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田单听后大怒,严惩了这些胆敢说投降的人。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冥思苦想,最终想到了一招狠计:齐国的命运,全凭这一计了!

——反间计。

燕国都城:蓟都。

朝堂上,燕国臣子已闹得不可开交,分成了两派。一派说那乐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能攻下齐国七十二城,为何仅存的两座城池迟迟不能攻克?——这必然是乐毅压根就不想全灭齐国,而是想割地自立。

一听这话,另一边许多燕臣也跳出来了,说乐毅忠心耿耿,怎会谋反?你等休要胡说!至于这两城为何攻克不下,其中自有缘故。

这边又有人冷笑道:据我等查知,这段时间内乐毅压根就没想去攻城,而是四处广结齐国民心,又擅自减去齐国各地的赋税……这等所作所为,不是想自立又是什么?

那边又有大臣要站出来说话时,坐于上首的燕昭王怒了。

“即刻起,谁敢妄议说乐毅要自立者,一律斩首示众!”

燕王此言一出,朝堂上刹那间鸦雀无声,那些之前刚说乐毅要自立的臣子们面面相窥,大多都不敢再吭声。过了片刻后,终于有人又上前说道:“大王,乐毅在齐国广收民心,不肯卖力攻城,这事千真万确,不可不防啊!”

燕王冷冷看他一眼,下令侍卫道:“将此人拖出午门,立即斩了!”

那臣子一听说燕王真的要杀自己,惊得魂飞魄散,连忙四处观望寻人相助。这时,与他平日交情甚好的数位大臣连忙上前帮他劝道:“大王,乐毅确实反心已现,趁其眼下在齐国扎根未稳,及时收缴他兵权还来得及。若不然,淖齿之祸便要降临到我大燕国头上了!”

燕王听后拍案而起道:“淖齿何等人也?无才无德且又性格贪婪,如何可与上将军相提并论?寡人与乐将军二人肝胆相照,情同兄弟,此中的情谊又岂是那齐国昏君与淖齿二人能比?”说到这里,他叹息一声又道:“本王号令在前,你等非要违抗才肯甘心,那就怪不得寡人了……来人,将这些佞臣一个不留,全部杀尽。”

见燕王如此大怒,一时无人再敢说乐毅不是。燕王处置完那几人后,当众召来使者,手书一封交给他,吩咐道:“立即带书信去见乐将军,告知他:即日起,寡人正式拜他为齐王。”

使者领命去了,径直将该书信送到了乐毅手中。乐毅听说是燕王亲笔书信,连忙恭敬接过来看,上面写道:若非爱卿才智高远,寡人的亡国之仇,杀父之恨怎能报得?上将军对寡人之恩,不可谓不重。眼下,齐国虽被讨平,但人心未附,且有莒、即墨二城尚自顽抗。爱卿可立即就任齐王,追剿残敌,安抚百姓,寡人之燕国愿与爱卿之齐国永结盟好……

乐毅看到这里时,汗如雨下,连忙放下书信朝北拜道:“蒙大王如此信任,末将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称王一事,乐毅万万不敢受!”尔后,他又对那使者说道:“请回报大王,在下早晚为他收得齐国全境。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容末将徐徐图之。”

使者走后,剧辛等人好心提醒乐毅道:“上将军,大王这番举动,定是有人在国内进谗言了。您何不寻思个计策尽快拿下这二城,这样也好堵他人之口。”

乐毅凛然道:“非我不愿得此二城。只是齐国易下,民心难得,若是攻之过急,杀戮过重,只怕会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人心失尽。到那时,齐国百万民众群情汹涌,只凭我等十万燕军,如何弹压得住?”剧辛等人听后,方才叹服。

而燕昭王之所以不怕乐毅学那淖齿,是因为他不仅有“用人不疑”的肚量,还有“疑人不用”的眼光——他素知乐毅忠心,因而放心专任。尔后又听使者回报,说乐毅想要“徐徐图之”,燕王随即下令:任由其“徐徐图齐国”,燕国一干大臣不可再妄议这事,再有违令者,之前那几人便是前车之鉴。

因乐毅有了燕王这块坚强的后盾,田单的“反间计”不幸再次失败。

第五十七回:齐将再使“反间计”,乐毅惧诛奔赵国

转眼间,三年已过。

这时,“齐国人”已经渐渐习惯了身为燕国人的事实。相比之前齐闵王时,他们的劳役更少,赋税更低,日子反倒过得有滋有味起来。纵有极少数人还会为“驱逐燕军,恢复齐国”的倡议而激愤,却已基本无人附和。

乐毅的工作卓有成效,但还不算圆满完成——莒、即墨二城仍未拿下。

之所以出现这种长期的对持局面,是因为乐毅、田单二人都不愿真刀真枪的蛮干(若城外的换作孙武,城内的换作吴起,只怕即墨城都被大水灌了三五回了,而城内的军士则会嗷嗷叫着冲出城来大砍大杀)。乐毅忙着四处收揽人心,田单则整日苦思计策来化解对方的“攻心战术”。

他们各自在寻找一个转机。

只要这个转机出现,胜负立分。

先看乐毅,他要的转机是:两座城池中,其中一座城内的守军支持不住了,主动开城投降。那时,他便可将两路大军集中于一处,再无后顾之忧,可守、可围、可战。

莒城乃是齐襄王的所在地,其中的粮草、衣物事先备得较足,再支持个几年没问题;即墨城相对来说就惨得多了——原先城内就有军民好几万人,加上后来又有大量的难民涌了进来,就靠城内那点存粮,哪够开支?幸亏田单又是种地又是抓鱼忙的欢快,调动了大伙的劳动积极性,才勉强支撑到了现在。

说过乐毅,再看田单。

田单手上就一座孤城,还被五万燕军牢牢看住,每天干苦力都忙不过来,哪能像城外的乐毅那般从容?他之所以死活不投降,是因为有一个信念在支持着他:乐毅一除,齐国可复。

一个擅使“攻心计”,一个爱用“反间计”,就这样,这两人咬定青山不放松,苦苦等待所谓的转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看天意了。

又过去一年,大转机来了!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继位。

这时,距离当初“五国合纵”伐齐时已过去有整整五年。期间,乐毅遣散其他四国军队,独率燕军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城,又通过安抚民众,整肃军纪等手段牢牢地控制住了齐国局势。虽有莒、即墨二城仍未归附,但看似大局已定。

正因为“看似大局已定”,田单的“反间计”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城外的乐毅,城内的田单,以及之前的燕昭王,他们都是聪明人,都看清了那个“看似”的威力,因此不约而同的不敢贸然行动。

很不幸,新任燕国君主燕惠王视力不佳,他没看出来。

随着燕昭王去世,被压抑了很久的“反乐毅”派再次跳了出来,纷纷要求新任燕王换将伐齐。燕惠王听后,同意了。

父王虽是英主,但过于相信那乐毅了。若是早早换人,现在齐国全境都已归属燕国管辖了,何须拖了这么多年。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