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平等派,又称平均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激进派,它代表小资产者的利益,成员主要有中小店主、手艺人、帮工、学徒等。这倒是比较对罗伯斯庇尔的胃口。平等派主张:未来的国家应该是共和国,废除王权和上议院,由人民选举的下院拥有最高权力,实行普选,消灭垄断、实行自由贸易等。

后来,这个派别被大独裁者克伦威尔给镇压了下去。

这种情况使政治上比较保守的小皮特不能容忍,他终于决定对法国大革命不再保持沉默了。

他这一转变还是很突然的,因为在1792年的二月份,他还确信英国会有15年的和平,并以此为根据裁减了部分海陆军队。

1792年11月16日,法国政府宣布:开放埃斯科河河口,并派出舰只驶抵这里。这样威胁到了英国和荷兰的利益。荷兰早就是英国的同盟国了。11月19日,国民公会又通过了援助“要求自由的民族”的法令,这使英国人无法容忍。

11月29日,小皮特的表哥、内阁大臣格伦维尔接见了法国驻英大使肖夫兰,对他说法国必须撤销16日的决定和19日的法令。后来小皮特在接见法国使臣时,也说了同样的话。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也在两院致辞,要求议会禁止国内的自由、民主运动。法国颁布12月15日法令后,小皮特立即增编海军和陆军2万人,把法国侨民置于警方监视之下。1793年1月,英国开始驱逐法国的外交官,驻英大使肖夫兰被勒令8日内离开英国。

1793年1月12日,还在没有处死十六的情况下,布里索在公会上说:“第一,英国对法国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第二,相反,法国却可以有充足的理由指责英国;第三,做好和英国人打仗的准备。”

1793年2月1日,布里索提出对英宣战案,得到公会通过。这时,第一次反法大同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根据历来的传统,英国同法国作战总要挑动大陆各国与法国敌对,必要时甚至不惜花钱收买。法国向它宣战后,英国立即着手和欧洲大陆各国结成同盟:3月25日和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4月25日和撒丁国王;5月25日同西班牙;7月12日和那不勒斯;7月14日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8月30日和奥地利;9月26日和葡萄牙。至此,第一次反法同盟就彻底形成了。

这里说回法国及法国周边局势。迪穆里埃带领他的军队出发后,没多久就占领了荷兰的一些城市,设指挥部于罗瓦尔特,并准备攻占阿姆斯特丹。

2月24日,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争,国民公会下令征召30万新兵。让国民公会想不到的是,这次征兵竟然带来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叛乱。

3月1日,奥地利统帅科布尔分遣3支大军直扑分散驻守在罗埃尔河沿岸的法国军队。第二天,法军便纷纷溃退,奥地利军占领了列日等地。随后的几天时间,法军一溃千里,法国占领的比利时东部又全让奥地利军队给夺去了。

此时,丹东和另一名公会议员正被派往比利时任特派员,目睹了这次法军的大溃败。几天后,丹东回到了国民公会,向其作了汇报。丹东严厉指责了陆军部长伯农维尔,说他军事估计错误,并建议再派特派员去巴黎各区说明迪穆里埃军的情况,并去各地火速征兵。

3月8日晚上,整个巴黎沸腾了。大部分巴黎人认为这种情况和1792年凡尔登失陷如出一辙。巴黎公社总委员会发表公告,说:“到军队里去!如果你们延迟,一切都会失去!”同一天晚上,在科德利埃俱乐部的鼓动下,巴黎又掀起了反对吉伦特派和迪穆里埃的运动。不过,山岳派和巴黎公社并不支持这个计划。

同一天,迪穆里埃接到政府命令,要他立刻放弃进攻荷兰,并仍旧作为北路军总司令返回比利时。那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回去时得把军队也一并带回去。可是迪穆里埃把法国政府那些人当成了傻子,比利时是回去了,可是他却把2万大军留在了荷兰,并委托弗雷尔将军代为指挥。

