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尔蒙夫人和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娅是老乡兼好朋友,她和老公都对拿破仑非常的好,还在自己家里为拿破仑专门布置了一间客房,可以让他时常来入住。后来,他认识了佩尔蒙家的千金劳拉小姐。
他父亲挂掉的同一年9月底,拿破仑通过考试提前毕业了,顺利成为一名炮兵军官。他穿上新军装之后,便兴冲冲地跑到了佩尔蒙家,和他们分享这一开心时刻,并获得他们一家人的赞赏。
巴黎王家军官学校的学生都是毕业包分配的,自古以来军校都是这样。再怎么搞市场经济,也绝不可能把军队给市场化了。拿破仑和他的同学亚历山大.德.马吉斯被分配到了位于瓦朗斯的拉费尔炮兵团。
这个炮兵团,实际上是整个法国军队的炮兵学校,而拿破仑和他的同学,都是炮兵团的教官。
虽然这时的法国已经风雨飘摇,可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部分的人们还是趁着暴风雨没来的时候抓紧寻欢作乐。拉费尔炮兵团不是战斗单位,现在又无仗可打,所以,军官们整天无所事事的,一到了晚上,要么打牌消遣,要么泡女人消遣。
拿破仑不是一个普通的军官,这些年来徘徊在他脑海中的想法一直木有变过。他,还是布里埃纳军校中那个10岁的小刺头。他一直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使科西嘉脱离法国独立。可是,凭借目前的他,只是一个炮兵教导团的少尉军官,又如何能办到?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拿破仑也不能免俗,很是在社交场合转了一阵,在当时盛行整个法国的贵妇沙龙中搞社交。
178、拿破仑rising(3)
结果,很快拿破仑就大失所望了。那些贵妇人都知道这小子没啥前途,怎么可能把宝贵女儿真嫁给他?拿破仑也曾经喜欢并真的追过一个女孩,可是,女孩真的不喜欢他,也许,她光是看见年轻军官的个头就讨厌他了。
拿破仑要想搞女人,首先得有权有势才行。有钱就不用说了,有了前两样,金钱自然会源源而来的。可是,对于现在的拿破仑来讲,那种权势对他来说只是个梦想而已。
拿破仑的思想也是一点点地转变的。这时候是一种想法,大革命爆发后又换了想法,督政府上台后又换了信念,当他带领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时,他就会这么想了:“切,老子不是人才,简直是一个天才,像俺这样的天才要是不当皇帝,上帝也不答应啊。”
拿破仑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虽然他的年薪是920里弗尔,比他父亲的年薪还要高,可是生活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仍然没有丝毫的改善,如果拿破仑再花天酒地的话,那么莱蒂齐娅只能带着一家人喝西北风了。所以,拿破仑对自己及时喊停了。
“切!什么美女淑女?老子才不在乎呢!”拿破仑自我安慰道。
虽然嘴上这么说,拿破仑却也是无比痛苦的。这一段经历直接让他对爱情失去了信心,直到约瑟芬的出现。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曾经一度坠入爱河,但是现在我领悟到爱情是极其荒唐的,事实上更糟,我否认有真正的爱情存在,我甚至认为恋爱对社会有害,破坏个人的幸福。爱情固然可以带给人无穷的乐趣,可是也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苦恼。”
他这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了。其实,拿破仑眼光也忒高了点,一般的无套裤汉出身的无套裤女他还真看不上,这也不能怨别人。
在炮兵团的日子是枯燥的,在别的军官夜夜风流时,我们的拿破仑在干些什么呢?愿望不能够得到实现(解放科西嘉)、泡妞被拒绝、不知道自己前方的路要怎么走,脑子里整天充斥着这些事情,让他很难有个好心情。
于是,他就开始探讨宇宙人生了,开始研究学术。他怀着忧郁的心情不断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发表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他写道:“宗教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安慰不幸者的作用,从而使宗教可以永远地奴役世上的人们,这就形成了一个僧侣的王国,也许,这个王国永远地不会灭亡。”
另外,他对于政治也颇有研究,这一切工作都没有白做,以后会用得着的,只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而已。
小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拿破仑抑郁不已。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没有什么抑郁的。可是,对于一个有着执着信念的人来说,这种环境就是生不如死了。于是,拿破仑就真的想死。这也是他第一次想到了自杀,以后还有这种情况发生。不过,拿破仑终于挺了过来,不然这本书也就没有写的必要了。对书籍的渴望代替了死的想法,拿破仑日以继夜地苦读着。
所以,多读一些书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是没有坏处的。
1796年秋,他终于等到了重返科西嘉的机会。那时,家中有事的话是可以向部队请假的,还能请长假,半年一年的不成问题。拿破仑在这里等待机会,日夜备受煎熬,这时,他收到家里的消息说他父亲临死前最后一个项目被政府采用了,政府有一笔钱要给他们家,他需要回家办手续。
由于太久没回家了,他请了一年的长假,得到了批准。这样,他就从土伦出发,于9月中旬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科西嘉。
夏尔的这个项目,是把沼泽地排干并将其改造成果园。通过这个项目,拿破仑获得了数千法郎的奖励。利用这笔钱,莱蒂齐娅、费舍和约瑟夫买了一两艘小船。
在科西嘉逗留一年后,拿破仑重新返回法国。不过,他对法国真的很难产生感情,便继续告假。他的请假又得到了批准,于是,在法国还没把屁股坐热的拿破仑于1788年初又一次的返回了科西嘉。
从科西嘉回法国后,正好赶上那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法国政府优柔寡断,三级会议步步紧逼。8月23日,拿破仑宣誓效忠“国家、国王和法律”。几天后,伟大的《人权宣言》颁布。
拿破仑为这一切的改变而拍案叫绝。他对自己的一个战友说道:“对于稍有勇气的士兵而言,革命是理想的曙光。”此时,他的理想仍然是使科西嘉独立,现在革命发生了,拿破仑认为可以利用革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1789年9月,他第三次返回科西嘉,当然也是请了假的,他对于法国炮兵军官的职务仍然不敢放弃。
拿破仑的大哥约瑟夫由于革命放弃了继续当神甫的计划,转而学习法律,想要干个律师。这时,他的律师课程还没结束就匆匆地赶回了阿雅克肖,和拿破仑并肩战斗。
接着,就是利用革命来做些事情了。岛上的王室总督还是比较保王的,他下令封闭了科西嘉的民主俱乐部,拿破仑利用这个机会向议会递交了告状信。可是天高皇帝远,再加上议会也对科西嘉顾不过来,所以拿破仑并不指望议会会解决问题。1789年11月,他决定干一票大的,带领群众冲击了岛上的法国驻军。结果,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拿破仑也被抓了起来,差点被以谋反罪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在家里人的上下打点下,才算全身而退。
当时,科西嘉岛上有三股政治势力。一股支持法国王室反对革命,主要跟天主教会有关;一股拥护法国大革命;还有一股要求科西嘉脱离法国人的控制彻底独立。拿破仑不属于上面势力的任何一种,他既要求科西嘉独立,又希望科西嘉以后就照法国那样搞。当时的小小岛屿上,也是一派剑拔弩张的气象。
第二年,长期流亡英国的保利也回到了科西嘉。这时,法国王室势力已被大大削弱,在法国有了敢和国王抗衡的,64岁的保利,科西嘉的民族英雄也就来趟这趟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