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不仅向自己的同胞学习武功,还向外国人学习,他的刀法学自于日本“阴流”剑派鼻祖爱洲移香斋(日本所说的剑道,其实就是武士刀)!
看到这儿,定会有人惊呆,这戚继光不是抗倭英雄吗?怎么倒和敌人学习武功了呢?此中缘由,暂且不表,后面再说。
话说戚继光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二十岁时,他开始每年按时率领他在登州的兵马北上,去驻守边镇蓟州(今天津蓟县)。这期间他还去北京参加了全国“高考”——武举,正好赶上鞑靼(蒙古)首领俺答汗入侵,应试生戚继光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参加保卫首都的工作。他还两次上书呈献御敌良策。想当年,命衰的俞大猷上书反被揍了一顿炒了鱿鱼,而戚继光很幸运,他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赏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十六岁的戚继光升官了,任都指挥佥事(正三品),一口气管着三个营二十四个卫所,任务是防御从海上来山东作案的倭寇。
有很多人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当领导的太年轻了,就会被一些倚老卖老的部下瞧不起,二十六岁的戚继光也遭遇了这种状况。
当时山东防务太烂了,内部空虚,武备松弛,军纪涣散,一些被用来抗倭的军官和士兵,要么吊儿郎当,要么迷迷糊糊,瞎胡闹起来比谁都行,见了倭寇就集体吓尿。
如此军队,还打个屁仗?!戚继光大怒,先把自己的舅舅给办了。那位要问了,整治军队就整治军队呗,他为啥要办舅舅呢?告诉您吧,戚继光的舅舅就是这支部队里的军官,他仗着自己的身份公然抗命。
戚继光执法如山,不徇私情,以处分舅舅立威,其他部下全老实了。
私下里,戚继光以外甥的身份给舅舅道歉,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戚舅舅觉悟不错,表示从今以后一定在外甥将军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进取,再不犯浑。
经过一番整顿,原本软柿子一样的山东海防被戚继光搞得坚如磐石。
没多久,戚继光的名气传到了一位名将的耳朵里,此君便是文人出身的抗倭牛人、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老胡觉得小戚是个人才,便举荐他到浙江工作,这浙江可是倭患最严重的地方!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十八岁的戚继光升为参将(大军区副司令),从山东调到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第二年,戚继光第一次和倭寇交上了火,可这第一次战斗,却让戚继光内心拔凉……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拨八百人的倭寇流窜到浙江宁波北面的龙山作案,戚继光欣喜若狂,亲率万余人马欲全歼敌人。可他万没想到,手下这一万多明军刚遭遇那八百倭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体掉头,随即仓皇逃跑,真个是赛过兔子、不让羚羊!
八百倭寇紧追不舍,万余明军开始边跑边提速!
这神奇的一幕,历史罕见!当时明军的胆量和战斗力,简直和二战期间的意大利军队有的一拼(似乎比意大利军队还强些,因为意军一般不逃,直接投降)!
书接上回
这神奇的一幕,历史罕见!当时明军的胆量和战斗力,简直和二战期间的意大利军队有的一拼(似乎比意大利军队还强些,因为意军一般不逃,直接投降)!
戚继光无语了,战斗前心中那股喜悦感顿时荡然无存!面对此情此景,他决定以自己的武功来力挽狂澜!
但见戚继光一个纵身,飞跃至一块高石之上,紧接着左手取出雀画弓、右手拔出雕翎箭,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飕”地一声,冲在最前的一个倭寇头目当场毙命!
倭寇们正沉浸于追杀“兔子明军”的快感之中,打死也想不到竟会被干掉一个头目!
倭寇们很生气,就在他们“哇呀呀”爆叫的时候,戚继光又送了他们一箭,正中倭寇的二头目,二头目两腿一蹬,也挂了!
倭寇们惊慌失措,开始琢磨到底是谁黑的他们。正在这时,戚继光再发神箭,倭寇的三头目被穿透,去阴间找他的两位战友诉苦去了。其余的倭寇终于放下脚步,不敢再追了。
想当年,大唐战神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看今日,大明战神戚继光三箭定龙山。
戚继光连毙仨倭酋,甚是拉风,但是他麾下的明军依旧丢人现眼。当戚继光下令他们进攻倭寇时,他们胡乱打了两下就自动返回了——怕死呀!
