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237】(郭子仪篇之一)

和李靖一样,郭子仪是古代极少数能够得以善终的名将;而且,和李靖一样,郭子仪活到了罕见的高龄,李靖活了79岁,郭子仪活了85岁;和李靖一样,他们都经历了四个朝代,李靖经历了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郭子仪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和李靖一样,郭子仪大智若愚,躲过了一次次政敌的攻讦;和李靖一样,郭子仪也是挽救大唐的不世出的名将,如果没有他们,大唐就会命运殊异;和李靖一样,郭子仪也出生在陕西关中,他们两人的故乡,相距不过百里。

他们两人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李靖暂露头角的时候,已经40岁,而郭子仪比他更晚,郭子仪为人所瞩目,已经到了55岁。他们都属于大器晚成的将军。也许正因为他们在此前漫长的岁月里,养精蓄锐,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一出手就技惊四座,一登场就惊艳四方。也许正因为他们在进入权力中心的时候,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所以才能知道在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官场,如何明哲保身,如何全身而退。

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人事,在处理盘根错节的关系,郭子仪做得比李靖更漂亮。李靖像庄子一样出世,闭门谢客,老死不相来往,担心会祸从天上降;而郭子仪则是像韩非子一样入世,长袖善舞,用自己参悟的关系学,平安驶过了一次次惊涛骇浪。在这个古老的国家里,关系学是第一重要的学问。

整整一套《二十五史》,最精研做事做人的,无疑就是郭子仪。而他花费大量心思研究做人做事,却仅仅是为了自保。

贵为功臣大将,功成名就后想到的不是美丽人生,而是如何自保,这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后人评价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中国历朝历代的名将中,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仅有郭子仪一人。

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郭子仪的一生如履刨冰,如临深渊,步步惊心,时时自敛。他活得很累。

【238】(郭子仪之二)

郭子仪出生在陕西华县,出身于武举人。

过去有一句话叫穷文富武。是说穷人家的孩子去学文,富人家的孩子去练武。穷人家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哪里会有力气练武。所以,古书中的书生都是与古庙青灯、残月狐仙联系在一起。为了节省灯油钱,书生一般都寄身古庙,就着佛像前的长明灯读书。漫长而孤独的苦读生活中,他们每天面对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沉睡在心灵深处的性幻想就被悄然唤醒,他们把庙门外蹑足独行的狐狸幻想成美若天仙的女子,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然而,蓦然回首,却发现花自漂亮水自流,月上西楼。

郭子仪的小时候不会有这种寂寥而苦闷的生活,他能够习武,说明家境在当地很不错。《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叫九纹龙史进,他是陕西华阴一个喜欢舞枪弄棒的乡下小子,史进的父亲是当地的小地主。华阴和华县紧挨着,当时都叫华州。

而郭子仪的家境比史进的家境要好得多,他的父亲曾经做过渭州刺史,大小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考上了武举之后,郭子仪顺理成章地做了武官,官职还不小,做到了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掌管一方军事。

郭子仪在平淡的生活中度过了55年。因为没有战事,那时候当兵的,整天就训练踢正步和叠被子。

在55岁以前,郭子仪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好的开元盛世。那时候,唐朝立国已逾百年,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有病看得起,住房买得起,上学不要钱。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这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激流暗涌,富裕的生活中危机潜伏。

老年皇帝唐玄宗娶了绝世美女杨玉环,杨玉环认了个胡人儿子安禄山。杨玉环有个哥哥叫杨国忠,杨国忠和安禄山争风吃醋。于是,麻烦就来了。

宫廷里的这些个肮脏破事,一下子把盛世打入了乱世。这就是蝴蝶效应。大西洋上空的蝴蝶扇扇翅膀,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就要感冒拉稀。

偶然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如果没有这场安禄山引发的战争,郭子仪就会等着退休,然后拿着高级公务员的全额退休金,旱涝保收,衣食无忧,兴趣来了,就来次跨国游,或者移民到外国。

这场战争,也改变了郭子仪的命运。

偶然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39】(郭子仪篇之三)

