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233】(李靖篇之六)

李靖在李世民任总经理的这个国营单位里,他就认准了一个字:熬。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小办事员熬成厅局级。熬成婆后,你就可以不再忍受窝囊气,熬成厅局级后,你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熬是最好的办法,忍气吞声地熬,含羞忍垢地熬,不屈不挠地熬,不折不扣地熬。一个贫二代,想在论资排辈讲究出身的国字号单位里出人头地,熬是唯一的办法。

当你熬到机会的时候,就要赶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只有把握住这次机会,你才能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中熬。因为机会对于贫二代来说,不是很多。

李靖熬过了一个两年,再熬一个两年。他熬过了很多个两年后,从李渊起兵,熬到李世民建立帝业,从李渊带着几万人南下,熬到中原都成了李家天下。李靖还在熬,熬是他唯一的办法。当跟着李世民一起打江山的人,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的时候,李靖还在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机会还是有的,因为北面还有强大的突厥。强大的突厥,不是那些官二代富二代能够摆平的,因为突厥的战法战术不一样。

从战国到现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总是屡剿不灭,不灭就不灭,只要大家相安无事,可是你总是要发兵南下,惹是生非,烧杀抢掠,逼得中原地区不得不出兵征讨。

但是,游牧民族因为在马上作战,作风凶悍,来去如风,倏聚疏散,很难战胜他们。

李靖通过研究发现,对付匈奴不能仅仅依靠单一兵种,而需要诸兵种联合作战。

突厥是骑兵,而中原地区没有足以和突厥对抗的骑兵,因为中原地区没有一片足以放养马匹的草原。而要与突厥作战,必须诸兵种联合作战,仅仅依靠步兵是远远不行的。

突厥的兵源来自于骑马放牧,唐朝的兵源来自于躬耕陇亩。突厥啸聚为兵,分散为牧;唐朝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突厥无论是作战还是放牧,都是在马背上,而唐朝却需要放下锄把拿起刀枪。

差距是很明显的。

李靖要锻造一支武装,跨越这种差距。

李靖有兵法流传后世,这就是《卫公兵法》,这部兵法详细记载了李靖当年练兵和作战的技能技巧。

李靖将军队分成了五队,分别是中军、左虞侯、右虞侯、左厢军、由厢军,每队人数相当。如果这五队共有两万人,则要有四千人的马队,六千人守辎重。

两万人的队伍,只配置骑兵四千人,可见当年的唐军非常缺乏马匹。

与突厥交战,右虞侯军先将突厥引出,然后,各军立即行动,将突厥包围。

包围圈中的突厥,战斗力仍然很强,因为他们是骑兵。

唐军的战斗力也很强,因为他们分成了弩手、弓手、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个兵种,依次排列。

突厥陷入包围圈,肯定要拼死突围。

在突厥距离唐军一百五十步的时候,排在唐军阵型最前面的弩手首先攻击。弩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弹力大,射程远。一排弩箭射出,突厥倒下一批。

在突厥距离唐军只有六十步的时候,排在第二排的弓手引弓射箭,箭镞如雨,突厥又会倒下一批。

在突厥距离唐军只有二十步的时候,弩手和弓手都更换武器,他们手中拿着的不再是弓弩,而是陌刀。

陌刀就是唐刀,流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叫它武士刀。此刀双手握持,刀刃狭长,异常锋利,是近战的最佳武器。

【234】(李靖篇之七)

唐代的一步大约等于现在的一米半,也就是说,当突厥距离唐军只有三十米的时候,唐军才更换武器,放下弓箭,抽出陌刀。

三十米的距离,高速奔跑的突厥骑兵只需三四秒就能要眼前。三四秒的更换武器时间,这得需要多大的镇静能力啊。

当时,突厥骑兵的武器,已经从匈奴时代的长矛大戟换成了马刀,因为半月形的马刀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具杀伤力,更有灵活性。