如此军队,太坑爹了!从这时起,戚继光下定决心打造一支全新的部队!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继光上书胡宗宪,说:属下我就不信了,这浙江难道就没有猛男可用?!
胡宗宪的回答是:这个,真没有!要有,我早用了!
当然,胡宗宪最终还是被戚继光的执着所打动,他拨给戚继光一支新兵,让他全面整训。
经过一番苦心培训,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率领三千新兵和俞大猷一起进攻舟山岑港的倭寇,新兵们交给戚继光的答卷是:不及格!
新兵们在凶猛的倭寇面前,怂了!
戚继光有些伤心,但他并不气馁,他再次上书胡宗宪,请求练兵。胡总督当即批准。这一次,戚继光终于成功了,因为此番他招募的是浙江义乌兵。
义乌,如今是中国最富裕的县级市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而明朝嘉靖年间,它可是一个“猛男之乡”,而且猛男们还都是疯狂型的!
话说嘉靖三十七年的某日,戚继光经过义乌,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武打画面,武打的主角们,不是武林高手,却打得比武林高手震撼多了……
这一真实的功夫大片是这样上演的:
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消息,说义乌发现了银矿,于是乎一些外地矿工眼红了,他们聚集了数千人扛着铁锹榔头前往义乌抢夺。
义乌人本就热血豪胆,得知外地人惹到头上,登时火冒三丈,便派出三千名最生猛的代表紧握砍刀钉耙铁锤锄头镐头,投入武力保矿行动。
这场厮斗惊天动地、惨烈无比,虽然参与者都是平民百姓,但义乌人个个启动猛兽模式,打了个尸山血海,人体器官满天飞!
义乌人狂吼疯杀、有进无退,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最终把外地人赶回老家。战斗结束后,双方总计挂掉(连死带伤)两千五百多人!
义乌人的勇猛善斗,把戚继光惊呆了,也突然给戚继光带来了灵感,他急忙拜见胡宗宪,说:只要让我训练四千义乌兵,倭寇铁定玩完!
在胡宗宪的大力支持下,戚继光开始招兵,义乌的热血男儿们踊跃报名。
戚继光征兵的标准相当苛刻,很多规定也相当奇葩,比如只要智商不太高的、四肢超发达的、憨厚朴实型的,但凡有小聪明的、爱吹牛的、长得有些白嫩的、甚至在城里工作过的,都不要!
招了四千多人后,戚继光开始对他们进行魔鬼式训练。戚继光自己是武功高手,他也要把士兵们变成和他一样的类型。戚继光对新兵们训话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且句句务实:“你武艺高,就能杀了贼,武艺不如他,那贼就杀了你!”
戚继光不仅教授士兵们各种格斗技艺,还以身作则,和士兵们一起刀砍斧剁、摸爬滚打,甚至还亲自攀爬悬崖绝壁,无论严寒冰雪还是酷暑烈日,皆如平常。
在当时的操练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戚继光一边挥刀舞枪,一边厉声大吼:“这招叫‘仙人指路’!再看这招叫‘太公钓鱼!’下面,跟我一起来!”
为了增加士兵们的武力值,戚继光又给他们配备了强大的装备,不仅有盾牌、长枪、弓弩这种最基本最传统的家伙,还有狼筅和鸟铳这两种“新型科研成果”。
狼筅是兵器界的奇葩,由三米长的大毛竹制成,周边都是尖锐的枝杈,像大扫帚,劈头盖脸招呼上去,恐怖之极,专破倭寇的武士刀。
鸟铳是新式火绳枪(火绳燃烧点火药),乃欧洲人发明,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明朝和倭寇打仗时缴获了几把。虽然大明帝国在当时的地球上综合实力数一数二,但火器比西方还真是不如,好在明朝官员脑子活泛,他们开始仿制火绳枪,鼓捣出来了鸟铳(枪口像鸟嘴而得名)。别看是山寨的,但其威力一点不比老外的原版差,而且还有许多创新,比如有的可以连发,有的近距离能当铁锤砸。
对战争和军事极端敏感的戚继光,自然不会放过这种高科技利器。他说“诸器之中,鸟铳第一”,于是给自己的部队配备了一千多支鸟铳,、这在日后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