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唐,带领十五万汉蕃军,从北平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强渡黄河,进占洛阳。长安危如累卵。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急忙命令高仙芝领兵十一万,在河南三门峡据守,同时又命宦官边令诚为监军。所谓的监军,就是皇帝派出身边宠臣监管部队,以太监居多。监军也就相当于某支军队里的政委。历朝历代的监军,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他被欧洲史学家称为“山地战之王”,他带着唐军长期在新疆广袤的山地中作战,连战连捷,先后灭亡十余国家,将新疆辽阔的土地并入大唐版图,让中原人民吃上了葡萄干和哈密瓜,中原人民爱戴他;也使得大唐的疆域,与南面的阿拉伯国家大食接壤。

随后,高仙芝又与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大食开战,深入大食境内七百余里,到了今天的中亚细亚。此战最后虽然因为黑衣大食增援,众寡悬殊而失败,但唐朝的实力已经开始影响世界。

大食之战失败后,高仙芝被从安西都护府大都督的位置上调回,在长安担任右金吾将军。从封疆大吏被贬为御林军中的普通一员。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左顾右盼,没有可以抵御安禄山的将领,就再次启用高仙芝,委以重任。

高仙芝的十一万人对抗安禄山的十五万人,高仙芝的惊恐之卒对抗安禄山的得胜之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场仗很难取胜,唯一的打法就是据险坚守,为长安和潼关方向的布防赢得时间。可是,监军边令诚胡乱掺和,屡次催促高仙芝进兵,高仙芝不听,边令诚就向唐玄宗进谗言,说高仙芝之所以不进攻,是因为和现任安西都护府节度使封常清密谋,准备投降安禄山。唐玄宗不问青红皂白,就派人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封常清也是唐朝名将,唐朝有一个著名的边塞诗人名叫岑参,他曾经为封常清写过两首很有名的长诗,里面有这样的诗句:“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军情危急,擅杀大将,唐玄宗做了安禄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叛徒不是高仙芝和封常清,而是唐玄宗,并且是最大的叛徒。

一个又一个名将,保卫的居然是这样的混账君主。然而,因为世袭制,除过这样的昏君,你还无所选择。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愚弄了中国人几千年。一代代名将,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

真可惜啊。

高仙芝死后,唐玄宗又派患病的哥舒翰为将,在潼关阻击安禄山。从潼关到长安,开上长途大巴,只需要两三个小时。而且一路都是阳关大道,潼关和长安都地处平坦的关中平原。

哥舒翰也是唐朝名将。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安禄山兵锋极盛,哥舒翰和高仙芝一样,采取守势,坚守达半年之久,安禄山无法前行。可是,唐玄宗一再令其出兵,击退安禄山,哥舒翰不敢抗命,高仙芝和封常清就是前车之鉴,临出征前,哥舒翰捂着胸脯大哭,哭罢,就率领将士在潼关东面的河南灵宝与叛军决战,果然大败。战败回去,肯定会被杀头。哥舒翰一怒之下,投了安禄山。

唐玄宗惊惶万状,这个只会和杨玉环洗鸳鸯浴的昏君,急急忙忙逃往四川。途径陕西兴平马嵬坡时,六军不前,军心大乱,唐玄宗杀杨玉环和杨国忠,以安定军心。

本来当时的形势对唐军已经很有利了。

当初,如果唐玄宗没有逼迫哥舒翰出兵,也就没有逃往四川的耻辱。哥舒翰将天堑潼关经营得固若金汤,安禄山急切间,无法攻占。潼关是通往长安的门户,无法攻占潼关,就无法进入长安,后来的抗日战争也是这样,因为中国军队扼守山西中条山,日军就无法进占潼关;因为无法进占潼关,大西北就安然无恙。

就在哥舒翰在潼关与安禄山对峙的时刻,郭子仪率军在山西河北战场上连战连捷,截断了安禄山北归的后路。安禄山一度异常绝望,想要回到范阳。范阳,就是今天的北京。

然而,因为潼关门户大开,形势一下子完全变了。

历史可以很精彩》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孤灯书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可以很精彩第1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