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66】(岳飞篇之十)

金兵退走后,岳飞因公升为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这是一名文官官职,大约相当于市长级别,把一名战功卓著的武将,提拔为文官,简直是在开玩笑。由此可以看到南宋用人的混乱。

岳飞不愿意作文官,他想上阵杀敌,于是,就向宋高宗赵构写信。他在信中写到:“若蒙朝廷允飞今来所乞,乞将飞母妻为质,免充通泰州镇抚使,止除一淮南东路重难任使,令飞招集兵马,掩杀金贼。”

他说,朝廷如果不给我兵马,那就让我自己招募一支军队,去掩杀金贼。如果朝廷不相信我,那就把我的母亲和妻子作为人质。

岳飞简直太单纯了。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彝族谚语说:人不会被同一个火塘烧烤两次。可是,不懂政治阴谋的岳飞吃一堑,却没有长一智,被同一个火塘烧烤了两次。他当连长的时候,给赵构写信,建议北进,迎回二帝,越级上丨访丨,被开除军籍;而现在刚刚当了市长,又犯同一个错误,又给赵构写信。而且,这次写信的内容更露骨,居然要自己招募军队,还不要朝廷的粮草,还要以自己母亲和妻子为人质,你把朝廷置于何种位置?你把赵构视为何人?你居然敢和朝廷在讨价还价?难道朝廷和赵构是绑匪吗?

赵构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只想维持现状,自己做个偏安一隅的小皇帝,根本就不想北进中原,如果反攻成功,迎回了徽钦二帝,那他这个皇帝还能不能当?企业利润再不好,我总是老大,总能满足我花天酒地,管你职工能不能发出工资。但是,如果想从外面引进人才,把我取而代之,那绝对不行。

何况,你岳飞还想自己招募兵马,另立山头,这更加不允许。一个岳飞已经够头大的了,如果你再带出一支军队来,个个都像你一样勇猛,那我这个皇位还能不能坐稳?

赵构早就知道岳飞智勇过人,是个极为难得的人才,但是赵构就是不信任岳飞,他和那些平庸的帝王一样,最担心的是功高震主。金国可以一再南下抢掠,但是你岳飞就是不能反攻中原,迎回二帝。这个国家谁是老大?是我赵构,不是徽宗钦宗,也不是你岳飞。

可惜,这些阴谋诡计,岳飞一概不懂,岳飞只想着精忠报国,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

疾风知劲草,国难思良将。南宋朝廷已经风雨飘摇,举步维艰,而良将就在身边枕戈待旦,可是你却不用。赵构这样的昏庸皇帝,世上少有。

当时,南宋朝纲紊乱,遍地民变,盗贼如麻。赵构面对的,不仅有北地的金国侵扰,还有境内的土匪盗贼。赵构满足了岳飞要上阵杀敌的愿望,但是不让你去北方作战,而让你在平定叛乱。

当初,金国将宋朝赶到了长江以南后,在沦陷区建立了傀儡政权,因为伪帝名叫刘豫,所以这个政权就叫做刘齐政权。岳飞攻打的,就是这样的傀儡政权。

公元1134年,岳飞攻刘齐,接连收复邓州、随州、襄阳。这些战斗力极差的伪军,根本就不是岳飞的对手。

公元1135年,岳飞攻打洞庭湖大圣天王杨么,杨么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被大肆宣扬,其实就是一伙土匪。国家危难至此,你还占山为王,劫掠百姓,算什么英雄好汉?杨么依仗天险,屡次击败宋军,而且扬言:“犯我者,除非岳飞来。”岳飞来到后,攻打八天,大破之,杨么投水,被岳飞部将牛皋擒获。

【267】(岳飞篇之十一)

公元1136年,刘齐政权大将刘麟等叛军进攻安徽,宋将杨沂中迎击。赵构命驻扎在襄阳的岳飞进击叛军。当时,岳飞“目疾甚重,闻诏即行。”还没有进入安徽境内,而叛军已经被杨沂中击败。赵构说:“刘麟败不足惜,诸将知朝廷为可喜。”

叛军战斗力本来就很差,杨沂中一人完全能够应付得了。赵构让岳飞千里迢迢去作战,岳飞不顾眼疾严重,慨然赴战。千军万马奔袭千里,这一路上要耗费多少钱粮,可是,赵构不管这些,他只是想看看岳飞对他是否忠心。赵构和历史上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是同一类人,把战争视为儿戏。

