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入侵西班牙(4)
时任战场最高军事长官的一个爵士,居然就同意了法军议和的要求,并签订了和约。
这个条约,朱诺向英军投降,但是,他的并未受到重创的部队也可以返回法国,保存有生力量。而英国也只是达到了解封葡萄牙港口的目的。
和约需要签字,法国将军克勒曼(来谈判的那个人)希望对等军衔的英军将领一同签字,威灵顿不幸中招。
威灵顿说我不愿意签,而掌权的爵士则非得让他签,他不签不行。于是威灵顿说大佬那我签吧。
同时,心中问候上级的老母。闷闷不乐的威灵顿很快就申请回国了。
接替他的,是英军将领莫尔。同时,英军也增兵了,兵力达到35000人。
后来,由于怀疑那两个爵士再加上阿瑟韦尔斯利是三个英奸,所以未来的公爵大人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法官的眼睛是雪亮的,阿瑟自然没罪,被开释。然后,他回爱尔兰当了首席秘书,干起了文职。
就在法军陷入西班牙泥潭中时,皇帝拿破仑火冒三丈,想要亲自去会会这些西班牙“流氓”,可是,他走不开。
因为,他还有一次重要的聚会,要和俄国和普鲁士谈判。于是,他让内伊先去收拾局势,他随后就到。
内伊元帅是第一个被派去伊比利亚半岛收拾残局的元帅,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为了干挺那些西班牙“流氓”,拿破仑不得不未雨绸缪,统筹兼顾。他一方面调动各地大军开往西班牙边境,一边命令陆军部征兵。这一次的兵员数是八万。虽然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拿破仑是个典型的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的领导,陆军部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征的兵将补充到意大利,补充到德意志,以取代那些被征召至西班牙边境的老兵。
在做这些的同时,拿破仑去和亚历山大一世开会了。开会地点在德意志境内的埃尔福特。
虽然普鲁士被打出了翔,可是奥地利还很坚挺,没有伤到骨头。当拿破仑带领主力前往伊比利亚半岛时,万一奥地利发难,后果不堪设想。而奥地利还有个很能打的卡尔大公,那更是可能被人家打出翔来。
所以,在前往西班牙之前,拿破仑必须彻底解决后顾之忧。而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合作,让他盯着点奥地利,无疑是个不错的办法。
出于急于达成这个目标,拿破仑甚至不得不重新启用塔列朗,让他帮着自己参谋、筹划。
塔列朗虽然可以不给拿破仑面子,但是不能不给法兰西面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塔列朗只有伴驾出行。
谁知道,塔列朗虽然忠于法兰西,但是已经开始不忠于拿破仑了。
他曾对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说大哥你在干啥?只有你才能和法国皇帝分庭抗礼。法国的皇帝不文明,但是老百姓文明。俄国的老百姓不文明,可是皇帝文明。拯救欧洲的重任就交到您身上了。俺们法国人要和您联合起来。要知道,法国攻占一系列的欧洲领土并不符合她的利益。
沙皇认为,塔列朗是个有趣的人,太有趣了。他虽然认为塔列朗有理,可是并不马上就干。
现在的拿破仑,如日中天,不能因为生他气就冲动,从而葬送不少俄国的利益。
在埃尔福特,见面之后,交换礼物,打猎看戏,畅谈人生,好不快活。
看着羞涩而敏感的沙皇,拿破仑仿佛看到了朱诺的影子,是啊,年轻人,活力无限啊。拿破仑感慨万分,认为自己的影响力足以掌控这位年轻人。是的,他以为亚历山大一世是他的粉丝,而且铁杆。
但是,沙皇虽然外表忠厚老实,谦恭有礼,实际上,不一会儿,心里的大草原上就跑过一匹草泥马。
是的,因为,有的时候,拿破仑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下属!
虽然也是无意之举,但这大大刺痛了沙皇敏感的心。这时,仇恨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幼苗。
同样是皇帝,为啥你就处处表现得要高人一等?为什么你就要当长辈,对俺发号施令?
虽然心中不满,可是亚历山大一世那演技也是影帝级的,表现得是拿破仑的好基友一样。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去看戏,一出戏《俄狄浦斯》,作者伏尔泰,其中一句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一件上帝恩赐的事情。”
念到这句台词时,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起立,互相拥抱,而现场则响起掌声不断。
是的,在那君主专政年代,百姓不但是真心鼓掌,就是真心鼓掌。他们被告知,要服从,于是大部分人就服从了。
不服从的屌丝,从无套裤汉失败那里汲取经验教训,正在蛰伏下来,静待清算之日。
而在精湛的演技下,是狠毒的心肠,亚历山大一世内心恶心到极点,畅想将这个矮子给踩到脚底下的感觉。
他给妹妹情人写信,说拿破仑认为我就是一傻蛋,但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拿破仑想达成两个目标:一是让俄国打土耳其,分散俄军主力,打开通往英国殖民地的道路;二是看住奥地利,对奥作战。
拿破仑想达成两个目标:一是让俄国打土耳其,分散俄军主力,打开通往英国殖民地的道路;二是看住奥地利,对奥作战。
这两条亚历山大一世一条也不答应。不过,他还是同意和法国签订模棱两可的防御条约。但是,他真实的想法是,在以后的法奥战争中,他将保持中立。
在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大文学家,那就是歌德。《浮士德》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他世界闻名的作品确是一部小说,那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此时他正在这里,从而得到了拿破仑的接见。拿破仑乐于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而歌德是不得不和这样的大人物打交道。
为了往脸上贴金,拿破仑授予了歌德荣誉军团的十字勋章,并邀请歌德到巴黎访问。
歌德这时候已经60岁了,算是个半大老头,并没有远游巴黎的打算。拿破仑诚意有了,也不强迫人家。
最终,法俄两国还是签订了条约,规定俄国有帮助法国对奥地利作战的义务。当年帮人家打法国,现在又帮法国打人家。
在离开埃尔福特的前天晚上,拿破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头凶猛的熊撕开了他的胸膛,要吃掉他的心肝!
曾经研究过中国易经的拿破仑,却最终没有解开这个梦,可能是当局者迷吧。
俄国,不就是最大的黑瞎子吗?那庞大的面积,悍不畏死的民众,以及让人蛋疼的天气。
联想到熊,难道是拿破仑的潜意识在作怪?
三国演义上说,曹操要挂掉时,梦见三匹马同槽吃食,找人解梦,解梦的人说是马腾马超父子,曹操信了。殊不知,实际上是那司马懿父子。虽然小说家言未必可信,可要是真的,那就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了。
条约签订后,两位皇帝各奔东西。这样,拿破仑就暂时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集中精力,专门对付西南——伊比利亚半岛的局势。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11月份,拿破仑抵达前线,亲手点燃第二次西班牙战役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