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莱拉也是波尔多人,不过,他和弗雷兄弟一样,都是犹太人,革命也给了犹太人以公民权,因此他们得以参与政治。他原先是个珠宝商,搞奢侈品的。不过,奢侈品的暴力再大,也比不上政治投机。吕不韦曾问他老子:“老爸啊,你说我种地可获利几倍?”他老爸说:“可获利十倍。”他又问:“那我经营珠宝玉器等奢侈品呢?”他老爸说:“百倍的利。”他又问:“那我扶助一个王子登上王位搞政治买卖呢?”他老爹倒吸一口冷气:“千万倍的利。”可见,这些人和那些头顶政治光环的大佬一样,都有政治投机的好头脑。
迪比松是剧作家,他和身为救国委员会委员之一的科洛德布瓦很有共同语言,后者也是个蹩脚的剧作家。他参加过8月10日起义,后来一直任雅各宾俱乐部的秘书。
迪比松和佩莱拉曾经一起和迪穆里埃会晤过,两人都参与了迪穆里埃“进军巴黎,恢复王政”的阴谋。
这些人与外国流亡者交往频繁,而这些外国流亡者的行迹总是那么的可疑。这些人包括听命于英国人的银行家沃尔特.博伊德、普鲁士的银行家佩勒戈、西班牙贵族大破落户居兹曼和荷兰银行家德.科克等。其中,德.科克还是埃贝尔的好朋友,他在巴黎郊区有一处豪宅,而埃贝尔就是那里的常客。
救国委员会通过调查得知,所有的激进措施,从“鼓吹征服与兼并”直到非基督教化运动,背后都有这些外国间谍和本国堕落分子的影子。另外,旨在对抗雅各宾俱乐部和救国委员会的各项运动,也都是他们组织的。他们想要搞坏法国的经济,搞垮法国的政治结构,搞乱法国的社会。
所有这一切,都让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救国委员会和国民公会大吃一惊,然后是出离愤怒。
接着,德洛内、朱利安、巴齐尔和告发者夏博都被逮捕了。值得一提的是,牵扯到此案中的代格朗蒂纳和巴齐尔,都是丹东的朋友。
此时,圣鞠斯特已经出差到阿尔萨斯打仗去了,他在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给他大佬罗伯斯庇尔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当人们信任那些腐化堕落的人的时候,信任的价值就连一坨狗屎也不如!”
11月21日,罗伯斯庇尔发表文章,说:“外国宫廷是我们的灾殃和我国内部纷争的真正制造者。他们有两种军队,一种在边境线上和我们的军队真刀明枪地干仗,而另一种则在我们的内部,躲在我们后面暗放冷箭,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它在我们的组织中见缝插针,无处不在。”
发表该文后,他又点名指责了普罗利、德菲欧、佩莱拉和迪比松,很快,雅各宾俱乐部就做出了开除这四个人的决定。当时,救国委员会并没有立即逮捕这四个人。
巴齐尔一出事,丹东就紧张了。丹东虽然擦屁股擦得比较干净,可实际上他也是“劣迹斑斑”的。作为一个没啥政治主张的大佬,丹东相信金钱的力量胜于武力的力量。自从被赶出救国委员会后,他就一直很低调。再后来国民公会又把他选入了救国委员会,丹东觉得这是施舍,便没有就任。正好,此时他的身体有了些小毛病,便回家修养去了。本来,他还可以再休息一段时间的,只是巴齐尔一出事,他便在家坐不住了。等他匆匆赶回巴黎之后,正好赶上非基督教化运动,他便动员自己的力量和罗伯斯庇尔合作,遏制这股疯狂的势头。
丹东此时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在6月2日起义的时候,他没有出过力,后来还能当大哥完全是以前的声望使然。这时,他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了。
对于布里索等人的死,他是推了一把的,可是,却也为他们暗地里流了不少眼泪。科德利埃俱乐部是他最先组建的,可是后来却让埃贝尔鸠占了鹊巢,他并不是一个热爱看人流血的人。自从布里索等人被推上断头台后,丹东的政治倾向越来越温和。
本来,埃贝尔要想抢班夺权,必须干掉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温和的丹东就成了他的首要目标,受到极端派的攻击。而丹东是温和派最合适的领袖,德穆兰等人紧紧团结在他周围,向非基督教化运动开了战,丹东在论战中还说了一句名言,要“爱惜人类的鲜血”。这样,他和极端派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了。
丹东以前收过十六、米拉波等人的贿赂,还和迪穆里埃勾勾搭搭,可谓底子并不干净。而埃贝尔刚刚经历了东印度公司事件,元气大伤。他们两个都认为应该抓住机会,尽快搞死对方。而罗伯斯庇尔这个身家清白的人,则冷眼旁观,他察觉了埃贝尔的野心,也越来越感到,丹东已经不太可能和他走同一条道路了。
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些人难道都要将他们杀光吗?还是先警告他们一下?