在平叛的这几年里,岳飞因为军功而职位不断提升,先后担任过江西制置使、湖北制置使,和另一员抗金名将韩世忠平起平坐。

也是在这时候,岳飞招降了一批猛将,比如杨再兴,据说他是北宋老令公杨业的后代。这时候,岳飞儿子岳云也前来从军,岳云和父亲岳飞一样,同样有万夫不当之勇。

在评书《岳飞传》中,岳飞帐下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共有八人,分别是四枪四锤。四枪是高宠、陆文龙、杨再兴、张宪,四锤是岳云、严成方、狄雷、何元庆。实际上,这八大将领中,只有三个人是真实的,即杨再兴、张宪、岳云,都勇猛过人,力敌万夫。评书中说岳云的兵器是双锤,显然不符合事实,谁都知道,手拿双锤上阵杀敌,太不方便了,就好像马拉松比赛,人家短衣短裤运动鞋,你穿着长袍马挂高靴子一样。

就是在这个时候,背嵬军横空出世。

辽国有铁林军,西夏有铁鹞子,金国有铁浮屠,每逢在战役处于胶着状态,这些极为精锐的部队一出手,立即就可以改变整个战局。所以,宋军需要建立一支自己的精锐武装,这就是背嵬军。这些精锐部队,相当于今天的野战特种部队,他们执行特殊的任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背嵬军是韩世忠的首创,但是岳飞麾下的背嵬军最为有名。嵬者,酒瓶也。而给主将背酒瓶的人,一定是主将最为亲近的人,随叫随到,这就是背嵬军名字的来历。

岳飞手下有两员武功高强,作战凶悍的少年将领,一个是儿子岳云,一个是老上级张所的儿子张宪,岳飞就把背嵬军交给他们两个率领。

属于背嵬军的时代来临了。

【268】(岳飞篇之十二)

南宋时代,朝廷偏安于东南一隅,没有辽阔的草场,所以缺乏精良众多的马匹;没有精良众多的马匹,则就缺少攻击力强大的骑兵。史载背嵬军有骑兵八千人,这个骑兵数字已经相当惊人了。与岳飞同时代的另一名抗金名将刘光世,麾下军队五万人,而战马仅有三千匹。背嵬军有骑兵八千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是别的宋军无法相比的。

为什么岳家军中的马匹会比其他将军麾下的马匹多?这是因为岳飞战绩惊人,缴获众多,战利品中就包括宋人急需的马匹。

再反观金军,由于他们占据辽阔的草原,而且自小重视骑乘,畜牧业发展,所以每个士兵都有两三匹战马。他们在长途奔袭时,换乘马匹,速度惊人,所以能够从北方草原一直杀到江南水乡。即使这样,他们还不满意,还要从盛产千里马的西夏国购置马匹。史载,公元1130年12月,“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令诸州县同日大捕流往金境汉人,尽于耳上刺字,散养民间,继而标价卖之,余者皆驱赴西夏,以换战马。”汉族人那时候,在北方,连牲口都不如。

而岳飞这些抗金将领就是要解救汉人出水火,为汉族人浴血奋战,无论以后的历史如何发展,无论多少个民族同唱一首什么歌,岳飞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丝毫也不能怀疑的。

宋军没有那么多的骑兵,就大力发展武器,用先进的武器来弥补步战的先天不足。

步兵对骑兵,最好的武器是什么?是弓弩。

当时的宋军中专门设置了弓弩兵,而且弓弩兵在每支军队中的数量要占到六成以上。宋朝每位大将在晋升时,都将臂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项目,因为臂力好的人,才能够拉开强弓。史载岳飞能够拉开300斤重的硬弓,保持宋朝的最高纪录。主将臂力惊人,擅长射箭,部下自然仿效,一批神箭手就这样诞生了。

造弓的技术很复杂,比打造刀枪的工艺复杂得多。制造一张弓,需要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而且这六种材料也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够得到,冬天制作弓体,春天打磨弓弦,夏天粘贴肌腱,秋天合成各部件。制造弓弩的筋,指的是动物肌腱,在夏天的时候用胶粘贴在弓弩外侧,依靠热胀冷缩的原理,到了秋季天气转凉,就会拉紧弓体,让弓体具有弹性。有句俗语说“好弓一年成”,确实如此。

由于弓弩在宋军中大量使用,而急切间又没有这么多弓弩,怎么办?有人想起了扬州府库里有一批弓箭,马上派人去拿。扬州府库里的这批弓箭已经被封存了一个半世纪,此前,在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方后,担心武器流落民间,对自己统治不利,就收缴了所有弓箭,锁在扬州的府库里。

大臣们奉命去扬州府库提取弓箭,他们砸开生锈的铁锁,推开蛛网萦结的木门,突然感到凉气扑面,让人连连哆嗦。

历史可以很精彩》小说在线阅读_第1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孤灯书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可以很精彩第1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