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陈庆之篇之二十七)
尔朱荣的百万大军来到黄河岸边,陈庆之主动出击,带领七千白袍军向尔朱荣发起狂飙突击般的进攻。
七千人攻打百万人,这话怎么听起来都像是神话故事。然而,北魏的百万人并不是一次性投入战争,而是今天几万,明天几万,你从东面来,他从北面来,他们兵力分散,各自为战,正好给了陈庆之各个击破的机会。
也有的书籍记载,当时尔朱荣号令的北方军队,其实是三十万,号称百万。就像曹操的赤壁之战,只有二十万,号称八十万一样。
然而,就算三十万,他们的人数也是白袍军的四五十倍。
史书记载:“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荣将退。”三天里经历十一战,北魏死伤惨重,统帅尔朱荣决定北退。
这是一代枭雄尔朱荣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仗。尔朱荣,不但是北魏中最厉害的将军,而且手下还出了两个同样很厉害的人物,这就是高欢和宇文泰。
如果当时尔朱荣退往北方,历史完全就要重新书写,历史也完全是另一副新的面目。
就在这时候,尔朱荣的谋士站出来了,他说:“我夜观天象,不出十日,河南大定。”所谓的夜观天象,在今天的看来,都是装神弄鬼的把戏,都是骗人的鬼话。可是,这种鬼话在那个时代很有号召力,大家都相信。
谋士的鬼话,让尔朱荣决定继续进击。
这个谋士的名字,《梁书》中是刘灵,《南史》中是刘助,《北史》中是杨侃。尽管名字不一样,但都能够证明确实有这样一件事。
尔朱荣打不过陈庆之,只好沿着黄河岸边行走,来到河南陕县东部的硖石渡口。这个渡口的南岸,由元颢据守。
陈庆之有胆量背水结阵,元颢只敢据河防守。
尔朱荣收集能够找到的所有木材,绑在一起,做了很多支木筏,然后划向对岸,元颢的防线轻易就被攻破。元颢率先逃跑,被尔朱荣追上斩杀。
洛阳失陷。
陈庆之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陈庆之第一次北伐,只有两千人,遭遇上司叛变,被迫南返;陈庆之最后一次北伐,只有七千人,遭遇上司暗算,又要被迫南返。每次在占据大好形势下,都因不可预知的阴谋而功败垂成,这是陈庆之的宿命。
深入险地,强敌环拱,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人地两生,粮草不济,陈庆之能够怎么办?只能南返。
尔朱荣在后追击。
然而,白袍军即使撤退,也阵型不乱,尔朱荣不敢追得太紧,只能相隔数里,一路礼送白袍军出境。
白袍军向南方撤退,没有军队敢交战,也没有军队敢拦截。天降大雨,道路泥泞,白袍军走到嵩山的时候,突然山洪暴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滔滔洪水和巨大的泥石流冲刷而下,卷走了这支神勇无敌的军队。
这是谁也无法预知的天灾,这是谁也无力改变的天灾。
纵横天下叱咤风云的七千白袍军,就这样突然消失了,就这样神奇毁灭了。
毁于天灾,这是白袍军最好的结局。因为这支军队太强悍了,没有人能够击败他们,上苍将他们带走了,只把他们的故事留在人间。
大幕哗然垂落,世界坠入沉寂。白袍军的故事成为传说。
洪水过后,陈庆之死里逃生,可是他再也找不到白袍军了。他化装为和尚,只身逃回南朝。梁武帝让他官复原职。
公元539年,陈庆之卒,享年五十六岁。
史书评价陈庆之:“庆之性至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扎,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皆得其死力。”
陈庆之是一个文弱书生,他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不会享乐,一生唯独爱好围棋和打仗。这样的人,就是为战争而生。
他本来可以建立不世功勋,建立统一霸业,可惜遇人不淑,遇到的是梁武帝这样不思进取的领导。时也,命也。
陈庆之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你付出努力,奴隶也可以成为将军。