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历史记载一件事:

宇文邕迫于突厥的压力,准备立突厥可汗的女儿为皇后,但是心里不爽。

窦氏开导舅舅:这个时候突厥还很强,您千万不要有情绪,一定要以社稷和苍生为重,你跟突厥攀上这门亲戚,他哪天要帮你的话,南朝和北齐不就没事了吗?先委屈一下自己。

宇文邕被说服了,心平气就和。

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番大道理来,这很不简单,这就是李世民他妈。

长孙无忌的妹妹13岁嫁给李世民。(他们的老爸是前面讲过的,杨坚的民族问题专家,李渊的同事,长孙晟同志。)

615年,突厥对隋朝发动了一次袭击……

杨广很生气,立即出塞亲巡。

结果,遇到突厥30万大军……

杨广连忙逃回雁门关……

雁门关很快被突厥包围……

雁门关粮食不多,情况十分危急!

杨广是个多狂妄的人啊,可吓坏了,当着大臣的面,在城墙上抱着12岁

的小儿子杨皋哇哇哭了起来了……

天子被围,这事非同小可!国内各路军纷纷赶来援救……

但是,救驾的军队,不管从洛阳来,从太原来都很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废太子杨勇的老丈人,云定兴同志距得最近。

云定兴同志马上带兵要救驾。

他身后站出15岁的李世民,说:如今我们前要去救援,必须大张旗鼓

,敲锣打鼓才行!必须要把突厥吓住,否则他们知道我们人少,我们就白搭了。我们要大张军容,数十里之间旌旗相续,夜间则筝鼓相闻,出乎突厥意料之外才能胜利。

云定兴吃惊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锦囊妙计!

云定兴立马听从了李世民的话,张大声势开往雁门。

突厥侦察兵飞报突始毕可汗,说:不得了,隋朝大军已经来了,气势非常大。

始毕可汗也大吃一惊,知道隋朝大军的强盛,马上撤兵。

突厥之围于是迎面而解,杨广破涕为笑……

这是李世民在历史上第一次亮相,出手不凡!

一年后,李世民跟着老爸,起义闹革命……

再一年后,跟随老爸成功打入长安,建立大唐。

老爸的政权虽建,但天下各股势力逐鹿中原,天下不知落入谁手?

这年,李世民同学18岁。

待续

放眼天下,各地以杨坚杨广子孙建立的杨式傀儡政权,都废主自立……

李渊放弃了杨侑……

宇文化及杀了杨浩……

王世充干掉杨侗……

隋朝正式灭亡,老杨家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隋朝灭亡了,这告诉我们:政府再富,但人民太穷,政权是走不远的!

这时,有势力的地方政权独立,加上革命军,一共六股势力,大家开始了争夺天下的战争……

1.窦建德;

2.杜伏威(山东长白山的革命军,建立江淮政权。);

3.王世充;

4.薛举(甘肃革命军);

5.萧铣(湖南湘阴县委书记,杨广的小舅子,萧太后的弟弟,萧道成的后代,建立江陵政权。);

6.汉奸刘武周(山西朔州人,突厥在山西扶持的傀儡政权,有点像日本人的“满州政府”)。

这里,我们介绍下杜伏威同学和薛举同学:

杜伏威同学比李世民大一岁,也是个少年英雄,是山东济南人。

杜伏威是个典型的贫下中农,相比翟让是小公务员,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是个小地主,杜伏威是彻底的贫农出身,无产阶级革命家。

杜伏威小时候太穷了,穷得揭不开了……

他的发小,辅公佑同学挺身而出,偷了只烤全羊送给杜伏威。

人家马上报警,公安局追查得很严……

当时天下大乱,杨广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允许我人民公安干警对盗贼“生杀任情”,偷一文钱就杀头,何况偷羊?

二人干脆扯旗造反,当时杜伏威年仅16岁。

两人就近参加了一只小起义军……

杜伏威十分勇猛,很快就取得了大家的尊敬,被推为首领!

这是杜伏威势力的开始。

杜伏威长驱千里,逐鹿中原,在江淮一带建立革命政权。

另外一个,薛举同学是个富家子弟,和施瓦辛格一样的块头,凶悍善射,是结交豪杰,为甘肃黑社会老大。

现在看到天下大乱,宣布起兵,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集众13万,割据甘肃。

天下七雄!

这就是李渊一家面临的局势……

时势造英雄——这是18岁的李世民腾飞的机会!

待续

618年6月,李家江山刚刚建立一个月,薛举率领大军进攻泾州(甘肃泾川),打算挺进中原。

李渊派李世民同学出马,刘文静同志为副司令,5万大军出发了……

两军在陕西长武县相遇……

李世民认为薛举军远征,补给困难,应该打持久战。

于是,深沟高垒,关门避战,任凭挑战,就是不出……

双方对峙……

这时,事情突变了:李世民同学得了疟疾,忽寒忽热,支持不往……

实在没办法,就回陕西彬县疗养,把战事交给刘副司令。

临走前吩咐刘文静说:我们只要坚守住,时间一长,他们的斗志松懈,那时进攻,就可胜利,千万不要应战。

当时,天下最强的势力就是大唐军队,其将士普遍骄傲无比。

这天,刘文静终于忍耐不住,率军在城外布阵……

刘文静布成方阵,前后照应,草原上的厮杀即将开始……

薛举军因为在牧区,养了许多良马,骑兵占了优势。

这边,唐军斗志正旺,不断把薛举军骑兵杀下马……

薛举军即将支撑不住……

突然号角响起,一支几千骑兵的薛举军直扑唐军阵后!

迅雷不及掩耳!喊杀声、马蹄声、兵刃碰击声和受伤士兵的哀号声响成一片……

唐军大乱,混战中受伤被俘不计其数。

刘文静且战且走,唐军损失六成,惨重失败!

泾州失守!

回报,李世民同学泪如雨下……

已经无力回天了,只好带病回长安请罪。

组织上也对刘文静和毁开山两同志做出了革职处分,并严厉批评。

8月,薛举又派儿子薛仁果进攻甘肃宁县,想直捣长安。

李渊再次派李世民出马。

这时薛举突然得病暴死,薛仁果继位,大军驻扎在刚刚拿下的泾州。

李世民依然坚壁不出,无论薛仁杲怎样挑战,一概不理。

薛仁杲军多次进攻,唐军深沟高垒……

双方又开始对峙……

许多唐军将领忍不住了,多次向李世民请战,李世民就是不肯。

将领们一致认为:李世民同学太年轻了,一次败仗就打怕了!

李世民听听笑笑,不在意。

一天天过去,对峙到了两个月……

薛仁杲军粮食运输终于出问题了……

到最后,一天只吃一顿饭,军心开始动摇……

薛仁杲轻狂自负,对他老爸的老将们毫不尊重,动不动就叱责辱骂,结果

大将纷纷向李世民投降。

历史不可不读的90张面孔》小说在线阅读_第1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hys112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不可不读的90张面孔第1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