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李靖篇之十三)
颉利可汗逃到了铁山,李靖追到了铁山。
李靖的胆子实在太大了,仅有三千人,就敢穷追猛打,此时的颉利可汗,身边仅仅亲兵就有五万人。如果再全突厥号令勤王,最少可以召集到五十万人。
李靖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怎么会做出这样非常不合常规的大胆之举。这种行动,实在冒险得不能再冒险了,广东人叫做扮猪吃老虎,陕西人叫做光屁股撵狼。
只要颉利可汗发觉李靖只有三千人,回头反击,那么,李靖和三千死士,就会被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但是,李靖算准了颉利可汗不敢回头反击。因为,颉利可汗认准了唐军绝对不会只派遣三千人就深入突厥腹地,唐军绝对是倾全国之力,要与突厥决战。而此时的突厥,四分五裂,颉利可汗身边,除了五万人的亲兵队,再有为数不多的突厥兵。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吴起兵法》说: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卫公兵法》说:“料敌者,料其彼我之形,定乎得失之计,始可兵出而决于胜负矣。”《卫公兵法》就是李靖所著的兵法。他像雷锋同志一样,公而忘私,言行一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活学活用孙吴兵法的光辉典范,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认为,作战前,不但要了解敌方的虚实,还要了解敌方的想法,制定计策,就可以一战而胜。
颉利可汗的突厥兵是羊群,李靖是赶羊人,李靖在后面若即若离地追赶着颉利可汗,如果有突厥兵走出了队伍,他就甩两声响鞭,让突厥人聚拢在一起,沿着狭长的河谷,匆忙而持续地逃命。
当时,李靖肯定不会追得太紧,追得太紧则会发生战争,一发生战争,唐军就露馅了。
除了持续不断地追击颉利可汗外,李靖一路上还派出人马,遇到突厥的其他部落,就持续不断地威胁,致使颉利可汗众叛亲离,等跑到铁山的时候,颉利可汗身边只剩下了他的亲兵队五万人。
然而,即使突厥只有五万人,李靖还不急于攻打。
李靖用兵,缓急得当,缓时如清风拂面,急时如星火燎原。向颉利可汗的部落发起攻击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而和颉利可汗进行对峙时,却慢悠悠如稳坐钓鱼船。
因为发起进攻时,颉利可汗毫不知晓;因为进行对峙时,颉利可汗做好了准备。
如果此时,颉利可汗带着五万亲兵,拼个鱼死网破,李靖不一定能够阻挡得住,因为敌我兵力对比是十二比一,颉利可汗占据绝对优势。
可是,颉利可汗已经被吓破胆,他不敢发动反击,只敢向唐军求和。
而求和,正是李靖最盼望的。
颉利可汗的求和是假的,他只是想利用缓兵之计,史书记载:“颉利虽外请朝谒,而潜怀犹豫,欲俟草青马肥,亡入漠北。”而李靖的答应求和也是假的,他是在等待唐朝的援军。
【231】(李靖篇之十四)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等待,李靖终于等来了唐军的援兵,这就是由名将李世绩率领的大批军队,他们从云中出发,一路上击败了匈奴多支部队,和李靖汇合。云中在今天的内蒙古托克托地区。李世绩,就是评书《兴唐传》和小说《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
援兵来到,李靖决定向颉利可汗发动攻击,他挑选了一万精兵,带着二十天干粮,准备直取铁山。
军中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突厥已经求和,皇帝也颁发诏书答应他,怎么能攻打他呢?
李靖说:“这是当年韩信攻打齐国的计策。”
当年,刘邦已经答应了齐王请降,而韩信突然兵临城下,迅速占领齐国。齐王狼狈逃窜。现在,李靖要效仿当年韩信的做法。
李靖的这种做法,确实也很大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答应颉利可汗投降,如果攻打颉利可汗,会不会犯下欺君之罪。而在那个时候,欺君之罪不但要杀头,还要株连九族。
那么,派人给李世民通报自己的进攻计划行不行?也不行。此处距离长安城两千里,而且风雪载途,一来一去,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想杀头可以,我先把这场仗打完了再说。李靖决定发起攻击。
李靖为前队,猛将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趁着茫茫夜色出发。李世绩为后队,随后跟进。
他们在阴山中,看到有一千多顶突厥人的帐篷,他们突然袭击,将这些突厥人全部俘虏了。为了避免走漏风声,他们将这些人全部带着,赶往铁山。
在铁山,颉利可汗自鸣得意,他为自己的缓兵之计而陶醉。隋朝重臣裴矩曾经说:“突厥本淳易,可离间。”
意思是说,突厥人都很淳厚简单,用离间之计可以让他们自相残杀。头脑简单,当然就不会使用计策。颉利可汗的这个缓兵之计,是史书记载的突厥有史以来所采用的第一个计策。
可惜的是,这个计策笨拙得像一支木鸭子,李靖将计就计,让颉利可汗的缓兵之计害了自己,让颉利可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苏定方的前锋部队接近铁山时,天降大雾,雾像茫茫的大海,而前锋部队则像弄潮的健儿。他们出现在距离颉利可汗的中军帐只有一里远的地方时,突然浓雾散去。雾霭中,一支杀气腾腾的唐军前锋部队原形毕露。
突厥人正在帐中饮酒,他们一扭头,突然看到已经来到眼前的唐军,一个个下巴差点惊掉了。
颉利可汗以身作则,奔出帐篷,乘上千里马,逃离铁山。苏定方的前锋部队见人就砍。李靖的大军赶到,击溃了已成惊弓之鸟的突厥人。
此战,斩杀突厥首级万余颗,俘虏男女人口十余万,缴获牲畜几十万头。杀颉利可汗之妻义成公主,也即是隋文帝宗族的女儿。俘虏颉利可汗之子叠罗施。
颉利可汗向西奔跑,想要逃往吐谷浑。吐谷浑是在青海建立的另一个少数民族国家。然而,山口被李世绩占领,颉利可汗手下的将领纷纷叛逃,李世绩攻打迅猛,颉利可汗只身投奔一个部落。后,该部落将他交给唐军。
颉利可汗后来病死在长安。
东突厥就此灭亡。
李世民听闻颉利可汗被擒,东突厥灭亡,就高兴地说:“汉高祖当年被困在白马,不能报仇雪恨。而我能够击灭突厥,皆因用人得当。有此等人物,我以后还有什么发愁的?”
显然,李世民所指,就是李靖等一批将领。
东突厥和西突厥是以阿尔泰山为界,阿尔泰山在新疆境内,以东为东突厥,以西为西突厥。现在,东突厥已经被灭,李靖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西突厥,而是对唐朝威胁更大的吐谷浑。
吐谷浑的厄运来到了,他们已经听到了死神拜访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