陌刀对马刀,步兵对骑兵。这场大战精彩纷呈。

千万名唐军一齐放下弓弩,一齐抽出陌刀,双手握持,刀刃朝天,刀背枕在右肩,他们一齐伏下身去,像一张拉满的硬功,蓄势待发。

阳光照在千万把陌刀的刀刃上,闪闪发光,杀气逼人,望之胆寒。

突厥骑兵冲到了面前,居高临下,用马刀砍杀他们,然而因为马刀长度的制约,一般难于触及唐军的身体。唐军挥刀横抹,无论是腾空的还是直立的马蹄,都被纷纷砍断,落了一地。

如果步兵作战顺利,后面的战锋队、跳荡、奇兵、马军按兵不动。如果步兵战局不利,后面各军才依次出动。

步兵手持陌刀,而陌刀则是步兵对付骑兵最好的利器。查阅唐朝所有战例记载,陌刀都在对付突厥的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弥补了步兵对骑兵作战的劣势,扭转了唐军骑兵稀缺的不利局面,为唐朝的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

陌刀,这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直到今天,作为一种冷兵器,依然大量存在。在岛国日本,更是风靡,这种原名叫陌刀的日本武士刀,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

步兵撤退后,战锋队、跳荡、奇兵、骑兵冲上去,与突厥厮杀。如果他们作战依然不利,马上撤离,换上已经休息好的步兵,再次厮杀。

唐军采用的是兵法中所说的车轮战术,不断轮番攻击,突厥自然溃败。

即使突厥退走,也不能马上追击,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骑兵才能够随后掩杀。

在李靖的兵法中,缺乏骑兵的唐军,只有步马结合,才能够打败突厥铁骑。步兵为前锋,骑兵为侧翼,步兵彻底舍弃了从人类战争初始就配置的笨拙的长矛,而全部换上了弓弩和陌刀。步兵负责抵挡第一波攻势,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和追击。马步结合,相得益彰。

李靖发明的这种战法,创造了战争神话。人们突然发现,原来步兵也能够战胜骑兵。

【235】(李靖篇之八)

又是一个两年,现在是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这一年,突厥举兵南下侵扰,陕北晋北风声鹤唳,唐太宗派出多路兵马,都被突厥杀败。危急关头,有人举荐李靖,说那个在皇上堂弟李孝恭手下打工的小子,这两年一直在练兵,所习练的战法,是专门对付突厥的,说不定能有用处。

唐太宗紧急号令李靖,让他北上御敌。

这时候的李靖,只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机关事务局局长,也就是个科级干部。科级上面还有处级,处级上面还有局级,局级上面还有厅级,厅级上面才是李世民。像李靖这么低的官职,是无法进入唐太宗的交际圈的。而现在唐太宗亲自点将,这实在是天大的恩泽。

李靖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自己平时训练好的一万江淮子弟上路了。

卧薪很多年,尝胆无数遍,李靖终于迎来了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因为这场对突厥的战争,举世瞩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靖带着这支拿着新式武器陌刀的队伍,渡过淮河,又渡过黄河,来到了晋中太谷。

从北面落败的唐军,在晋中集结休整,他们看到李靖带来的这支军队,几乎都是步兵,又因为都是南方人,所以身材矮小,又黑又瘦,人人腰间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刀鞘,这些溃兵们全都笑了:“我们骑着战马,拿着一丈多长的长矛,都不是突厥的对手,你们这些拿着切菜刀的步兵,简直是来送死!”

李靖一言不发。

三天后,匈奴进犯,李靖在一片哄笑声中,带着他的一万江淮子弟出发了。溃兵们想看热闹,就站在远处的山岗上向下瞭望。

然后,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又黑又瘦的南蛮子,打起仗来,简直凶悍无比。

突厥的骑兵还没有冲到跟前,南蛮子的弓弩一起发射,冲在最前面的突厥连人带马翻落在地。突厥的骑兵冲到跟前时,这些南蛮子突然抽出陌刀,伏在地上。突厥的骑兵冲过后,却纷纷人仰马翻,原来,他们的马匹都有一条腿被砍断了。接着,这些手持陌刀的南蛮子对倒在地上的突厥肆意砍杀,想怎么杀就怎么杀,想怎么砍就怎么砍。

南蛮子太狠了。

这场战斗打得无比轻松,李靖仅仅用步兵就战败了前来进犯的突厥。两面山上围观的溃兵们鸦雀无声,他们伸出的舌头半天都没有缩回去。原来仗还可以这样打啊!

兵法云:以静制动,示弱于敌。兵器谱云:一寸短,一寸险。李靖的一万人用极短极险的陌刀,对抗极猛极强的突厥铁骑,胜利了。

历史可以很精彩》小说在线阅读_第1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孤灯书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可以很精彩第1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