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唉,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魏王到这时才发现了自己的决策错误,开始接受魏无忌“联合三晋,共抗强秦”的策略。此后,三晋之间的内斗终于平息,转而一力抗秦。也正因为如此,秦军之后数次大败魏国,但因赵、韩、燕等国相救的及时,总算几年之内保住了魏国所剩无几的国土。

秦昭襄王见赵国屡次出面干预秦、魏战事,不禁大怒道:“区区赵国焉敢如此?不大胜之,难解寡人心头之恨。”

于是他转而改变主攻对象,将进攻矛头重新对准了赵国。

先前,秦、赵二国已交锋过数次,秦军虽能一时获胜,但往往不能纵深推进。既然如此,那秦王这时何必要火气冲天的兴无谓之师?

光狼山背面的高山,依然高耸,白起也没转性,依然不太喜欢强攻城池。之所以秦王这时有信心伐赵成功,正是因为先前秦国已通过华阳一战寻到了良机——秦军经过华阳后,由此地北上可绕开光狼城,另进入一处地界,名叫阏与(今山西和顺)。

且说这阏与。

华阳是秦、韩、魏三国的交界地带,阏与则是韩、魏、赵三国的交界地带。话说战国之初“三家分晋”时,赵国独处北方,地盘还算方正,而韩、魏二国因挤作一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从地图上看这两国的地盘就比较奇怪了:韩国鼎盛时,通过拿下新郑等地,将地盘发展成了“凸”字形;魏国鼎盛时,因西侧有河西,东侧有大梁,中间又被韩国凸起的部分顶了一下,地盘则成了个倒着的“凹”字形——“??”(当然,到了这时,“凸”也好,“凹”也罢,左侧一大块都已被白起率军削掉了,形状逐渐规则起来)。顺着韩国的“凸”字形往上走,走到最顶端时,就快到阏与了。

阏与当时归赵国统治,往南去,则是韩国新郑,往东南走,便是魏国大梁;直接往东过去二百里,就是赵国邯郸了。

因此秦国只要拿下阏与,邯郸就近在眼前——阏与一带虽也有崎岖山路,但中间有一条小道,可直通邯郸。何况,二百多里地,大队秦军就算爬也能爬得过去。爬到了邯郸城下,就是胜利。

十万秦军再次出发,直逼阏与而去。其中,分别是五万精骑和五万弓、步手,堪称阵势强大。

有朋友这时会问了:秦国不是天下最强么,怎会出动个十万八万军队都算阵势强大?看看人家魏国,韩国,一出兵就是一二十万,那才真是厉害哪。

非也,非也。秦国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秦军经常要出远门作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于开疆拓土的需要,秦军几乎年年都要对东方各国发动攻势,因而不宜一次性出动太多大军,不然,该国的经济势必被战争拖垮。

另外,秦国自变法后,将士极其勇猛,争夺人头如同争夺黄金,号称“虎狼之国”。十万大军,战斗力就可抵上他国二十万;加上司马错,白起等优秀将领高超的指挥艺术,更是将战力又抬高了一层。尤其是白起,数次大战下来,几乎没带过十万人以上的部队,却是百战百胜,已先后歼灭了他国军队近百万人。

明白了吧,十万秦军,可着实不简单哪——咱们嫌他出兵太少,秦国自个倒认为出兵太多。

第六十六回:胡伤率军攻阏与,赵奢临危自请缨

胡伤,官拜中更(这个官职够眼熟吧),先前华阳之战时曾随同白起出征,立下了大功。其人个性强硬且极其擅长指挥骑兵,是秦国新一代的年轻将领——司马错这时已老去,秦国参照白起的培养模式,得开始挖掘新人了。

何况,赵国的盟友韩、魏二国近年内几次大败特败,兵员大减,不足为虑。赵国纵有些实力,最多仍是避而不战罢了,到战事实在吃紧的时候,再上白起也不晚。

公元前269年,“华阳之战”后四年,秦国派遣十万大军争夺赵国阏与,邯郸告急。

赵惠文王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去请韩、魏两国出兵相助。这两国若肯出兵,三晋联军便可从东、南、东南三个方向可对身处阏与的十万秦军展开围攻,极有可能大破秦军。

只可惜,韩、魏二国一看秦军的架势,吓得头也不敢伸出,更别提出兵相助了。

胡伤不愧曾为白起的副将,已熟谙兵法之妙。他到了阏与后,并不急着发动全部兵力攻占此地,而是专门拉出一支小分队,另授奇计于他们。就因为这一计,轻松吓住了韩、魏二国。

阏与要塞下,只见五万骑兵,以及上万弓弩手,一齐发力猛攻。在他们身后,另有数万大军,一齐敲锣打鼓,喊杀声震天。这一幕看似极其古怪,其实是胡伤有意而为之,事先部署下的。

韩、魏二国国君得了赵王求援书后,特派暗探前去阏与查看动静,这一查下来可不得了,只听见战场那边地动山摇,战鼓声响彻数十里。探子们见了这等架势,哪还有胆再往前去细看,只当是秦军倾巢而出,已在与赵军决战了。而两位大王得知此事后,也赶紧按下了兵马,不敢轻易前去参合——万一弄得秦人不高兴起来,再对我魏军发动一击,哪还有大军能与之相抗?

韩、魏二国可不救,但赵国自己不可不去相救。秦军这次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前来疏通要塞,明眼人都可看出秦军的屠刀下一步就要宰到赵国身上了。唯有大挫其锐气,方可保邯郸无虞。

不料,危难之时,赵国第一大将廉颇却拒绝相救:“邯郸与阏与之间相隔两百多里,其中又有难行的山路,即使召集大军匆匆赶去,也未必能敌得过精锐的秦军。不如放弃阏与,在它与邯郸之间另筑一段要塞,凭险据守。秦军拿下阏与后,见邯郸以东已戒备森严,自然会知难而退。”

果然是赵国的守护神。赵惠文王听后心中略定。只不过,次次都避而不战,秦国只会更加小看我赵国了,先父时赵军名扬天下,难道就这样毁在寡人手中?——如有人能率军前去挫一挫秦军锐气,那才叫甘心哪。

见赵王有与秦军交战之心,其王弟公子胜立即提议道:“臣弟提议一人,极有才干。王兄不如请此人前来,或许有击败秦军的良策,也未可知。”

“何人?”

“眼下正为赵国管理国赋者,赵奢是也。”

赵王一听赵胜提到此人,也是极为认同,连忙宣召让赵奢进宫议事。赵奢来后,赵王将阏与之地的战况说给他听了,又问他:“爱卿觉得此事如何办理最妥?是该救,还是不该救?”

赵奢道:“正因阏与一带地势狭窄,赵军一战扬名的良机到了。依微臣看,不如立即出兵去救。”

赵王奇怪道:“地势狭窄处,素来不利用兵。爱卿口出此言,却是为何?”

“秦、赵两军战力其实相当。此前秦军之所以屡胜赵军,只因秦军将领擅出奇谋,能因地制宜耳。眼下,若是逼迫其与我军于狭窄地带展开决战,则是奇谋无用,唯凭勇略。臣虽不才,但自认勇略不输给秦人,大王若欲发兵去救,臣愿担当此重任。”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