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虽然对他极端不满,可是仗还得接着打下去。对于乌夏尔这头猪,只能秋后算账了。乌夏尔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从南面支援约克公爵的奥地利军队。这支军队由弗雷塔格元帅指挥,也算是奥地利军中一员名将。
狭路相逢勇者胜,那还等什么?于是,两军发生了一场大战。
儒尔当和乌夏尔的法军全都云集在敦刻尔克南部翁德斯考特附近的地区。翁德斯考特是个小村庄,就像后来的奥斯特里茨和滑铁卢一样,只是个小村庄而已,却因为发生在这块地皮上的惊天动地的战争而得以名垂青史。
弗雷塔格和法军越打越吃力,此时,法军在人数上占优势。在武器装备不比法军强多少的情况下,弗雷塔格想要赢那是相当困难的。且法军经过总动员,又是在他们主场,士气旺胜,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生猛。
弗雷塔格不得不做暂时性的退却,退到了翁德斯考特这个小村庄。
与此同时,法军也加大了对英军阵地的攻击力度。乌夏尔和儒尔当指挥各自的军队向英军的中军发起大力冲击,渡过伊赛尔河,将英军赶得到处乱跑,各自攻占了两个英军驻守的小村子。英军在福尔肯豪森将军的掩护下,开始全线退却。福尔肯豪森自己则在强大的压力下不能和英军主力一起跑路,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他也退守到了翁德斯考特。
结果呢,他和弗雷塔格没有接好头,统一行动。弗雷塔格在没知会友军的情况下在当天夜间冒然出战,遭到法国骑兵的毁灭性打击,他本人也受伤被俘,幸亏奥军没有弃自己的长官于不顾,在午夜又将他抢了回去。
此时,法军已经连续作战24个小时,由于缺乏粮草供应,他们不得不抓紧进攻,以图速战速决。可是,在9月7日这天的猛烈进攻,硬生生地被英奥联军给抵御住了。
乌夏尔此刻已经决定放弃了,他对将军们说:“伙计们,我看英军已经没有什么大作为了,我们还是撤吧。粮草接济不利,再这么打下去,我们的士兵该骂娘了。”
然而,公会代表德尔布雷却不能同意,他说:“敦刻尔克之围尚未解除,英军主力仍未被歼灭,我们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他们在这里赖着不走吗?所以,作为公会的派驻代表,我要求你们继续攻击。”
“是啊,决不能让他们还在敦刻尔克附近逍遥快活,必须把他们彻底消灭!”包括儒尔当在内的众将领也纷纷支持德尔布雷的建议。
166、军事转机(2)
乌夏尔见将军们不能和自己一条心,而那两个公会派出来的代表又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只好下令再次发动进攻。
德尔布雷和勒瓦瑟是好样的,作为国民公会派出来的代表,他们并没有躲在阵后督阵,而是和普通的士兵们一样,拿起枪来就冲上去了。这些由人民投票选出来的代表的大多数都不是孬种,后来,圣鞠斯特去前线出差时,也做了和他们相同的事情,那就是过一过作为普通一兵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瘾。
在他们的鼓励下,法军士兵嗷嗷直交换,个个血红着眼睛,列成了排枪阵向英军阵地快速开进。一个士兵中弹倒下了,后排的士兵就越位填补他的空缺。这是实打实的攻坚战,所以法军仍采取了传统的线列排枪阵。
在大量兵力压制英军中央阵地的同时,法军约2万人开始用排枪和排炮攻击英军两翼。英军渐渐感到顶不住了。
当时,排枪的杀伤力确实有限。如果在不大规模排成战阵的话,那放枪的效果还不如拼刺刀。所以,就算在这时真的是枪林弹雨,法军在推进的过程中伤亡也真的有限。大多数人不是被枪打死的,而是被炮弹和榴弹给炸死、被刺刀给攮死的。
眼见法军攻到阵前展开了白刃战,人数占劣势的英奥联军再也坚守不住了,就此向比利时佛兰德西部逃窜。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巨大差异了。那就是在接下来要讲述的上百场大大小小战斗中,绝不会出现像中国和日本电影中出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结局,比如什么狼牙山五壮士啦,集结号中的谷子地啦,向我开炮中的王城啦,硫磺岛来信上的众日本鬼子啦,不会出现那种英雄人物的。一支部队在遭受毁灭性打击或者弹尽粮绝被包围时,如果在确定再打只有死的情况下,就算是逃跑也不会丢人的,回来后还是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即使是被俘虏了,也不会对自己的前程有什么影响。而在东方就不一样了,如果一个兵被人俘虏了,就算逃回来,那也是非常不受待见的,搞不好下次战斗就会被当炮灰。拿破仑虽没少干过拿人当炮灰的事,可是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了。美国人在二战中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投降,如果能安全回到美国的话,那也照样是英雄。中国军人投降后再放回来,估计是要遭监禁甚至挨枪子的。两种对军人的处理模式你认为哪种好呢?理由呢?
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英军终于被赶跑了。这时,猪一样的乌夏尔又犯了个好大的错误,他没有组织部队乘胜追击,事实上在进行攻坚战时有好几个团的兵力都没有投入战斗。他也没有截断包围敦刻尔克的英军的退路,以至于让约克公爵沿海岸狼狈但很安全地逃回了比利时。
乌夏尔玩忽职守,不知脑子里想的什么。在翁德斯考特战役胜利结束后,他也没派主力部队援救正在遭受四面围攻的勒奎斯诺瓦,以至于科布尔轻取该城。国民公会下令让他重整军队和科布尔决战,他又把军队开到了阿拉斯。这哥们军事能力不行,政治能力也照样不行,他不知道,国民公会已经准备把他拿下了。
9月21日,国民公会正式下了将乌夏尔撤职的命令,并逮捕了他,把他交给了革命法庭。
那么,北方军团总司令一职就又空出来了,由谁接任呢?
救国委员会的意思是让儒尔当接任。结果,这一任命提交到国民公会时,遭到了不少议员的反对。
“这太不像话了,面对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强大的联军,推荐这么年轻的人就任最为重要的北方军团的总司令,你们是不是在搞笑啊?”丹东派的议员蒂里奥气呼呼地说。
卡诺平静地说:“新的战争需要新鲜的血液,这些年轻人不但勇敢而且机智,用他们来对付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将,我认为赢的概率还是蛮大的。”
结果,国民公会表决,通过了对儒尔当的任命。
蒂里奥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说:“TMD,老子不干了!”他就此退出了救国委员会,这一特殊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
奥地利统帅科布尔自占领勒奎斯诺瓦之后,赶紧把他的军队调集到桑布尔河和埃斯科河之间,旨在攻取莫伯日。10月3日,奥军在打败法军后包围了莫伯日和已经在莫伯日周围挖好壕沟的法军。10月5日和8日,部分荷兰军队和汉诺威军队和奥军会师,科布尔在莫伯日和阿维纳以及朗德勒西之间建立了阵地,并把自己的司令部设在了瓦迪尼。
莫伯日是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北部省的一个市镇,位于瓦朗西安以东36千米的桑布尔河畔,距法国与比利时的边境约9千米。
这一下子就出了好多地名,令我也是较为苦恼的,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对这些地方有所了解,可介绍战争时又不能不提,我也不是个地理学家,所以,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尽量忽视这些地名,让读者只要知道战斗的过程,这样可能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