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尴尬呀:
长安城里,李渊拥杨侑为帝;
洛阳城里,元文都和王世充拥杨侗为帝;
扬州城里,宇文化及把杨广杀了,自己称帝。
这时,洛阳的元文都同志给李密递来了橄榄枝:
因为杨侗和宇文化及有杀父之仇,只要你带兵去打掉宇文化及,我就把你任命为“尚书令”、“太尉”、“东南道行台行军大元帅”,封你为“魏国公”。(相当于,我当老大,你当老二,挺有诱惑力的。)
李密一听挺好,私下想,等我进了洛阳城,我就是老大。
好,成交!
于是就去打宇文化及……
把宇文化及打跑了,赶到另外一股革命势力,窦建德同学的地界上去了。
窦建德是山东武城人,世代务农,曾任乡长,喜欢豪侠,为乡里敬重。杨广打朝鲜时,参军当了个小连长。目睹弟兄们的军旅日子太难过了,义愤呀,脱离队伍,闹起了革命。
李密打跑宇文化及,凯旋回洛阳……
怎么没有欢迎队伍呢?原来洛阳发生政变了:
因为元文都招降李密,二把手王世充同志不干了,李密进来当老二,那我喝西北风?
于是,把元文都杀掉,发动政变!
李密竹篮打水一场空,很生气,开始打王世充……
此时,瓦岗内部产生了分歧:
徐茂公领导的瓦岗旧军不配合了……
加上李密和宇文化及的仗有不小的损失。
另外,王世充以逸待劳,正在势头上。
在再加上,李密后勤跟不上,没有东西犒劳将士……
秦叔宝和程咬金等将领全部投降了王世充……
洛阳作战,李密彻底失败了……剩下仅一万多人……
这时的李密又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到徐茂公的旧瓦岗军驻地去。
但李密犹豫了:徐茂公能接纳我吗?
另外,投奔窦建德或者是宇文化及更不可能。
只有一条路:到长安,向李渊投降。
无奈的李密带着仅剩的一万多人,向长安出发了……
待续
革命先行者,李密先生来降,李渊高兴了!
搞了一场规格很高的迎接仪式……
那个场面李密很高兴,原来这位老兄还是对我很好的。
而且李渊还把自己舅舅的女儿独孤氏许配给李密,叫了一声:老弟你终于来了!
李密对身边的人说,我好歹是李密,我曾经号令百万军队,我现在在关东地方还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要投奔李渊,当初他对我也很佩服,好歹能够捞个总理级别的官当当吧。
李密在关东有号召力,可以接纳更多的山东英雄豪杰,这也是李渊能够接纳他的原因。
李渊犯难了,李密这样的人没法安排呀!
我把舅舅的女儿嫁给你了,而且,你的爵位也给你,赏赐也可以给你,但是位置只给你做一个,那就是从三品的“光禄卿”。(掌管宫廷御膳的这么一个“伙房主管”,中南海采购员。)
李密又郁闷了……
在这个时候,史料记载还有一些当权的人还向他索贿。
李密更郁闷了……
想当年我革命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虎落平阳被犬欺”呀!
这种心里落差,李密承受不了!
在长安待了一个来月,他就给李渊上了一个报告,说你看我在山东还有很多旧部,能不能让我出一趟关,我去把他们招降回来?
李渊在考虑,很多李渊身边的人都在劝他,说:李密这个人野心很大,另外他在山东还有很多势力,现在放他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
但,老谋深算的李渊还是放他去了……
当李密走到华州(陕西华县)的时候,李渊下令:李密你只能带一半人马出关,另外一半留驻原地。
李密没办法,照办,继续往前走。
走了没多久,李渊又来一道圣旨,说:你的人马原地不动,你一个人回到长安来。
李密忍无可忍,决定造反。
手下的人不太同意,王伯当也反对,说:这样风险太大。
李密不管了,在桃林县(河南灵宝)造反。
李密假装跟县长说:我有亲属、家眷要安排到县政府去。
毕竟是革命老前辈,县长同意了。
李密于是把卫兵装扮成妇女、老太太的样子,在袍里装刀,一下子十几个人就把桃林县政府拿下来,占领了桃林县。
从此看出,李密搞袭击的能力的确很强,用十几个人就打下县政府。
可是一个小小的桃林县,又能怎样?
李密以为自己算盘打得很好,他想李渊肯定会认为我会往东出关投奔我的主力,伏兵应该埋伏在出关的路上。我偏偏要往南走,去我的部下张善相那里。(张善相是跟李密闹革命的老部下,一起投降李渊,李渊任命他为河南汝州市委书记。)
没想到李渊早算好了他这一招,在往南的路上埋下伏兵。
李密最终在李渊伏兵的围击下,被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河南卢氏县)……
盛彦师是河南虞城人,曾经是杨广的陕西渭南市委书记,李渊攻打长安时,率领1000多人投奔李渊。
李密死了,年37岁。
对于李密,。《旧唐书》给了他十六个字的评价: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李密有见识,有才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旧唐书》用了一个“狂”字来概括他,十分精炼。
李密死后,归附唐朝的徐茂公(赐名国姓,李勣)请求收葬,
李渊允许了。
徐茂公以君臣之礼将李密葬于黎阳山南五里的地方。
归葬之日,三军缟素,瓦岗军失声痛哭,更有泣至吐血者。
李密是和项羽一样的悲剧英雄,如果机会把握住,完全可以改变历史的人物,但历史没有假设……
618年:
李渊在长安称帝,号大唐;
宇文化及在河北大名称帝,号大许;
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大郑;
窦建德在河北献县称帝,号大夏;
这天下再没李密同学的事,他走了……
此面孔匆匆结束!
第50面孔 李世民
生年:599年
籍贯:甘肃 天水
602年,杨广刚刚当太子那年,李渊带着三岁的儿子饭后散步……
迎面碰到一个书生,这书生脱口而出:公是贵人,且有贵子,此小儿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貌”,只需年近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说完这书生就消失了。(对这类历史记载,姑且笑笑而读之。)
李渊听完之后觉得非同小可,“济世安民”,于是给儿子起名李世民。
李渊的老爸是李炳,李炳的老爸是李虎,李虎是宇文泰的“八大柱国”之一。
还有,另外一个“八大柱国”,叫独孤信,号称史上牛的老丈人,有七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北周明帝做皇后,第七个嫁杨坚,第四个就嫁给了李世民的爷爷李炳。
杨坚是李渊的姨父,杨坚非常喜欢李渊,将李渊从小养在宫中,是杨广宫廷里的小伙伴。
李世民他妈窦氏,是北周的皇亲国戚,小时候就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