在抵达比利时之前,他给国民公会写了一封信,说他对离开荷兰表示遗憾,因为他的荷兰之战就快要赢了。他把比利时之败归咎于原陆军部长帕什,还百般维护自己的好友伯农维尔。同时,他还攻击康邦的12月15日法令,说这个法令造起了比利时的混乱,这样让他很为难云云。

他的这封信于3月15日被送到国民公会。公会主席布雷亚尔发现问题严重,直接把信交给了总防卫委员会而没在公会宣读。总防卫委员会决定在把事实搞清楚之前,先不要轻举妄动。于是,公会又派出丹东前往比利时,弄清楚那里的状况。

丹东本来和迪穆里埃就有交情,不过,对于迪穆里埃的叛变计划他却一无所知。丹东临走前还说过这样一个愿望:“不是我将他说服,就是我将他带回来。”

谁知,迪穆里埃此时已经遭受了惨败。他于13日抵达比利时后,立即着手组织法军反攻。16日,他占领了蒂尔勒蒙,但18日就在尼尔文登打了败仗。法军2000人阵亡,损失了许多门大炮,连炮兵司令米尔金也裹尸沙场了。法军在失利后向布鲁塞尔溃退。

20日夜,丹东终于在卢万见到了灰头土脸的迪穆里埃。丹东从他的角度出发,劝说他承认那封信是错误的,以此向公会低头和认错。丹东一直认为,迪穆里埃是个不错的将领,以后打仗还全指望他呢。

但是,身为前吉伦特派成员的迪穆里埃却鼓励丹东反对吉伦特派,他草草写了封信,让丹东带回巴黎,并说:“还是让公会在我们交谈完后再对这封信进行判断吧。”丹东见自己达不到目的,只好悻悻地拿着迪穆里埃的回信返回了巴黎。

其实,迪穆里埃在内心里是个彻头彻尾的保王派,他的行动如此表里不一,完全是被形势给逼的。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在法国向英荷宣战后,便立刻占领荷兰,把荷兰和比利时建成一个有17个省的共和国,而后再组建一支8万人的军队,建议法国与它结盟,条件是恢复1789年的君主政体,如果被拒绝了,他就会下令支持他的法军和比利时、荷兰军队打回巴黎,解散国民公会,消灭雅各宾派。

146、旺代叛乱(1)

在丹东会见迪穆里埃的十天前,一场大浩劫在法国西部发生了。这场浩劫让成千上万人被残酷地杀死,使共和国的天空中充满愁云惨雾。

3月10日,以旺代为中心的西部各省发生大规模武装叛乱。或者说,叫农民起义。虽然共和国在政治上比以前确实是更民主了,可目不识丁的农民不管这些,遇到天灾人祸,吃不饱肚子,只能铤而走险,从古自今皆然。直到掌权的能够让农民吃饱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次起义并不是由粮荒造成的,具体原因下面会提到。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后,由于当时经济政策不合理,伤害了农民的利益,从而导致农民起义。这和旺代是一个道理。所不同的是,前者被红军迅速镇压,而后者则在后来变了质,成为贵族达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

这次叛乱的直接起因是2月24日国民公会的30万新兵征集令。根据规定,志愿军打完一仗即可退役,这导致法军总数已从1792年底的40万人减少到1793年初的22.8万人。

在短期内征集30万军队,还是在居民中引起了莫大的恐慌。征兵法规定,志愿兵的应募契约保持不变,即打完一仗即可回家。但是国民公会又向志愿军发出了呼吁:祖国的呼声要求你们留下来。

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法国所有人都有献身革命直到玩完的觉悟的,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没有这种觉悟。如果不是法国的财政危机,十六也不会下令召开三级会议,如果十六让十四上身的话,法国也绝到不了这个地步……

法兰西凶猛》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傻傻的夸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法兰西凶猛第1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