坚决。他下令众军道:“秦军若是再来挑战,本将军令一下,你等务必出战!”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