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光荣负伤,差点被俘,然后逃跑,遇到老布。老布慧眼识英才,相当给力,于是和他成了好朋友。
不过另一个后来的德意志大腕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被达武的军队俘虏了。这个后来的德意志大腕,就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
现在还不到他发光的机会,就不说他了。布吕歇尔拼命地逃,法军拼命地追。布吕歇尔和魏玛公爵一路上收拢残兵败将,很快队伍达到了2万多人。
可是,比起法军来,这点兵还是太不够看了。追击布吕歇尔的,正是贝纳多特的军团。在奥斯特里茨和这次两次大规模集团作战中,贝纳多特的军团是唯一一个不曾经历过什么铁血事件的军团。
现在,普军战败已经成为事实,如果贝纳多特还是表现得不是一个间谍就是一个饭桶的话,估计拿破仑阉割他的心也有了,所以,贝纳多特还是比较尽职尽责地追赶布吕歇尔。
在其他地方,普军败得一塌糊涂。10月25日,英勇的达武第三军团进入柏林城,第三军团笑傲整个欧洲。
两天后,拿破仑率领近卫军进入柏林。在柏林,有腓特烈大帝的半身塑像,拿破仑首先要干的事情,便是向这位德意志武士脱帽致敬,然后,再狠狠地蹂躏人家的子孙。
狠呐。
10月28日,霍恩洛厄亲王率军投降。
布吕歇尔带兵想要逃去丹麦,可是丹麦国王不敢得罪拿破仑,便拒绝布吕歇尔入境。
在此之前,他已经两次拒绝了贝纳多特的劝降。
最后,他撤到了卢贝克。
贝纳多特别无他法,只好进攻,俘虏沙恩霍斯特。
布吕歇尔带着数千人再次逃脱,弹尽粮绝跑到一个村子,但是贝纳多特阴魂不散,准备加上大炮轰他娘的,布吕歇尔别无他法,只好接受贝纳多特的第三次劝降。然后,被法军逮住。
这毕竟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法军不好怎么虐待他,布吕歇尔被关押期间其实过得很好。
至于英明神武的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美丽的额王后路易莎,则逃到了波罗的海边上的柯尼斯堡,即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受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庇护。
“兄弟,快来救救俺!拿破仑他欺负人!”普王眼泪那是哗哗的。
普鲁士并未被法军完全占领,而俄军也正自东而来,准备和法军干仗,新的战役即将在波兰境内展开。
第四卷到此结束,第五卷《血与火》明天开始。
344、艾劳会战(1)
从奥斯特里茨到耶拿再到奥尔斯塔特,法军已经很疲惫了。虽然获得了不少胜利,可是,前面的路还很长,必须打赢俄国人才算结束。
1806年11月5日,拿破仑派出大军向东推进,搜索并攻击能见到的一切敌人。法军已经很是疲惫,拿破仑不得不新征召8万新兵参加这场战争。
接下来等待法国人的,不仅仅是胜利和荣誉,还有痛苦和死亡。
拿破仑还不知道这一点,他在柏林待得很爽。
11月21日,拿破仑颁布了《柏林敕令》,大陆封锁体系正式出台。
其目的是封锁不列颠群岛,禁止欧洲大陆任何国家与英国通商。他要困死英国人,虽然他不能击败这些讨厌的英国佬,可是,他要在经济上制裁他们,以报特拉法加一箭之仇。
但是,巴黎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参议院建议皇帝见好就收,建立欧洲持久和平,但是拿破仑对他们说:“滚你妈的!”
第二年一月份,英国也宣布封锁法国及其盟国的海岸。英国的经济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作为报复,他们也给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
这一项政策如果坚持好的话,英国人会遭受灭顶之灾,但是法国人和其他国家的欧洲人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说生活质量下降了,连糖也吃不起了。
欧洲的老百姓们,不愿意这么做!他们不愿意为了拿破仑这个暴发户皇帝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那些身居高位者见有利可图,纷纷加入了走私军团,走私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商品,获利颇丰,甚至连拿破仑的兄弟也加入了走私大军。
这是后话,这里先说东征情况。
由于1795年俄普奥彻底瓜分波兰,所以呢,波兰这个国家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下一阶段的战争就要在原波兰的土地上进行了。
法军沿着波兰境内最长的河流攻击前进,他们发现普军15000人严阵以待,在他们的身后,是贝格尼森的62000大军。
是的,这支军队的俄军指挥官就是大名鼎鼎的贝格尼森。
是的,这支军队的俄军指挥官就是大名鼎鼎的贝尼格森。
莱昂蒂.莱昂蒂耶维奇.本尼格森,生于不伦瑞克一个古老的德意志贵族家庭,1745年出生,为汉诺威军队服过役,参加了七年战争。
后来,以中校军衔加入俄军,从此后为沙皇东征西战,立下汗马功劳,被授予少将军衔,而且,是名将苏沃洛夫给他授的衔。
后来,叶卡捷琳娜挂掉,保罗一世继位。保罗不喜欢他,贝尼格森被迫退休。
然后,他就参加了宫廷政变,并亲手将不喜欢他的保罗一世掐死。
亚历山大一世哭着继位,将贝尼格森提拔为骑兵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