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纳多特说如果总司令换成他的话,事情绝对不会是这样子。
前文讲过,贝纳多特和达武、马塞纳等人不一样,从帝国一开始,他就注定是个过客。
虽然这哥们手臂上刺了“暴君去死”,但后来还是当了国王。目前对于法兰西帝国来说,他也就是那个鸟样了。
综观贝纳多特在战场上的表现,有胜有败,要是他败了,总会对帝国造成很大的麻烦。
由于他是拿破仑的亲戚(他的老婆是拿破仑大哥的小姨子),所以好几次都免于处罚。
这一次,他带了个战斗力不强的军,真不知道他为何要说这样的话,可能是脑子被驴踢了。
又或者,他不想再在拿破仑手下混下去了,而选择了激怒他,从而另寻一种活法。不过这种可能性显然不大,因为,他后来那个国王完全是捡来的,天上掉馅饼就是说这样的事情。
如果贝纳多特现在买彩票,非中六合彩不可。
他的狂言很快传到了拿破仑耳朵里,本来就嘴上长燎泡的拿破仑怒不可遏,将贝纳多特喊来一通臭骂。
拿破仑以为贝纳多特没啥问题了,毕竟刚刚骂了这孙子一通。可是,第二天,还是这哥们先出了问题,影响到全军。
贝纳多特被换到了右翼,结果,本来他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被奥军逐出了阵地,这一次,他又败了。
正当他准备重整旗鼓,想要再度上阵时,遇到了拿破仑。拿破仑还在生气,见他灰头土脸的,就说你他娘的有卵子,怎么现在看不见了?你给我滚,滚出我的军队!
拿破仑在战场上如此发火并解除了这样一个高级将领的职务,在帝国史上还是第一次。
后来,贝纳多特被皇帝赶到了维也纳,从此后赋闲在家,比其他元帅早退休。
本来他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就算是后来波旁复辟估计也不会受到迫害,贝纳多特也许是这么以为的,直到,那一天……
7月6日这一天,拿破仑志在分出胜负。所以,这一天拂晓,拿破仑就命令法军玩命打,即使是没打鸡血也要装得像打了鸡血。
但是,卡尔大公也不是吃素的。他的战略构想竟然和拿破仑一样,他也要包抄,达武和乌迪诺狠命揍奥军左翼,而他也要将法军左翼打出翔来。
法军的左翼,是马塞纳守的。很快的,这个独眼龙就满嘴脏话了。他的兵力和攻击他的奥军相比,根本就不占优势。
马塞纳所有的大炮几乎都玩完了,因为他的炮兵阵地丢了。情况已万分危急。
得知这样的消息后,拿破仑也震惊了。他暗道生子当如卡尔大公,同时思考策略。
拿破仑是有预备队的,现在,他要么增援马塞纳,要么进攻奥军中路。
拿破仑选择的是进攻。
他让马塞纳无论如何坚持住,然后,调兵遣将,调大炮,集中轰击奥军中路,攻击箭头直指奥军大本营瓦格拉姆。
欧仁的意大利军,马尔蒙的部队,在麦克唐纳的指挥下,准备洞穿奥军的中路。
同时,为了牵制奥军,并且有可能对奥军中路发起钳形攻势,他也命令达武和乌迪诺,也要洞穿奥军的左翼。
达武,向来是拿破仑最信任的元帅,没有之一。他最信任的元帅本来有两个,死了一个,死的那个就是拉纳,刚死。
359、瓦格拉姆(3)
现在,该达武发飙了。达武和乌迪诺将军率领各自的军队,向奥军左翼发疯进攻。
奥军左翼指挥罗森贝里,也并非凡夫俗子,他的军队和法军浴血厮杀,战况惨烈。
有多惨烈呢?就拿达武来说,他的坐骑被击毙了,达武摔倒。但是,一名副官牵来了一匹马,达武连身上的泥土都来不及拂去,就又骑马再战。
法军的战术,包括散兵线、攻击纵队和各兵种协同作战,到了这时候,已经被各个国家所学习了。不学他的,只有英国。
卡尔大公无疾而终的军事改革,即是多以法国为目标。但是,他没完成。
饶是如此,奥军的战斗力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现在的情况,是兵对兵,将对将,统帅对统帅,双方都到了面对面。
最终,达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铁元帅名不虚传,法军的铁蹄终于为皇帝陛下碾出了生路。看到这个情况,拿破仑便下达了最终作战命令。
所有的法军带把的人,全部向奥军冲,发起最后的进攻。
奥军左翼溃逃,达武开始向瓦格拉姆挺进了。
于是,奥军中路吃紧。欧仁让麦克唐纳的26个营的兵排成一个超级大方阵,边长达一公里,在两翼帝国骑兵的掩护下,踏着鼓点,冲向奥军的防线。
加上后面的大炮掩护,法军也不怎么害怕。
这是本场战役的亮点之一,一点儿也不逊色于达武在左翼的厮杀。
奥军也急了,他们对于麦克唐纳的办法是大炮猛轰加轻骑兵冲锋。
短短的几分钟,麦克唐纳的8000多人,就只剩下了2500人,伤亡5500人。战场上,惨不忍睹。
但是麦克唐纳的部队愣是顶住了压力。最后,就是凭借着这2500个人,硬是撕开了奥军的防线,突破了奥军的中路。
这可以说是麦克唐纳的神奇时刻。在那一天,参与战斗的马尔蒙和乌迪诺均由上佳表现。
在战事结束后,又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三人都晋封元帅。
在麦克唐纳冲破奥军中路后,后面的法军一浪一浪地涌了上来。
就在中央阵地激战时,法军左翼也就是马塞纳那边也发生了变数。本来占优的奥军也出了状况,他们逼迫马塞纳甚急,将之压缩到河边,正好进入了罗堡岛上法军大炮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