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拉纳之死(1)
当时担任奥地利驻法公使的人是梅特涅。
这个人是个重要人物,他比拿破仑小四岁,出生在德意志,他老爹是外交官,从小他就耳濡目染,什么外交手腕都耍的有声有色,这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外交家的儿子,自然也就做了外交家。
1801年开始其外交生涯,1806年被派到法国,当了奥地利驻法公使。
这厮生性狡猾,诡计多端,看人眼光独到,是个蛇一般的外交人物。在巴黎期间,他运用各种阴谋阳谋,结识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并充当起一线密谍,打探情报,并送回奥地利供奥皇和大臣们参考。
这一次,他就对塔列朗和富歇玩弄的那一套洞若观火。
塔列朗和富歇真的要造反吗?
这两个人,一个瘸子一个猴子,一个死精,一个精死,会意识不到自己推翻拿破仑难度有多大吗?
从来,军人独裁就是个大麻烦,特别是不受一点儿制约的军人独裁,军队都听他的,你搞政治再牛,最后还不是在作死?
所以,这一次他们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其实是在向拿破仑示威。
此时的塔列朗,早就对拿破仑的外交政策不满了,可拿破仑都不听他的,而富歇的外交政策,也是和塔列朗一样的,就是认为法国不应该再当欧洲丨警丨察,否则会被以英、俄、奥三国为首的流氓国家群殴。
为了让拿破仑明白,他们是有推翻他的能力的,只是不想鱼死网破。所以,他们只是有了谋反的迹象,而并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拿破仑和某些封建帝王不一样,他们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而拿破仑是重视证据的。
拿破仑和某些封建帝王不一样,他们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而拿破仑是重视证据的。
拿破仑也明白,没有这哥俩,他是不可能这么顺利当上皇帝的,所以也不可能对他们举起屠刀。
但是,他们居然敢向皇帝示威!是可忍孰不可忍,拿破仑是皇帝,是最高主宰,不能容忍这种挑衅行为。
所以,拿破仑必须要处理这两个人,虽然不能杀掉或者流放他们。回巴黎不久后,他对两人进行了一次清算。
除了当事人之外,在场的还有首相康巴塞雷斯、海军部长德克里斯、杜洛克将军和秘书梅内瓦尔。
首先,拿破仑公布了二人图谋不轨的证据,然后开骂。
首先挨骂的是塔列朗,他被骂成是窃贼、懦夫、叛国贼,然后还有各种污言秽语和赤裸裸的威胁。
但是,任凭你骂得惊天动地,我自岿然不动。我不动不动,看你能奈我何?
拿破仑骂得口干舌燥,见自己的骂并没有让塔列朗觉得丢人,便揭起了外交大臣的短来,说他一个阶下囚给塔列朗戴了绿帽子。
塔列朗是结了婚的,听拿破仑这么没素质地说这种事情,却也没有勃然变色,只是说陛下您这样说并不能给我或者是您自己长脸。
拿破仑站了起来,撸袖子就要上前抽塔列朗,不过,他终于还是没下去手,没有揍这个死瘸子。
骂得有些累乐的皇帝转而看向富歇,又将他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不过并没有骂得比塔列朗更狠。
数周后,塔列朗被解除了宫廷内侍的职务,彻底自由了。但是,富歇却并没有什么变动,直到第二年的那个事件。
拿破仑久居爱丽舍宫,唯一和他以朋友相处的就是杜洛克将军了。在这里,他很平静,不被打扰。
可怜的约瑟芬,已经被拿破仑狠心地决定了命运:拿破仑一定要和她离婚!她被留在了杜伊勒里宫,拿破仑已经很难和她相处超过5分钟的时间了。
以前,拿破仑和陪他一起征埃及的科学家蒙日很谈得来,现在也很少交谈了。不过,蒙日垂垂老矣,都掉渣了。
奥地利间谍梅特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他认为,法国被西班牙给拖进了泥潭。现在的法国,战力肯定大打折扣,所以,他也就向奥皇建议,向法国开战。
奥地利早就忍不住了,报仇心切,强烈无匹。
所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很是同意开战,不少大臣也都力挺。
但是,还是有人保持着清醒,最有资格统率大军和拿破仑在战场上一较高低的卡尔大公,就持反对态度。
他不愿意报仇吗?非也。他也想报仇,可是,他认为现在开战可能打不过拿破仑,导致二次失败,丢人现眼,还丢国土和利益。
他为什么认为现在开战打不过拿破仑呢?
原来,此君1806年开始就进行奥地利的军事改革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法国人那里学习长处,他将改革弄的有声有色。
组建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全军;创建军事院校,推行预备兵役制度;革新军队编制,将骑兵编成数个独立军团,把分散在各步兵营的炮兵集中起来组建成联队,并设立医务队、军马补充队和军邮局,并实行军用物资就地征集制度,减轻军队运输的负担。通过他的大力改革,奥军在短短几年内有了很多改善,战斗力大为提高。
可是,改革尚未完成,就有人要开战,这让卡尔心里没有底。所以,他不同意。
但是弗朗茨二世同意。1809年2月8日,奥皇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打这一仗,虽然没有任何外援。
是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刚刚和拿破仑签订合约,他也不准备在这时候和法军大干一场。普鲁士方面,已经被打出翔来的普军虽然还有战力,但是普王却下不了决心。普鲁士的首相施泰因、老将布吕歇尔虽然反法,可是白搭,施泰因作为一国首相,还被拿破仑给下令逮捕。
施泰因后来越狱去了奥地利。普鲁士人因为自己的首相遭到非人待遇,再加上国土被占,十分仇视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