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将领是共济会的成员,拿破仑还不是想治谁就治谁?
对于还在死死支撑着不肯妥协的英国,拿破仑也是很不高兴,他很早就有了进攻英伦三岛的计划,只是时机一直不是很成熟而已。自从布吕埃斯死后,布律克斯就成了拿破仑麾下的海军第一大将。
321、天下我有(4)
布律克斯,出生于法国殖民地圣多明各,家里世代当军官,比拿破仑大十岁。此君从小就喜欢大海,16岁时就加入了法国海军,从此便一步步打拼,到拿破仑上台时,他已经升为海军中将。
他是支持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的,只是性格强烈了点。比如说有同僚问他准备给拿破仑怎么送礼时,他就会瞪着眼睛说:“送你妈的!”
在法国,并不是说只有升到上将才能多么牛叉,那时候这是熬资历的,很多有上将军衔的都退休不能干了。而且,权力的大小并不是以军衔的大小为基准的,好多1804年封帅的大将此时也还是少将军衔。
拿破仑此时执掌了军权,军中嫡系大将的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提升,但是军队已经牢牢控制在这些大将的手里了。他的那些嫡系大将,直到1803年,才算是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如果说出海作战的话,布律克斯当然不让是那时的法国No.1,没有之一。不过,正因如此,拿破仑需要一个海军部长,作为脾气火爆的海军中将布律克斯,并不适合。
所以,拿破仑便在根本和英国皇家海军不能相提并论的法国海军中?瘸子选将军,找出一位海军部长,这个人,就是德克里斯。
在法国,最高的军衔就是少将了,据说现在还是如此。那个中将、上将只是临时性的军衔,元帅更是一种荣誉军衔。不过,饶是如此,中将以上的确实更加的有面子。因为,拿破仑创造性地建立了大军团这样一种建制,而中将就是师长了。所以,大军团的军长为了指挥动师长,必须得比师长军衔高,或者说不一样,于是,冠上中将以上的临时性军衔,就显得名正而言顺了。
而拿破仑的将军中,二十六位最终封帅的人中,没有一个海军元帅。实际上,拿破仑封的,都是陆军元帅。在法军原来的军衔体制中,是有海军元帅这个军衔的,甚至还有大元帅的军衔,只是拿破仑并没有将这些军衔授给任何人。
那时,最著名的海军元帅,都出在英国。
这里说回德克里斯,德克里斯此人,参加过那次阿布基尔海战,他是少数得以逃脱的将领之一。不过,在马耳他,德克里斯被英军给堵上了,最终力战不敌,被俘。
德克里斯被关押数月之久,旋即获释。当俘虏并不丢人,而且回去后还相当吃香。德克里斯本是高素质的、出身高贵的贵族军官,在海军中很有两把刷子,算是瘸子中的将军。
他当海军部长,再适合不过了。于是,1801年10月,拿破仑任命德克里斯为海军和殖民地部长。
这个贵族出身的军官,做事小心翼翼的。
小心翼翼到拿破仑说啥就是啥,说让干啥就干啥,一点儿不发表个人意见。而且,这厮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还他娘的善妒,只要别人比他强,他就受不了。只要别人不服从他,他就要把别人搞下去。
而且,对于坚决服从命令的人或者是他觉得应该感激的人则没有原则的保护照顾,即使这人是个庸才。比如说,我们的逃跑将军维尔纳夫。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也是不二的海军部长人选了。拿破仑并不乏看人的眼光,只是,造成这种局面实在是形势使然。
大家想啊,英国,那是海上霸王呀,在大海上牛逼了两百多年了,而法国,在海军方面只是小学生而已。尽管拿破仑绑架了不少欧洲沿海海上强国,可是,一个小学生,加上两三个初中生,能干过一个博士吗?就算是不比学识,群殴也打不过啊。
拿破仑在1801年以后这几年日子都过得很滋润,战争暂时不打了,法国也唯他独尊了,约瑟芬也比以前更良家妇女了,这一切都使拿破仑爽歪歪得很。
可是,拿破仑并没有飘飘然,他的眼睛,始终紧紧盯着英吉利海峡。
这一年里,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挂点零的达武结婚了,新娘的名字叫艾美.勒克莱尔。她是查尔斯.勒克莱尔的姐姐。
查尔斯.勒克莱尔,是拿破仑最喜爱的妹妹波利娜.波拿巴的丈夫。波利娜和他结婚是在1799年,勒克莱尔是个很年轻、很有潜力的军官。
拿破仑是在土伦认识他的,当然,有不少将军都是在土伦和拿破仑结识并为之所用的,如马尔蒙将军。
这个查尔斯.勒克莱尔如果不死的话,肯定也会是个元帅。正如后来如果莫罗将军不是坐而不发而是检举揭发撇清自己的话,也会是元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