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处决顺序,丹东是最后一个,而德穆兰排在第三位。和当初吉伦特派被处死时一样,现场站着成千上万精神麻木的群众。他们也都向群众致意,以保持自己身为政治家的最后的尊严。
很快的,就有两个人的人头落到了篮子里,轮到德穆兰了。他看看丹东,苦笑了一下,“大哥,兄弟先去了!”随后便走到了自己亲眼看过无数次的断头机下,被刽子手将身子按固定在断头台上,在大斩刀落下的关键时刻,他那本已涣散的神采竟已恢复如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容光焕发了一回。
“扑通”一声,这个最早提出建立共和国主张的人,这个带领群众武装冲向巴士底狱的人,这个小报记者,这个丹东的亲密朋友和战友,就这样魂飞天外。
眼看着众人一个个地走上断头台,自己面前的人越来越少,丹东不禁咽了口唾沫,突然莫名地紧张起来。
终于轮到他了。他告诫自己:“勇敢些,不紧张,丹东,你是好样的!”然后,几乎是跑着上了地上鲜血淋漓的断头台。他看见,沾着德穆兰等人鲜血的大斩刀正在头上,阳光照射在上面,发出夺人心魄的寒光。
丹东苦笑了一下,对桑松说道:“刽子手大哥,等会儿我死之后,你把我的头拿给人民看看,它是值得给人民看看的!”
刽子手桑松只是奉命行事,他也谈不上对这些风云人物有着什么感情,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杀人而已——合法地杀人。所以,对于他们的要求,只要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会统统满足的。所以,他机械地点了点头。
桑松想,那个罗伯斯庇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自从他上台以来,我的工作量就增加了那么多,不知道有没有他自己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一天。
丹东见自己临终愿望得到了满足,便自然地趴到了断头台上,静等自己生命的结束。
也就是一两秒钟的时间,一切就已结束。丹东,终于不朽。
桑松从篮子中拎出了丹东的头,在断头台上走了一圈。他那颗硕大无比的脑袋像狮头一样,虽然了无生气,却也须发倒竖,令人看之难忘。不少人都在断头台下唏嘘不已。
和嫂子一起生活的马拉的妹妹对人说:“如果我哥哥还活着,丹东就不会死。”
丹东一直是有较多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是,肯定他的人大都是重量级的。马克思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平原派的领袖,列宁则说丹东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策略家,没有之一。不少史学家也说他是平民中的米拉波,是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天才。
丹东自是个有能力和能量的人,只是,他和罗伯斯庇尔由于政见不一,注定走不到一起,而如果他们能联手的话,那一切都很难说了。
206、集权(1)
丹东派和埃贝尔派的覆灭,给法国政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雅各宾派中的罗伯斯庇尔一派,通过对左派和右派的打击,消灭了持不同政见者,完成了集权,或者说独裁。现在,罗伯斯庇尔等人几乎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不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了。
丹东死后,杀戮并没有结束。肖梅特、埃贝尔和德穆兰的老婆、狄龙将军等人也被逮捕审判,并被判了死刑。丹东死后一周,他们也被拉在一起处决了。肖梅特被认为是极端派的破坏分子,搞非基督教化运动别有用心,所以才被捕处决。
德穆兰的妻子并不怕死,她也想追随德穆兰而去,只是,她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也只能听任天命了,希望他可以快快乐乐地长大。
想当年,当她和德穆兰结婚时,布里索和罗伯斯庇尔都曾到场祝贺,只是想不到,才短短4年时间不到,布里索和德穆兰就已身赴黄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罗伯斯庇尔呢?她想到这里苦笑了一下。
他们的孩子后来去了海地,终老于那里。
自革命爆发以来,革命政府率先行动,对付平民并镇压平民领袖,这还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次。从此后,巴黎各区的人民运动彻底歇菜了,雅各宾派和无套裤汉的同盟,也不可避免地破裂了。
除掉了丹东和埃贝尔之后,雅各宾派又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革命、打击内外地人呢?
再说这个之前,先提一下雅各宾派的成分。丹东和埃贝尔死后,真正听从罗伯斯庇尔的人并不是很多。其他像卡诺和科洛等人其实是见风使舵的人,对罗伯斯庇尔不真心。而像塔里安、富歇和巴拉斯等人,本身就是“歪瓜裂枣”,身斜希望影子正的一类人,他们在得知罗伯斯庇尔准备对付他们的同时,立刻同仇敌忾,抱成团共同反击罗伯斯庇尔。
被未遂政变搞得心事重重的救国委员会,决定重新改组政府。芽月12日,卡诺代表救国委员会向国民公会建议: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应付危难局势,要再次改组革命政府。他说:“在法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很难建立一个能使各个不同部分协调一致的政府,以集中和指挥国家的力量奔向一个既定目标。所以,必须集权,把共和国越来越紧地捆成一团,保证他的统一性。”
他在报告中建议撤销6个部长的职务和临时行政会议,由从属于救国委员会的12个委员会取而代之。这12个委员会是:
1、民事行政、丨警丨察和法庭委员会;
2、公共教育委员会;
3、农业和工艺委员会;
4、贸易和粮食供应委员会;
5、公共工程委员会;
6、公共救济委员会;
7、交通运输委员会;
8、财政委员会;
9、陆军委员会;
10、海军和殖民地委员会;
11、武器装备委员会;
12、对外关系委员会。
这12个委员会的工作,也就是救国委员会原来的工作。卡诺又提出了改建革命政府的法令草案,共21条,经国民公会一致通过。
共和二年,直属于国民公会的一共有21个委员会。可是实际上,真正正常运转的,只有救国委员会和总保安委员会。
207、集权(2)
总保安委员会的成员与救国委员会一样,都是规定每个月改选半数。最初他的成员是由国民公会选任的,可是雅各宾派夺取政权之后,改为了由救国委员会提名、国民公会审议任命。到热月9日止,在职的共12人,他们包括瓦迪埃、迪巴朗、勒巴、阿马尔和大卫等,这个大卫就是画《马拉之死》的那个大卫。总保安委员会的任务是:下令有关部门逮捕***阴谋分子、保王分子和外国人阴谋的同谋犯,以及一般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犯。《嫌疑分子法》公布以后,总保安委员会任务更加重了,权力也大了。这个部门就像是中国的环保局,以前是冷水衙门,现在则权势熏天。
总之,这就是一个类似特务机构的恐怖部门。
一开始委员们干得还蛮爽的,可是渐渐地发现,他们的权力受到了挑战,而挑战他们权力的,正是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救国委员会。颁发逮捕令本是总保安委员会的职能,可救国委员会却不止一次地越俎代庖,直接绕过它签发逮捕令,令大多数的委员们敢怒不敢言。
他们抱的是这种心态:大家都是从大革命走出来的,凭啥你们就能霸着救国委员会的职位不放?为什么就不能半个月选举一次,让国民公会的议员们都过过瘾?风水轮流转,怎么着也得轮到我了吧?
可是救国委员会也有理由,什么时局动荡,硝烟四起,强敌环伺,内乱不止,这都是不换领导的借口。
可是长此以往,就冷了众议员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