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该建议的人,就是弗朗茨二世的弟弟查理大公。
要奥地利和拿破仑和谈可以,可是要她在波兰撤兵,那是万万不可以的。一番权衡之后,弗朗茨二世终于下了和谈的决心。
于是,图古特忍气吞声地派出谈判专家科本泽尔去乌迪内同拿破仑面谈。
为了取得预期的目的,奥地利愿意付出很高的代价,不仅同意将比利时和荷兰以及莱茵河西岸、爱奥尼亚群岛全部划归法国,还承认拿破仑一手制造的内阿尔卑斯共和国。
拿破仑也意识到,此刻就靠自己手上那点兵力,终结拥有着悠久历史的神圣罗马帝国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他也做了见好就收的决定。同时,他看到奥地利是如此大方,便自己做主把威尼斯给了奥地利,并从奥地利撤兵。
他在做这一承诺的时候,并没有知会督政府,所以,他是先斩后奏。
得知这一消息的督政府不禁大发雷霆,大骂拿破仑自专。可是,这也没有办法,他们不可能和飞扬跋扈的将军闹翻,这样他们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从这时起,督政府就开始暗暗提防拿破仑,以后更会慢慢削弱他的权柄,让他感到极度不爽。
拿破仑的风头盖过了共和国的所有将领,所有人在羡慕的同时更是大为嫉妒,其中一个将军就添油加醋地说拿破仑是新亚历山大大帝,是个热衷于征服的人。很多法国高层的人,都对拿破仑怀有了戒心。
拿破仑得到了他想要的——权力,那种一声令下,数百个人头就要落地的威风,实在是让他感到甘之如饴。
不管怎么说,意大利的征服战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成千上万意大利佬的苦难、十数万法奥士兵的伤亡,成就了如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
拿破仑算是风光了一回,但是巴黎则明显的局势不稳。在督政府对外战争军事胜利的光环下,巴黎暗流涌动,各路人马纷纷撸开袖子较量,各国间谍更是活动频繁。督政府内部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新的危机。
1796年9月,正当拿破仑还在亚平宁半岛上苦苦作战时,一个瘸子回到了法国。甫一登上法国的领土,瘸子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叹道:“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这个瘸子,就是在大革命期间很早就跑路的塔列朗,著名的革命主教。
他一开始是逃到了英国,不过,作为一个贵族革命者,英国很是讨厌,后果也很严重。所以,在英国呆了一年多时间后,他就被英国政府驱逐出境。而法国政府又签发了对他的逮捕令,无处可去的主教只好远涉重洋,到了新乐土美国。
他是个聪明人,在美国搞些投机倒把的生意,倒也其乐融融。不过,他不是一个闲的住的人,时刻关注着法国的局势。
1795年,针对于他的通缉令被督政府取消。塔列朗感到,他的机会又来了。终于,在第二年的九月份,他终于回到了久违的祖国。
回到巴黎后,尽管5个督政官都对他没有好感,认为这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是那时外交人才奇缺,而塔列朗在这一方面很早就有了建树。所以,督政府不得不给了他一个外交官的职位。
当拿破仑在意大利的捷报一封封传至巴黎时,塔列朗就在想:“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嗯,真想尽快见到他。”
塔列朗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加入到分化瓦解反法同盟的大业中。
当奥地利决定和法国和谈时,英国人感到无比地痛苦。先是普鲁士和法国握手言和,现在奥地利又和法国眉来眼去,第一次反法同盟名存实亡,只剩下了英国孤单单撑着,这让小皮特很是头疼。特别是,由于西班牙参战,英国的贸易受到影响,而英国又得花钱支持别国打仗,再加上小皮特不肯加税,英国陷入了财政危机中。刚刚依靠借债摆脱危机,其他各国突然全都不打了。
雪上加霜的是,爱尔兰又闹起了独立,小皮特不得不派兵镇压。而英国水兵又发生了暴动,这次暴动的原因是水兵待遇低下。不过,英国政府向来具有妥协精神,“老大,什么?你有这种要求啊,那好,俺改就是,不过,以后可不能给俺添堵了。”一场危机就此解决。
这是督政府出兵英伦三岛的绝佳机会,可是,此时的督政府,正处在和两院的冲突之中,无暇他顾,白白浪费了这个好机会。
1797年5月的时候,议会进行了选举,右派大获全胜。已经被保王党劝降的庇什格吕当上了五百人院的议长。督政官们也发生了分裂,卡诺主张同新的多数派协商一致,而勒贝尔则主张实行专制统治。结果,两院又用外交官巴勒特米取代了勒图尔纳成为督政官,而后者是卡诺的好友。卡诺感到自己在政府里举步维艰。
“平等派密谋”被镇压后,五百人院中共和派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了。保王党认为,与其冒险武力造反,倒不如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权力。所以,他们卖力活动,终于在1797年5月份的选举中大获全胜。下一步,他们就要撤换共和国的部长,赦免逃亡贵族,恢复天主教。
尽管庇什格吕当上了五百人院议长,却在一开始的时候缺乏发动政变的勇气。他想:“还是先用和平的手段吧。”
两院很快行动起来,先是撤消了禁止流亡者亲属担任公职的法律,又废止了惩治天主教神甫的各项法令。鉴于此,共和派占据优势的督政府,不禁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对于保王党的进攻不能无动于衷。
除了卡诺和巴勒特米之外的督政官都决定要和王党较量一番,而卡诺却不这么看,为了维护共和国的安定团结,他认为,只有妥协退让才是出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卡诺此时算是对局势看走眼了。
这时,在意大利不断推迟谈判的拿破仑在如海的文件堆中找到了一份文件,看到文件的内容他不禁大惊失色,原来,这份文件可以有力的证明,他的老师庇什格吕议长,已经被王党说动叛变。他没有迟疑,立刻派快马将文件送给了巴拉斯。
拿破仑为什么会不愿意尽早结束和谈呢?原来,谈判一结束,拿破仑可以肯定督政府肯定会把他召回巴黎,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他现在在军队,仍有独立的大权,他还没有过够瘾。
那他又为啥出卖自己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