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只是,这种说法只能根据推理得到,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有的时候,在社会舆论中充斥着各种谣言,它们混淆了历史真相,让读者无从选择相信哪种说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历史真相的有限性,因为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真正的历史也许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了,这时候,一部信史显得是那么难能可贵。

有人说,《史记》是信史。可是,那些栩栩动人的记叙类史实,真的是真实的吗?司马迁又没亲眼所见,只能通过其他资料获得,凭什么说《史记》就是信史?

当然,俺可不敢黑太史公,太史公那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为了自己写历史的“道”,坚决不向汉武帝让步,这一点就比大多数人强。所以,《史记》的可信度,那是相当可以的,但这并不能说《史记》中就没有瑕疵。

在这里也重申下自己的写史态度。我本就是一个草根,所依据的资料都是来自于既成的法国史和网友们编纂的资料,当然,其中一部分也是我个人根据史实所做的推测,和那些宣扬共济会阴谋论的学者一样。我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了解法国,了解罗伯斯庇尔,了解拿破仑,了解法国人的反抗精神为全世界做的榜样,我写的虽然算不上信史,可是历史事件严格按照专业史学家编纂的史书为参照,可信性还是有的。不然,也就失去了写这样一部书的意义。

如题,读者如能加深对法国的认识,对革命的认识,且能感到读起来还是有趣味的,那俺的目的就达到了。

有传言说拿破仑也是共济会的成员,这一点俺也不知道,因为没有证据。共济会是个神秘组织,自然行事鬼鬼祟祟,事后也不留档案,实在混蛋。

法国的共济会,自然要受制于法国政府,此时应该受制于拿破仑,说它控制法国控制拿破仑,那也不是没有可能,那证据呢?

英国的共济会,也就是共济会总会,现在已经分裂成了两派,彼此争斗不息,美国的共济会,于是英国的分会。他们的斗争直到1813年才和解。1877年,英美共济会和法国共济会从此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原因以后再说。

说共济会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那是可能的,但是也嫌证据不足。

所以,在这里俺就不搀和共济会阴谋论了,该说的时候再提起。

这里再说回拿破仑。拿破仑刚开始接触共济会时,并没有执掌很高的权力。那么,拿破仑究竟有没有加入共济会呢?

按照俺的分析,拿破仑可能是入了会的。共济会走的是上层路线,作为一个年轻、上升空间很大的军官,自然会被拉拢。而拿破仑也要得到共济会的支持,自然会欣然加入。后来,共济会的高层领导康巴塞雷斯对他投怀送抱,他自然也是受之若饴。

不过,拿破仑后来发达了,自然不会再为共济会所控制了,形势变了。自此,估计拿破仑连共济会的集会都懒得去了,只是通过康巴塞雷斯、约瑟夫.波拿巴和约瑟夫.富歇来控制这个组织来为自己服务。

这时,在维也纳,也有一个共济会会员,此人正是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贝多芬这时候已经开始失聪了。但是,哥们还是很亢奋。法国大革命给了他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此时,拿破仑在他心中,就是个英雄。

而此时的拿破仑,正在巴黎唯我独大,颇有点天下我有的感觉。

对于不服从自己的军中将领,拿破仑自然会对他们施以惩戒,不让他们坏自己的大事。不过,还是有一些人会在拿破仑想用的时候再度出山为其效力的。

第一个受到惩治的人,自然是奥热罗这个土匪。这哥们不但不支持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反而还在议会中反对之,所以,拿破仑上位后,直接把他从军团司令、议会议员贬成了驻外领事,先去德意志,后去荷兰,是那种很低级的官员。奥热罗无精打采,在那里混日子,殊不知,拿破仑并没有忘记他。

第二个受到惩治的,居然是马塞纳。不错,就是拿破仑很器重的马塞纳将军。原来,马塞纳虽然能打仗时还抱着女人睡觉,却不太能接受拿破仑的独裁。他,和贝纳多特一样,对拿破仑的种种行为脑袋还转不过弯来。

拿破仑自然不能容忍他转不过弯,于是他要帮助其转弯。于是,在马伦哥会战后不久,马塞纳便因为贪污军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被免职。

后来,马塞纳再次入伍,却被安排在预备役,不让他直接指挥帝国的精锐,直到考察结束,或者是没有办法。

第三个要加以调整或变相放逐的,是贝纳多特将军。贝纳多特是约瑟夫.波拿巴的大舅子,可算是和拿破仑也有亲戚关系,可是在雾月政变中保持了中立,就凭这,拿破仑也要打击他。于是,很快贝纳多特被任命为参议院,被褫夺了军权。1803年,又被任命为驻美大使,只是由于和英国的对立才没去成。

第四个,自然是著名的共和派将领布律钠。1801年,拿破仑就让他当了议员。第二年,干脆把他打发到了土耳其,当起了外交使节。

法兰西凶猛》小说在线阅读_第2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傻傻的夸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法兰西凶猛第2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