丹东和罗伯斯庇尔走不到一起,乃是个必然事件。因为,罗伯斯庇尔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有道德的政治理想国,而丹东则是个政治投机者和革命策略家,他只是日复一日地以经验行动而已。吉伦特派下台后,丹东认为应该与吉伦特派和解,消弭内乱,不能让共和国内外作战。而这恰恰是激进派甚至罗伯斯庇尔难以接受的。丹东的钱很多,自然也就不可能像罗伯斯庇尔那样过清苦的生活,他的生活也变得安逸起来。丹东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他又再走吉伦特派已经走过的老路了。
正当巴黎窝里斗的时候,土伦的法军已经差不多集结完毕,并拿出了新的作战计划。
186、拿破仑初次亮剑(1)
其实,早在科尔托这个纨绔子弟还没有调走之前,法军就制定了作战计划。10月15日,再次更改了作战计划。拿破仑对于这个计划很不赞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首先集中兵力,攻占埃格莱特要塞,这是个炮火很猛的炮台,只要攻陷了这里,就可以用夺得的大炮(本来就是法国人的)掉过头来轰击敌人的舰队。然后就是攻占小直布罗陀(马尔格雷夫要塞),夺取克尔海角,这是整场战役的重头戏。然后,再集中大量火炮,猛烈轰击停泊在大、小停泊场内的英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与土伦守敌之间的联系,迫使英舰撤出港口。如能这样,则土伦守敌在一无退路、二无援兵、三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必然不攻自破。这时,法军即使只有不多的兵力,也可以迅速攻占土伦。拿破仑还进一步提出,为了有效地封锁大、小停泊场,使英国舰队无法立足,法军攻占小直布罗陀和克尔海角之后,应立即在埃吉利耶特海角和巴拉去耶海角各设一座大型堡垒,并且应分别配置30门发射36磅炮弹和24磅炮弹的火炮,4门发射16磅赤热炮弹的火炮,以及10门戈美尔式臼炮,以便构成足够的火力密度。
11月25日,法军新任总司令杜戈米埃将军在军事会议上正式采用了拿破仑的作战计划。对于这样一场大仗,采用一个炮兵少校的作战计划实在是令人跌掉了眼镜。然而,杜戈米埃将军是个职业军人,他非常地识货,知道拿破仑的计划是最好的,最能成功的,他已经预见到,这个科西嘉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12月初,新组建的炮兵连已经准备就绪,发动攻击的都是最新式的大炮。现在万事俱备只差东风,他们等待马塞纳旅长的援兵到来。只要马塞纳的龙虎之师一到位,战斗就会立马展开。
12月上旬,马塞纳终于到来了。此时,法军总人数已达到了38000人,超过了土伦守军一倍以上。又过了几天,法军的突击队和炮兵均已赶到战斗位置,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12月14日,杜戈米埃将军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土伦战役正式开始。
法军的大口径火炮,集中向小直布罗陀轰炸。现在的小直布罗陀,没有一处不散发着硫磺味,没有一处不在燃烧。而法军的突击部队却还没有上阵杀敌,他们在等。
反正靠拿破仑的运筹能力搞来了那么多的大炮和炮弹,不打出去简直浪费了,先轰上他娘的两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