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赵奢一分析,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下令:众军士立即弃寨而出,赶往北山,务必要抢在秦军之前到达山顶。

秦军那边,胡将军等了好几日终于见到赵军肯出来了,连忙率军前去挑战。他带兵深入他国境内,最盼望的就是能一战击溃敌军的主力,那样,随后秦军必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也是白起最擅长的用兵套路:尽量避开攻坚,吸引敌军主力进行野外交战,从而一战定乾坤。

熟料,赵军出是出了大营,偏偏不往秦军方向过来,而是急急地往北赶去。胡伤见状不肯放过,也连忙率军随后跟着。因赵军先到一步,爬到半山腰时,十万秦军才赶到山下;再等赵军爬到山顶时,秦军刚好到了半山腰。赵奢见计策得逞,当即按许历所说,亲率五万精骑疾风骤雨般的向秦军冲去!

赵军骑兵本就战力不弱,又是居高临下,威力更增数倍,果然只一番冲击就将十万秦军打得七零八落。胡伤见状不敢再去争抢山头,只得率领败兵掉头向山脚下撤去。

赵军挟着兵威,随后跟来,于山脚下又一次大破秦军。胡伤叫苦连天,不敢再战,只得放弃了阏与,径自率败军撤回秦国去了。

至此,阏与之战,赵军终于大胜。这是自秦昭襄王继位以来,东方六国首次在正面交锋中大胜秦国。赵奢回到邯郸后,当即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以嘉奖其大胜秦军的战功。另外,又封他作上卿,和廉颇、蔺相如二人平级,可见赵王对这一仗大胜有多喜悦了。

大破秦军自然是可喜的,最可喜的是这一仗打完后,韩、魏二国心思浮动,也不再畏惧秦军如虎了——危若累卵的三晋,形势一下子有了极大的转机。

秦国刚吃了败仗,对这一局面也毫无办法。想要再次南下伐楚吧,又怕三晋联合起来断秦军后路——这时秦军声势大坠,已和阏与之战前不能相比。

就在秦王左右为难时,有一人及时的出现,替他指明了一条出路。

第六十八回:使齐遭诬死范雎,寻机奔秦生张禄

此前,魏国的国君已经介绍过,名叫魏安釐王。他的王弟非常有才干,名叫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因魏国接连兵败,早已是奄奄一息,魏王若肯将魏国国政托付给其弟打理,或许魏国还有一些生机。可是,历史偏偏不愿给魏国最后一次机会——当时主理魏国国政的,名叫魏齐,很可惜,他是个草包。

草包魏齐身为魏国相国,门下自然是党徒众多。其中有一人,名叫须贾,善于口舌之辩,官拜魏国中大夫,颇有些才干。当时魏国为了抵挡住秦国的兵锋,一面联合韩、赵二国,一面也想和齐、楚等国接近,从而寻找到更多的盟友。魏齐于是派须贾出使齐国,商讨和齐国结盟一事。

须贾去齐国时,带有几名贴身随从。其中有一位小人物,名叫范雎,是须贾门下的宾客,向来默默无闻,这次也随行前去。且说须贾一行到了齐国后,蒙齐王亲自召见,双方顺利达成了合作协定。须贾见目的已达成,便辞别齐王准备回魏国。

这几人正要走时,齐王突然下令:请范雎先生再进宫一次,寡人有事要问他。

不止范雎听了后吃惊,须贾等人也不知齐王有用何意,于是就让他去了。原来,那齐襄王很有眼光,他在与魏国的几位使者交谈时,一眼看出当中的范雎才是真正的人杰,至于其他须贾等人,都是庸碌之辈。他打定主意要将范雎留在齐国,但当着众多魏人的面又不好开口,只好等到须贾等人快要回国了,才来了这么一出。

面对齐襄王的殷勤挽留,范雎毫不犹豫的推辞了。他答道:“臣虽地位卑微,但既是魏人,自当效忠于魏国。大王重恩小人心领了,但实不敢受之,还望大王恕罪则个。”

齐王再三挽留不住,只好让他去了。走之前,又赏他黄金十斤(注意了,不是十两),另有其他赏赐之物,不一一细说。范雎高风亮节,都说不愿意做齐国臣子了,因此这些礼物也没肯收下,就这么空着手出去见须贾了。

范雎去时,须贾暗中派人去探听齐王是何意。等及范雎回来后,他已知道了一切,记在心里也不去问范雎。一等众人回到魏国后,须贾立即跑去相国魏齐处,说范雎蒙齐王私下召见,必定有内通齐国的阴谋。魏齐身为草包,竟然也不派人查问,就直接将范雎押了起来,一顿痛打,当场将他打得气息全无,死了。

打死人后,魏齐仍然觉得不解气,竟然下令将范雎丢入厕所,让府中宾客对着他的尸身撒尿,又将他羞辱了一遍,然后才扬长而去。

谁料,先前范雎的死只是痛晕了过去,过了几个时辰逐渐醒转过来。他虽没真死,但这时状况极惨——口中牙齿已被打掉了一半,身上的肋骨也断掉了许多根,根本无法动弹。他忍着剧痛不敢呻*,偷偷观察四周,见只有一个下人在身旁,于是跟他巧声商量:只要能将自己带出去,家中的财物全部给他。那下人被利诱打动,于是将范雎裹在席中偷运了出去,又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范雎的好友:郑安平。

蒙郑安平相救,范雎总算拣回了一条小命,不过这还不算完全脱险。他知只要魏齐发觉这事,自己仍难免一死,于是化名张禄,寄居在郑安平家中,时刻寻找机会逃离魏国。

说来也巧,当时魏国境内来了一人,名叫王稽,乃是秦昭襄王派出的密使,专门行走各国寻找能人异士。范雎知道这事后,连忙让郑安平前去与之联络。王稽见了范雎后,见其有大才,于是就将范雎、郑安平二人藏于自己的马车中带回了秦国。

公元前270年,范雎到了秦国,这下总该转运了吧?没有。因为秦昭襄王虽也四处求才,但就是因为各类人才招的多了,范雎反而不易展露头脚。此外,当时相国魏冉的权势如日冲天,与秦昭襄王的生母宣太后等人把持朝政,对于他国的能人极其排斥,因而范雎入了秦国一年后,连秦王的面也没见过,更别提时来运转了。

范雎不甘心就此虚度一生,时刻寻找机会。有一日,魏冉突然向秦王提出要再次出兵伐齐,秦王因魏冉功绩卓著,又是自己的娘舅,不好不肯。范雎探得了这事后,知道自己的机遇到了,于是连忙上书秦王恳求相见,且放出大话:“若小人之言对安国兴邦毫无用处,任由大王处置。”

秦王于是传召,让范雎进宫议事。范雎一进宫后,四处乱闯,进入了宫闱之地:永巷。何为“永巷”?——指的乃是后宫嫔妃们的居住处。这种地方岂是他一介草民可随便进的?带他进宫的宦官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去劝阻他。正在这时,秦王来了。

范雎见来者前簇后拥,知是大王,非但不避,反而加快脚步迎上。身后那些人脸都吓得白了,连忙小声提醒他道:“大王来了,大王来了……赶紧回避……”

范雎立定当场,大声问众人道:“秦国安有大王!”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